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23章 加盖几间房

第123章 加盖几间房(1 / 2)

“郑师傅,好久不见啊,一向可好?”

“劳烦挂念,都很好。”

郑师傅带了一个徒弟过来,赵清虎先请他们喝了一杯茶,寒暄了几句,这才带着人去了果树园。

“郑师傅,我打算把这一片用围墙围起来。此外,加盖一排房子,有个五六间就好,冰窖也挖在这里面。”

郑师傅踢了踢地面泥土,又抓起来看了看,拍了拍手上灰尘,这才点了点头。

“可以,这次用什么材料?”

“青砖吧,方便些。”

“你那冰窖要多大?”

夏日炎热恍若昨日,既然要挖冰窖,自然不能小了。

赵清虎拿棍子在地上比划了一番,大概有两分地,三米高。

郑师傅掏出算盘噼里啪啦算计了起来,最后给赵清虎报了一个五十两银子的价格。

这一次的活不大不小,郑师傅会带上五个正工,每日往返,赵清虎提供十个杂工,中午管一顿饭就行。

赵清虎家现在不缺劳动力,请杂工村上也有的是,两人便商定好,十一月初一,郑师傅带人带材料过来开工动土。

十月二十六,霜降时节,赵清虎带着家人,开始收南瓜,顺带把那半生不熟的五分地大豆收了。

站在大豆地里面,看着远处那一座山头。

赵清虎摇了摇头,就因为这座山头,每天挡掉了地里面大半时间的阳光,豆子成熟缓慢。

至今,豆荚还是半绿,弄回家怕是要太阳暴晒几日才能打出豆子。

这五分地算是废了,好在,也就是五分地,没啥大影响。

收了大豆,用曲辕犁翻地后,再用耙犁耙一遍,撒上油菜籽,等着它发芽。

“明年还种大豆吧,这五分地种上大豆,当毛豆吃,能吃一两个月。”赵清虎道。

赵大郎苦笑,也只能这样了。

大大小小的南瓜收了,把南瓜藤一扯,露出下面已经一片枯草的荒地,有两亩多,是一条狭长的旱地。

“晒上几天,一把火烧了这些枯草灌木,把这片地开出来,也种上油菜,明年能收多少是多少。”

赵清虎让儿子们搬来四块石头,在这片旱地的四个角立了起来。

这么好的开荒地,可不能被村里面人占了。

绿竹村最近开荒热,家家户户都在开垦荒地。

拍了拍驴车上的南瓜,啪啪作响,赵清虎乐了。

“回去就杀一只南瓜,今晚做成南瓜饼吃。”

“爹,南瓜饼怎么做啊?咱家这南瓜大,蒸熟后肯定甜。”赵三郎道。

“回去做给你们吃。”

南瓜饼简单,只要舍得用面用油,他们家还有蜂蜜,连糖都能省了。

南瓜切块蒸熟,扒掉南瓜皮,把南瓜肉碾碎。

加上白面、蜂蜜、温水,揉搓成饼,放进油锅里面炸一炸就好。

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纯天然食物,赵清虎反正一顿吃了十几个,还喝了一碗南瓜糖水,管饱。

“爷爷,南瓜饼好吃,咱们家的南瓜留着自己吃吧,不能全给黑花它们。”

黑花,传闻中的黑底白花,就是他们家两头母猪之一,是吴树根学着余老头,给起的名字。

古代没有白猪,中原驯养的猪,或是黑猪,或是黑底白花,就是黑白杂色,没有白猪出肉多,可肉质还是很不错的。

白猪,似乎是民国时期才引进中国的,后来走进了千家万户。

大狗子很不理解,这好东西,咋能给黑花它们吃呢,留着自己吃不好吗?

第2/2页)

猪圈里面今年一共养了十八头猪,先后杀了两头,如今还有十六头,都是一百七八十斤的大猪了,再养养,腊月出栏的时候绝对都是两百斤的肥猪。

猪大了,吃的自然多了,豆腐坊里面每天供应的豆渣不太够。

所以,自从九月后半个月后,他们家就大量收了不少米糠、麦麸,都是用来喂猪的。

一百三十三个大南瓜,加起来怕是有两千斤。

全都做成南瓜饼,要多少油啊!

