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射击结束,江晨戴上隔热手套,拿起步枪展示,枪管虽红热却无丝毫变形。
“简直是奇迹!”一位年轻专家忍不住惊呼,“如此性能,在严寒条件下,枪械的击发系统不会受影响吗?”
江晨神秘一笑,让人抬来一个装满液氮的低温箱,将步枪放入其中。
片刻后取出,他直接拉动枪栓,“咔嚓”一声,枪栓顺滑无比,随后对着远处目标又是一枪,精准命中。
“我们在关键部件采用了特殊合金,零下五十度环境也能正常使用。”
专家们围在一起低声交流,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各种数据。
这时,江晨走向一旁的56式火箭筒,手掌重重拍在筒身上,发出沉闷声响:
“这可是我们专门为克制敌方装甲力量打造的‘战场屠夫’。其采用的涡轮式尾翼稳定设计,让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更加稳定,精度提升了三成。”
一位戴着眼镜的工程师模样的专家推了推镜框,质疑道:“面对最新的复合装甲,它的破甲能力是否足够?”
“普通型号或许不够,但我们的改进型绝对没问题。”江晨让人推出一辆装甲模型,装上最新型号的复合装甲板。
他亲自扛起火箭筒,瞄准后扣动扳机,火箭弹拖着尾焰呼啸而出,瞬间在装甲板上炸开,复合装甲被洞穿,模型内部冒出阵阵浓烟。
“新型破甲弹采用了自锻破片技术,爆炸瞬间能形成高速金属射流,破甲深度可达两百毫米!”
毛熊专家们倒吸一口凉气,白发老者眼神中满是震撼:“你们的研发速度,简直超乎想象!”
东北兵工厂试验场的地面还在震颤,硝烟裹挟着硫磺味在空气中翻滚。
江晨摘下防护耳罩,望着远处山坡上被夷为平地的靶标,心跳随着120mm榴弹炮的余韵剧烈起伏。
身旁的技术员举着记录本小跑过来,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江工!最终测试数据出来了!最大射程11公里,圆概率误差不超过20米!”
“什么?!”江晨猛地转身,工装袖口还沾着试射时迸溅的火药残渣。
他一把夺过记录本,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数据栏,瞳孔骤然收缩。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这个时代的同类型火炮射程普遍在8公里左右,而他们研发的49式榴弹炮竟硬生生将极限提升了3公里。
“江晨!江晨!”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厂长陈峰踩着满地弹壳冲过来,军大衣下摆被风卷得猎猎作响。他脸上沾着煤灰,却难掩眼中的急切:“怎么样?这次试射...”
“老张,你看!”江晨将记录本重重拍在陈峰胸口,“11公里!完全达到设计指标,而且杀伤半径比预计还大了15%!”
陈峰的喉结上下滚动,颤抖着手指划过数据,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
“好!好啊!有了这门炮,那些龟缩在坚固工事里的敌人,再也没地方躲了!”他猛地抓住江晨的肩膀,“走,立刻把数据整理出来,我要亲自给总部发加急电报!”
两人快步往车间走去,靴子碾碎地上的冻土发出咯吱声。江晨一边走一边解释:“这次能突破射程瓶颈,主要是改良了药室结构和发射药配比。而且我们采用的新型膛线缠度,让炮弹飞行稳定性...”
“这些专业的我不懂!”陈峰打断他,眼中闪着精光,“我只知道,有了这玩意儿,咱们的炮兵部队能直接把战线往前推!对了,还有精度和可靠性...”
“连续试射50发没有出现任何故障,而且就算在零下30度的低温环境,击发成功率也能保持在99%以上。”江晨翻开随身的笔记本,里面夹着几张拍摄的靶标照片,弹着点几乎都集中在篮球场大小的区域内,
“您看,这精度已经超过国外同类型火炮了。”
陈峰正要说什么,口袋里的军用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蜂鸣。
他脸色一变,接起电话后,原本黝黑的脸涨得通红:“是!是!保证完成任务!”
“怎么了?”江晨见他挂了电话,急忙问道。
陈峰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前线指挥部总指挥亲自下令,让你立刻前往北平。”
“什么?”江晨愣在原地,“总指挥召见我?为什么?”
“具体原因没说。”陈峰皱着眉头,“但听上面的语气,十万火急。你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带上所有武器装备的详细资料数据。这边榴弹炮的后续测试我会盯着,你放心去。”
江晨的大脑飞速运转,却想不出任何头绪。但军人的本能让他立刻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不过北平那边...”
“别担心,我已经安排了专车送你去火车站。”陈峰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记住,不管总指挥问什么,把咱们兵工厂的实力亮出来!有这些先进武器撑腰,没什么好怕的!”
PS:更新到了,鲜花破100加更,评价票破30加更,求鲜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