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明末崇祯穿越指南 > 第十三章 整肃

第十三章 整肃(1 / 1)

皇极殿上的肃杀气氛并未随着魏藻德的伏法而消散。朱由检冷峻的目光扫过阶下或恐惧、或麻木、或暗自盘算的群臣,以及那几个被点名留下、面如死灰的勋贵高官。

他没有在主殿久留,这里血腥味太重,也太过引人注目。他需要一个更私密、更适合布置具体事务的场所。

“内阁李邦华、邱瑜、范景文、方岳贡,”他的声音打破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以及襄城伯李国祯,随朕前往偏殿议事!”

新任的四位内阁大学士(兼各部尚书)和被点名的勋贵襄城伯立刻应声,其余被点名留下的人,包括成国公朱纯臣、吏部左侍郎陈演等人,则被留在了原地,心中愈发惶恐不安,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命运。

朱由检起身,在王承恩的引领下,朝着侧殿走去。临出门前,他脚步一顿,回头对一直默默侍立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下令:“李若琏!”

“臣在!”李若琏上前一步,躬身听令。

“你带一队精锐校尉,给朕严密看守皇极殿!殿内所有人,包括成国公在内,未得朕旨,不得擅自离开半步!有擅离者——斩!”最后那个“斩”字,他说得极其清晰,带着彻骨的寒意。

“臣,遵旨!”李若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领命而去。他明白,皇帝这是要将这些人彻底控制起来,防止他们通风报信或串联生事。这把藏在袖中的“匕首”,开始显露锋芒。

通往偏殿的廊道幽深而寂静,朱由检的脚步沉稳,内心却思绪翻涌。

历史上的崇祯,并非不想励精图治,但性情多疑,刚愎自用,杀伐决断有余,容人之量不足。错杀袁崇焕,自毁长城;频繁更换首辅,致使朝政不稳;对臣下苛刻寡恩,最终落得众叛亲离,在煤山上孑然一身,何其悲凉!

朕既然来了,占据了这具身体,承接了这份因果,就不能再重蹈覆辙!他握紧了拳头,哪怕要背负千古骂名,行酷烈之政,用雷霆手段,朕也必须将这腐朽的官僚体系彻底砸碎重建!吏治不清,大明无望!朝堂,就是朕的第一个战场!这些盘根错节、吸食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勋贵门阀,就是朕必须扫清的障碍!唯有如此,方能建立一个真正清明、高效的政治体系,方能挽救这濒危的王朝!

思绪间,已至偏殿。殿内陈设简单,远不如皇极殿那般宏伟,却更显肃穆。朱由检在主位坐定,王承恩侍立一旁,新任内阁四辅臣及襄城伯李国祯则垂手肃立,等待皇帝的指示。襄城伯脸色苍白,身体微微发抖,显然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完全恢复。

朱由检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新任首辅兼兵部尚书李邦华。

“李爱卿,”朱由检开门见山,“京师危在旦夕,整军备战,刻不容缓!朕命你,即刻起,以兵部尚书之名,着手在京畿地区招募新兵,越多越好!”

李邦华躬身道:“陛下,募兵之事关重大,只是……钱粮尚未……”他依旧担忧财政问题。

“银子的问题,你无须担心。”朱由检打断他,语气笃定,“朕自有办法解决,保证粮饷供应充足。你只需放手去做!”他需要给这位老臣足够的信心。

李邦华精神一振,既然皇帝已有把握,他便不再犹豫,随即提出建议:“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可先设法补发京营三大营部分欠饷,以安抚军心。同时,可在城中设立‘募兵殿’,张榜招募,选拔精壮……”

“不!”朱由检再次打断,语气带着一种近乎不近人情的急迫,“老先生,现在是非常之时!没时间让你按部就班了!什么选拔精壮?什么设立募兵殿?太慢了!”