想想就好,还是偶尔吃一顿吧。

“咱们家油不够,等明年油菜收了,家里不缺菜籽油,南瓜再成熟了,你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爹,这南瓜饼的做法能教给我吗?”赵三郎又凑了上来。

“你又有啥想法?”赵清虎乐了,这小子,想要卖南瓜饼?

“嘿嘿,爹,你看这南瓜饼多好啊,外皮酥脆,内里香甜软糯,拿到镇上肯定能卖上一个好价格。现在家里面农活少了,我跟老四去镇上,上午卖豆腐,下午可以卖南瓜饼。”

赵清虎笑了,“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但是咱们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卖豆腐你们当二道贩子没问题。可卖这南瓜饼,南瓜、面粉、蜂蜜、菜籽油、柴火、锅碗瓢盆家里面都可以出,但是,赚的钱财也要分的。”

“爹,咋分啊,我跟老四也不容易,风吹日晒的,就赚些辛苦钱。”

赵清虎白眼连翻,这两小子当二道贩子赚了不少,还在这卖惨?

“这南瓜饼,用的可是白面、蜂蜜,都是精贵东西,卖上三文钱一个不贵吧?”

赵三郎点头如捣蒜,两文钱算便宜,他原本还打算卖上五文钱一个呢。

赵清虎一眼就看出了赵三郎的想法。

“不能卖太贵,南瓜饼不算什么稀罕食物,总不能比大肉煎饼还贵吧,这样卖不出去。”

这个年代,大家对荤腥跟非荤腥可是区别的十分清楚的。

赵三郎一拍脑门,最后无奈点头。

的确,南瓜饼虽然稀奇,可也不能比大肉煎饼还贵,那不是倒反天罡了,傻子才买。

“四六分,家里出成本占六成,你跟四郎出劳力,占四成。”

赵三郎点头如捣蒜,他爹还是照顾他的,四成纯利润啊,旱涝保收。

对于赚钱的买卖,赵三郎很上心,

赵清虎教他用黄泥稻杆碎,捏了一个炉子,又找王木匠过来,用木板将整个炉子包裹了起来,避免炉子颠簸后散架。

古代可没有水泥,黄泥掺和稻杆,可扛不住怎么颠簸,用木板从外面包裹固定住,保险,能用的久一些。

炉子很简单,上下两层,上面一层烧柴火,中间放上铁条筛子,下面就是铲草木灰的。

又准备了细条柴火,三天时间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郎对赚钱感兴趣,大郎他们也不是泥塑的,直接在早上的豆腐坊加了一个南瓜饼。

三文钱一个,又是白面又是蜂蜜的,配上豆浆,谁能忍得住?

以前,只有豆浆、豆花,对于村上人来说,是给孩子们补一补。

家里条件好的,也会给老人弄一些。

如今,豆浆配上南瓜饼,就是一顿真正的早餐,嘴馋的汉子们,都有来消费的。豆腐坊的南瓜饼实在,两个南瓜饼配上一碗豆浆,油水足、糖分足,管饱!

可怜黑花它们,就收南瓜当日,吃了一顿香甜的煮南瓜,之后,就没再享受过了。第2/2页)

猪圈里面今年一共养了十八头猪,先后杀了两头,如今还有十六头,都是一百七八十斤的大猪了,再养养,腊月出栏的时候绝对都是两百斤的肥猪。

猪大了,吃的自然多了,豆腐坊里面每天供应的豆渣不太够。

所以,自从九月后半个月后,他们家就大量收了不少米糠、麦麸,都是用来喂猪的。

一百三十三个大南瓜,加起来怕是有两千斤。

全都做成南瓜饼,要多少油啊!

想想就好,还是偶尔吃一顿吧。

“咱们家油不够,等明年油菜收了,家里不缺菜籽油,南瓜再成熟了,你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爹,这南瓜饼的做法能教给我吗?”赵三郎又凑了上来。

“你又有啥想法?”赵清虎乐了,这小子,想要卖南瓜饼?

