天幕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未知之剑,谁也不知道它下一次会何时落下,会斩向何方。
皇帝们担心自己的“黑历史”被曝光,担心统治的根基被动摇。
大臣们担心被卷入政治风波,担心自己的言行被曲解。
百姓们担心天降灾祸,担心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
人们在不安中等待,在等待中猜测,在猜测中生活。
生活还在继续,但似乎有什么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那块巨大而沉默的光幕,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提醒着所有人:在这个被“天幕”笼罩的时代,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故纸堆,未来也不再是既定的轨道。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而下一次,当天幕再次亮起,又将揭开哪一段尘封的“秘闻”,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
他们只能,继续看天。
就在各朝各代的人们,紧张而又专注地盯着天幕,观看那关于秦始皇与长城的“科幻秘闻”之时,一些细心的人,或者说,是那些恰好处在特定位置、特定角度的观众,突然发现了一些异样。
天幕那巨大光滑的表面上,除了正在播放的清晰影像和文字外,似乎……偶尔会飘过一些极其模糊、一闪即逝的、如同鬼影般的……字迹?或者符号?
这些字迹,颜色很淡,如同水墨滴入清水般迅速散开,而且字体风格迥异,既不是秦小篆,也不是汉隶,更不是唐楷、宋体或明清的馆阁体。它们更像是……某种随意的涂鸦,或者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字。
起初,人们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或者是天幕本身出了什么问题。
大唐,长安街头。
一个正在踮着脚尖、努力观看天幕的书生,揉了揉眼睛,疑惑地问旁边的人:“兄台,你刚才……有没有看到天上飘过去几个字?好像写着……‘始皇真傻’?”
旁边那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看得津津有味,闻言不耐烦地摆摆手:“什么傻不傻的?你看花眼了吧!赶紧看神仙放影戏!”
书生将信将疑,再次定睛看去,却再也没有看到类似的字迹。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可能是太投入了,产生了幻觉。
大宋,汴梁御街。
一位正在茶楼二楼凭栏观望天幕的老夫子,也似乎捕捉到了一丝异样。他仿佛看到一行模糊的墨迹,如同游丝般飘过,隐约能辨认出“奈何……六世之余烈……竟求诸……虚无……”的字样,但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老夫子捻着胡须,皱起了眉头:“怪哉,怪哉……莫非老夫老眼昏花,竟见鬼影了?”他低声自语,心中充满了困惑。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正看得心中暗爽,冷不丁地,他似乎看到天幕的一角,闪过一个极其快速、极其模糊的念头,那念头仿佛化作了四个大字——“败家玩意儿!”
“嗯?”朱元璋一愣,以为是自己内心的吐槽太过强烈,以至于产生了幻视。他晃了晃脑袋,定睛再看,天幕依旧播放着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没有任何异常。
他皱了皱眉,骂道:“他娘的,这鬼东西,还能影响咱的心神不成?”
而在其他朝代,其他地点,也有零星的人,或多或少地捕捉到了这些如同“幽灵弹幕”般的模糊信息。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