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31章 抽签分鱼

第131章 抽签分鱼(2 / 2)

一条鲥鱼,在古代,能跟一头猪等价。

赵清虎连忙又去看了看其他的鱼堆,还真有,老三赵清狗的鱼堆里面也有一条。

这是拿鲥鱼当杂鱼分的啊。

这两条鲥鱼都不大,一斤多,不足两斤,难怪被当成杂鱼。

鲥鱼是好东西,可只有两条,赵清虎看了看狗蛋、驴蛋那瘦弱的身子,也没说什么。

等大家收了鱼,扛着水车,欢欢喜喜回村后,他收拾收拾,拿上银钱,提了水桶,这才去了三奶奶家。

“三奶奶,在家吗?”

“谁啊,进来吧,我在呢。”

三奶奶家是土坯房,老房子了,好在茅草盖的很厚,土坯房也没有破洞。

“是清虎啊,你怎么来了?”

三奶奶虽然六十多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正在屋内缝补衣服呢。

“清虎叔!”狗蛋、驴蛋连忙叫人。

“嗯,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回了一句,而后才开口道:“三奶奶,身体还硬朗吧?”

“好着你,你小子好久没来看看我老婆子了。”

“清虎叔!”

此时,里屋露出了两颗脑袋,一男一女,是老三牛蛋、老四春花。

躲在里屋,是衣服不够,还是害羞的?

“牛蛋、春花!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从怀里面摸出了几块饴糖,递给了狗蛋,“狗蛋,拿去跟弟弟妹妹们分一分,清虎叔找你奶奶说说话。”

狗蛋咽了咽唾沫,却没有第一时间接糖,而是看向了三奶奶。

“长者赐不敢辞,你清虎叔给你们的,收下吧。”

“谢谢清虎叔。”

狗蛋拿了糖,带着驴蛋去了里屋。

“清虎啊,今天怎么想到来我这?”

“三奶奶,我是来卖一条鱼的,你看我这水桶都带来了。”

说着,赵清虎也没隐瞒,把鲥鱼的事情说了。

“三奶奶,我三弟也得了一条。我跟镇上的王员外有些交情,这两条鲥鱼我打算买回去送去镇上当个礼物,您看?”

三奶奶活了六十多岁,一个人带着四个孙子孙女生活了几年,啥事不懂啊。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她跟赵清狗家各自得了一条。

鲥鱼珍贵,算是意外之财,可三奶奶家这些年,受族里面照顾不少,直接就私藏了这条鱼,老太太心里面不上劲。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那就是两家的事情,老太太有心让出去,也不能断了别人家的财路啊。

“你这孩子,今年总算是机灵了。你放心,三奶奶不膈应,我还要养孙子孙女呢。可我只能收三两银子,多的我不能要!今年因为你家,我家也养了一箱蜂,还抓了肉钻子卖钱,还有那金银花,给家里赚了不少银钱。田地里面有了肥料,收成也好了,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剩的,今年能过一个好年,狗蛋他们也有新衣穿了,多的就当是老婆子我谢谢你的!”第2/2页)

老四赵清牛翻开那烂木头,果然,中空的木头里面,有几条鲶鱼,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伙,看上去有五六斤。

水塘里面,没有真正的大鱼,上十斤的鱼一条都没有。

最大的就是一条黑头,有八斤多,铁叉划拉淤泥的时候,直接就撞了上去,那铁叉的汉子一个趔趄,差点没一头栽进淤泥里面,扒拉出来才看出是一条大黑头。

半下午的时候,鱼塘内的所有鱼都抓了起来,有大有小,很快就分成了十九份。

十九个鱼堆看上去都差不多,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每个鱼堆大概六七十斤,三年没起的鱼塘,出这些鱼算是不错了,毕竟都是野鱼。

“这六只甲鱼怎么办?”

鱼是分好了,哪怕是大黑头,也进了第一个鱼堆。

大一点而已,其余鱼堆多放一条大鱼就是。

就是这六只甲鱼不好分,除了沙土内插出来的四只,另外在淤泥内也抓出了两只。

“甲鱼我都要了,一百文一斤,铜板咱们十九户平分吧。”赵清虎道。

“好,清虎哥大气!”

“那就按照清虎说的来,现在每户派个人来抽签。”最后是赵大清拍板。没办法,他们老赵家,清字辈几十个汉子,赵大清是年纪最大的。

抽签,也没啥讲究,就是赵大清弄来了十几根茅草,长短各不一样。

从长到短,就是一号鱼堆到十九号鱼堆。

赵清虎上去抽了一根,最后一对比,是十三号鱼堆。

“大郎,快把鱼收了,离水太久容易死了。”

他们家鱼堆旁边,十四号鱼堆是三奶奶家的,她大孙子狗蛋跟二孙子驴蛋也在往水桶里面装鱼。

赵清虎扫了一眼,这帮乡巴佬,错把珍珠当鱼目啊。

狗蛋这堆鱼里面,竟然有一条鲥鱼。

好家伙,这不是传闻中的,长江三鲜之一吗?

