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手机屏幕上的视频仍在继续播放,关于“AI机器人安妮”的介绍,也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展示。
画面之中,“安妮”不再仅仅是展现其处理家务或提供信息咨询的能力。
她开始与视频中的“主人”,进行更加复杂和细腻的情感交互。
当“主人”因为工作不顺而情绪低落时,“安妮”会轻声细语地给予安慰,并播放舒缓的音乐。
当“主人”因为取得成就而兴高采烈时,“安妮”也会露出由衷的“笑容”,并送上祝贺。
甚至,视频中还演示了“安妮”通过分析“主人”的日常言行和生理数据,进行简单的心理健康评估和初步疏导的场景。
这种近乎“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表现,让那些通过“天幕”观看此景的古人们,感到了更加强烈的困惑与震惊。
一些久居深宫、内心苦闷寂寞的妃嫔们,在看到天幕上“安妮”与那位“主人”之间温馨自然的互动场景时,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复杂难言的情绪。
羡慕、嫉妒、亦或是一丝莫名的渴望。
而那些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男女授受不亲”的朝中官员们,则对这种“能蛊惑人心的铁疙瘩”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警惕与排斥。
在他们看来,这种能够模拟人类情感、甚至试图影响人类情感的“机关造物”,比之前那些单纯展示力量的“神兵利器”,更加危险,也更加可怕。
“铁石之物,岂能有情?”
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哲理的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开始在古代那些最顶尖的智者与思想家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他们对生命、情感、乃至人与物之间界限的深层思考。
秦始皇嬴政的目光,在天幕上“安妮”那张酷似真人的精致脸庞上停留了片刻。
他并未像那些儒生一般,纠结于“纲常伦理”或“铁石有情”的虚妄之辩。
这位务实而冷酷的帝王,第一时间便从“安妮”的身上,联想到了更加实际和重要的应用方向——军队。
若是能够制造出如同“安妮”这般行动自如、听从指令,却又无需饮食、不知疲倦、更不会产生背叛念头的“铁人军团”。
那么,大秦帝国的统治,岂不是能够如同磐石一般,更加稳固,更加不可动摇。
一念及此,始皇帝嬴政当即传下旨意,命令负责机关制造的公输家族,务必加紧研究天幕所示之“机关人”的构造原理。
并且,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造出类似的、可用于军事用途的“机关卫士”。
哪怕只是初步的、简陋的仿制品,也必须尽快拿出成果。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汉长安城的汉武帝刘彻,也从“安妮”那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之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其潜在的政治价值。
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如同“安妮”这般绝对可靠、永远不会泄密背叛、又能够精准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机关秘书”。
那么,无论是对于朝政的掌控,还是对于情报的收集,都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助益。
汉武帝当即密令御史大夫张汤,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秘密寻找那些能够制造此类“机关奇物”的方士、工匠,或者任何可能掌握相关技艺的“隐世高人”。
就这样,古代的统治者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将他们对“AI安妮”的关注点,迅速地从最初的“女仆”或“玩物”,转向了更具实用价值和战略意义的军事与政治层面。
李凡的手机视频评论区,此刻也变得异常热闹起来。
除了那些来自不同朝代、带着浓郁古风的弹幕之外,也开始混杂进来一些明显是现代网友发出的评论。
有人开玩笑地留言道:“这AI女仆也太赞了吧,什么时候能量产啊?价格合适的话,给我来一个。”
也有人从技术的角度分析:“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还达不到视频里这么夸张的效果吧?情感交互这块儿,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在李凡饶有兴致地翻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评论时,一条来自“古代”的弹幕,却让他不由得微微一愣。
那条弹幕的语气显得十分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此物若能自行思考,能言善辩,与常人又有何异?倘若有朝一日,此等‘机关人’能量产普及,岂非是以物代人,以假乱真,天地人伦之秩序,将荡然无存矣?”
这条充满忧思的弹幕,如同当头一棒,让李凡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与思考。
他之前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惊叹于科技的进步和“安妮”的强大功能,觉得新奇又好玩。
却从未真正深入地去思考,这种高度智能化的AI机器人一旦普及,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伦理困境和潜在风险。
“天幕”的存在,不仅仅是在向古代社会单向地展示着未来的种种可能。
它似乎也在通过这种奇妙的跨时空互动,迫使着那些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李凡自己在内,去共同思考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关乎文明与未来的哲学和伦理问题。
李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
他指尖的每一次滑动,每一次看似随意的“娱乐”,可能真的会像一只无形的巨手,在不经意间,悄然拨动历史的琴弦,引导着那些古老的文明,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