他站起身,手指敲击着桌面:“朕不管什么身家背景,不问是否识字,甚至不管是不是流民乞丐!只要是四肢健全,能拿起一块砖头当武器,愿意为朝廷卖命、吃粮饷的人,统统给朕招进来!多多益善!告诉他们,只要守住京城,人人有重赏!”

他看着有些错愕的李邦华,加重了语气:“京畿之地,连年兵灾,又有鼠疫横行,人口锐减!我们没有时间挑挑拣拣了!朕要的是人!是能填满城墙、消耗流贼的人!全民皆兵,方有一线生机!”

李邦华感受到了皇帝那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和近乎残酷的现实考量,深吸一口气,郑重道:“老臣明白了!臣即刻去办!”

“很好。”朱由检点点头,示意他退下,随即看向新任吏部尚书邱瑜。

“邱爱卿,”朱由检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带着威严,“吏治之败坏,非一日之寒。朕打算,待局势稍稳,便重启‘京察’,考核京官,整肃吏治。”

邱瑜心中一凛,京察可是官场大地震,不知多少人要因此丢官甚至丢命。

“不过,”朱由检话锋一转,“此事不急于一时。朕现在交给你一个秘密任务。”他压低了声音,“你即刻返回吏部,查阅近五年来所有京官及地方重要官员的考功档案。给朕找出两份名单:其一,是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政绩、敢担当的官员;其二,是这些有能力者,曾经举荐过哪些地方官。”

“此事,务必秘密进行,不得走漏半点风声!”朱由检强调道,“朕要通过这个,掌握一批真正可用的干才,同时也要看看,哪些人是在任人唯亲,哪些人是在埋没人才。这是为日后选优汰劣,彻底清洗吏治做准备!你,明白吗?”

邱瑜连忙叩首:“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定将此事办妥!”

最后,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新任户部尚书方岳贡身上。

方岳贡见状,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堆起笑容,躬身道:“陛下圣明天纵,烛照万里!方才一番部署,已令臣茅塞顿开!臣能追随陛下,拨乱反正,重开大明盛世,实乃三生有幸!臣定……”

“行了行了,”朱由检被他这略显生硬的马屁逗得忍俊不禁,摆了摆手,“方爱卿,这些虚礼就免了。朕用你,是要你给朕实实在在地搞钱粮,不是听你拍马屁的。”

这句略带调侃的话,让方岳贡有些尴尬,连忙收敛笑容,肃立听训。

朱由检看着他,似乎随意地问道:“方爱卿是湖广人士吧?”

“回陛下,臣籍贯湖广。”方岳贡恭敬回答。

“嗯,湖广自古多才俊,前明相张江陵(张居正)亦是楚中大才。”朱由检看似闲聊,实则意有所指,“朕观当今朝中,楚籍的官员似乎也颇为不少,且……往来甚密,同气连枝啊……”

方岳贡心中猛地一跳!他听出了皇帝话中的深意!皇帝这是在点他,甚至是在敲打可能存在的“楚党”!自明中期以来,以地域划分的官员派系(如浙党、齐党、楚党等)一直是朝堂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相互倾轧,干扰国政。难道皇帝在清洗阉党、打击权臣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些地方势力集团?

他不敢怠慢,连忙撇清:“陛下明鉴!臣虽籍属湖广,然身受国恩,唯知忠于陛下,忠于朝廷,绝无半点乡党之私!”

“但愿如此。”朱由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再深究。但他知道,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改革的深入,这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与党派,迟早会成为新的阻力。这颗钉子,他先埋下了。

处理完三位核心大臣的事务,朱由检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偏殿角落里,那个一直如坐针毡、冷汗直流的襄城伯李国祯身上。

偏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冰冷而危险。

最新小说: 开局无限资金,今天也在努力花钱 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人在吞噬,成了罗峰的金手指 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 穿进古早言情当女主[现代版] 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 贱妾 都市:我的情绪银行 明月昭昭:禁欲影卫的黑化 高岭竹马竟是我暗恋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