“嘿嘿,爹,你看这南瓜饼多好啊,外皮酥脆,内里香甜软糯,拿到镇上肯定能卖上一个好价格。现在家里面农活少了,我跟老四去镇上,上午卖豆腐,下午可以卖南瓜饼。”

赵清虎笑了,“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但是咱们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卖豆腐你们当二道贩子没问题。可卖这南瓜饼,南瓜、面粉、蜂蜜、菜籽油、柴火、锅碗瓢盆家里面都可以出,但是,赚的钱财也要分的。”

“爹,咋分啊,我跟老四也不容易,风吹日晒的,就赚些辛苦钱。”

赵清虎白眼连翻,这两小子当二道贩子赚了不少,还在这卖惨?

“这南瓜饼,用的可是白面、蜂蜜,都是精贵东西,卖上三文钱一个不贵吧?”

赵三郎点头如捣蒜,两文钱算便宜,他原本还打算卖上五文钱一个呢。

赵清虎一眼就看出了赵三郎的想法。

“不能卖太贵,南瓜饼不算什么稀罕食物,总不能比大肉煎饼还贵吧,这样卖不出去。”

这个年代,大家对荤腥跟非荤腥可是区别的十分清楚的。

赵三郎一拍脑门,最后无奈点头。

的确,南瓜饼虽然稀奇,可也不能比大肉煎饼还贵,那不是倒反天罡了,傻子才买。

“四六分,家里出成本占六成,你跟四郎出劳力,占四成。”

赵三郎点头如捣蒜,他爹还是照顾他的,四成纯利润啊,旱涝保收。

对于赚钱的买卖,赵三郎很上心,

赵清虎教他用黄泥稻杆碎,捏了一个炉子,又找王木匠过来,用木板将整个炉子包裹了起来,避免炉子颠簸后散架。

古代可没有水泥,黄泥掺和稻杆,可扛不住怎么颠簸,用木板从外面包裹固定住,保险,能用的久一些。

炉子很简单,上下两层,上面一层烧柴火,中间放上铁条筛子,下面就是铲草木灰的。

又准备了细条柴火,三天时间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郎对赚钱感兴趣,大郎他们也不是泥塑的,直接在早上的豆腐坊加了一个南瓜饼。

三文钱一个,又是白面又是蜂蜜的,配上豆浆,谁能忍得住?

以前,只有豆浆、豆花,对于村上人来说,是给孩子们补一补。

家里条件好的,也会给老人弄一些。

如今,豆浆配上南瓜饼,就是一顿真正的早餐,嘴馋的汉子们,都有来消费的。豆腐坊的南瓜饼实在,两个南瓜饼配上一碗豆浆,油水足、糖分足,管饱!

可怜黑花它们,就收南瓜当日,吃了一顿香甜的煮南瓜,之后,就没再享受过了。第2/2页)

猪圈里面今年一共养了十八头猪,先后杀了两头,如今还有十六头,都是一百七八十斤的大猪了,再养养,腊月出栏的时候绝对都是两百斤的肥猪。

猪大了,吃的自然多了,豆腐坊里面每天供应的豆渣不太够。

所以,自从九月后半个月后,他们家就大量收了不少米糠、麦麸,都是用来喂猪的。

一百三十三个大南瓜,加起来怕是有两千斤。

全都做成南瓜饼,要多少油啊!

想想就好,还是偶尔吃一顿吧。

“咱们家油不够,等明年油菜收了,家里不缺菜籽油,南瓜再成熟了,你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爹,这南瓜饼的做法能教给我吗?”赵三郎又凑了上来。

“你又有啥想法?”赵清虎乐了,这小子,想要卖南瓜饼?

“嘿嘿,爹,你看这南瓜饼多好啊,外皮酥脆,内里香甜软糯,拿到镇上肯定能卖上一个好价格。现在家里面农活少了,我跟老四去镇上,上午卖豆腐,下午可以卖南瓜饼。”

赵清虎笑了,“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但是咱们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卖豆腐你们当二道贩子没问题。可卖这南瓜饼,南瓜、面粉、蜂蜜、菜籽油、柴火、锅碗瓢盆家里面都可以出,但是,赚的钱财也要分的。”

“爹,咋分啊,我跟老四也不容易,风吹日晒的,就赚些辛苦钱。”

赵清虎白眼连翻,这两小子当二道贩子赚了不少,还在这卖惨?

“这南瓜饼,用的可是白面、蜂蜜,都是精贵东西,卖上三文钱一个不贵吧?”

赵三郎点头如捣蒜,两文钱算便宜,他原本还打算卖上五文钱一个呢。

赵清虎一眼就看出了赵三郎的想法。

“不能卖太贵,南瓜饼不算什么稀罕食物,总不能比大肉煎饼还贵吧,这样卖不出去。”

这个年代,大家对荤腥跟非荤腥可是区别的十分清楚的。

赵三郎一拍脑门,最后无奈点头。

的确,南瓜饼虽然稀奇,可也不能比大肉煎饼还贵,那不是倒反天罡了,傻子才买。

“四六分,家里出成本占六成,你跟四郎出劳力,占四成。”

赵三郎点头如捣蒜,他爹还是照顾他的,四成纯利润啊,旱涝保收。

对于赚钱的买卖,赵三郎很上心,

赵清虎教他用黄泥稻杆碎,捏了一个炉子,又找王木匠过来,用木板将整个炉子包裹了起来,避免炉子颠簸后散架。

古代可没有水泥,黄泥掺和稻杆,可扛不住怎么颠簸,用木板从外面包裹固定住,保险,能用的久一些。

炉子很简单,上下两层,上面一层烧柴火,中间放上铁条筛子,下面就是铲草木灰的。

又准备了细条柴火,三天时间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郎对赚钱感兴趣,大郎他们也不是泥塑的,直接在早上的豆腐坊加了一个南瓜饼。

三文钱一个,又是白面又是蜂蜜的,配上豆浆,谁能忍得住?

以前,只有豆浆、豆花,对于村上人来说,是给孩子们补一补。

家里条件好的,也会给老人弄一些。

如今,豆浆配上南瓜饼,就是一顿真正的早餐,嘴馋的汉子们,都有来消费的。豆腐坊的南瓜饼实在,两个南瓜饼配上一碗豆浆,油水足、糖分足,管饱!

可怜黑花它们,就收南瓜当日,吃了一顿香甜的煮南瓜,之后,就没再享受过了。第2/2页)

猪圈里面今年一共养了十八头猪,先后杀了两头,如今还有十六头,都是一百七八十斤的大猪了,再养养,腊月出栏的时候绝对都是两百斤的肥猪。

猪大了,吃的自然多了,豆腐坊里面每天供应的豆渣不太够。

所以,自从九月后半个月后,他们家就大量收了不少米糠、麦麸,都是用来喂猪的。

一百三十三个大南瓜,加起来怕是有两千斤。

全都做成南瓜饼,要多少油啊!

想想就好,还是偶尔吃一顿吧。

“咱们家油不够,等明年油菜收了,家里不缺菜籽油,南瓜再成熟了,你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爹,这南瓜饼的做法能教给我吗?”赵三郎又凑了上来。

“你又有啥想法?”赵清虎乐了,这小子,想要卖南瓜饼?

“嘿嘿,爹,你看这南瓜饼多好啊,外皮酥脆,内里香甜软糯,拿到镇上肯定能卖上一个好价格。现在家里面农活少了,我跟老四去镇上,上午卖豆腐,下午可以卖南瓜饼。”

赵清虎笑了,“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但是咱们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卖豆腐你们当二道贩子没问题。可卖这南瓜饼,南瓜、面粉、蜂蜜、菜籽油、柴火、锅碗瓢盆家里面都可以出,但是,赚的钱财也要分的。”

“爹,咋分啊,我跟老四也不容易,风吹日晒的,就赚些辛苦钱。”

赵清虎白眼连翻,这两小子当二道贩子赚了不少,还在这卖惨?

最新小说: 万界掠夺者:从综漫盘点开始 人在综漫,崩坏兽是什么鬼? 超神学院之暗裔 赵甲第:开局就被裴洛神捡?? 综漫:愿望系统,打造二次元国度 人在四合院,系统却在合欢宗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美漫:盘点神回,开局钟楼对峙 四合院:从秦淮茹给我冲喜开始 全球灾变:开局女生宿舍打造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