不过,鲥鱼族群庞大,在华夏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

竹溪内出现也不稀奇。

鲥鱼是淡水鱼中,最为珍贵的鱼类之一,价格不便宜。

一条鲥鱼,在古代,能跟一头猪等价。

赵清虎连忙又去看了看其他的鱼堆,还真有,老三赵清狗的鱼堆里面也有一条。

这是拿鲥鱼当杂鱼分的啊。

这两条鲥鱼都不大,一斤多,不足两斤,难怪被当成杂鱼。

鲥鱼是好东西,可只有两条,赵清虎看了看狗蛋、驴蛋那瘦弱的身子,也没说什么。

等大家收了鱼,扛着水车,欢欢喜喜回村后,他收拾收拾,拿上银钱,提了水桶,这才去了三奶奶家。

“三奶奶,在家吗?”

“谁啊,进来吧,我在呢。”

三奶奶家是土坯房,老房子了,好在茅草盖的很厚,土坯房也没有破洞。

“是清虎啊,你怎么来了?”

三奶奶虽然六十多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正在屋内缝补衣服呢。

“清虎叔!”狗蛋、驴蛋连忙叫人。

“嗯,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回了一句,而后才开口道:“三奶奶,身体还硬朗吧?”

“好着你,你小子好久没来看看我老婆子了。”

“清虎叔!”

此时,里屋露出了两颗脑袋,一男一女,是老三牛蛋、老四春花。

躲在里屋,是衣服不够,还是害羞的?

“牛蛋、春花!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从怀里面摸出了几块饴糖,递给了狗蛋,“狗蛋,拿去跟弟弟妹妹们分一分,清虎叔找你奶奶说说话。”

狗蛋咽了咽唾沫,却没有第一时间接糖,而是看向了三奶奶。

“长者赐不敢辞,你清虎叔给你们的,收下吧。”

“谢谢清虎叔。”

狗蛋拿了糖,带着驴蛋去了里屋。

“清虎啊,今天怎么想到来我这?”

“三奶奶,我是来卖一条鱼的,你看我这水桶都带来了。”

说着,赵清虎也没隐瞒,把鲥鱼的事情说了。

“三奶奶,我三弟也得了一条。我跟镇上的王员外有些交情,这两条鲥鱼我打算买回去送去镇上当个礼物,您看?”

三奶奶活了六十多岁,一个人带着四个孙子孙女生活了几年,啥事不懂啊。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她跟赵清狗家各自得了一条。

鲥鱼珍贵,算是意外之财,可三奶奶家这些年,受族里面照顾不少,直接就私藏了这条鱼,老太太心里面不上劲。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那就是两家的事情,老太太有心让出去,也不能断了别人家的财路啊。

“你这孩子,今年总算是机灵了。你放心,三奶奶不膈应,我还要养孙子孙女呢。可我只能收三两银子,多的我不能要!今年因为你家,我家也养了一箱蜂,还抓了肉钻子卖钱,还有那金银花,给家里赚了不少银钱。田地里面有了肥料,收成也好了,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剩的,今年能过一个好年,狗蛋他们也有新衣穿了,多的就当是老婆子我谢谢你的!”第2/2页)

老四赵清牛翻开那烂木头,果然,中空的木头里面,有几条鲶鱼,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伙,看上去有五六斤。

水塘里面,没有真正的大鱼,上十斤的鱼一条都没有。

最大的就是一条黑头,有八斤多,铁叉划拉淤泥的时候,直接就撞了上去,那铁叉的汉子一个趔趄,差点没一头栽进淤泥里面,扒拉出来才看出是一条大黑头。

半下午的时候,鱼塘内的所有鱼都抓了起来,有大有小,很快就分成了十九份。

十九个鱼堆看上去都差不多,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每个鱼堆大概六七十斤,三年没起的鱼塘,出这些鱼算是不错了,毕竟都是野鱼。

“这六只甲鱼怎么办?”

鱼是分好了,哪怕是大黑头,也进了第一个鱼堆。

大一点而已,其余鱼堆多放一条大鱼就是。

就是这六只甲鱼不好分,除了沙土内插出来的四只,另外在淤泥内也抓出了两只。

“甲鱼我都要了,一百文一斤,铜板咱们十九户平分吧。”赵清虎道。

“好,清虎哥大气!”

“那就按照清虎说的来,现在每户派个人来抽签。”最后是赵大清拍板。没办法,他们老赵家,清字辈几十个汉子,赵大清是年纪最大的。

抽签,也没啥讲究,就是赵大清弄来了十几根茅草,长短各不一样。

从长到短,就是一号鱼堆到十九号鱼堆。

赵清虎上去抽了一根,最后一对比,是十三号鱼堆。

“大郎,快把鱼收了,离水太久容易死了。”

他们家鱼堆旁边,十四号鱼堆是三奶奶家的,她大孙子狗蛋跟二孙子驴蛋也在往水桶里面装鱼。

赵清虎扫了一眼,这帮乡巴佬,错把珍珠当鱼目啊。

狗蛋这堆鱼里面,竟然有一条鲥鱼。

好家伙,这不是传闻中的,长江三鲜之一吗?

不过,鲥鱼族群庞大,在华夏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

竹溪内出现也不稀奇。

鲥鱼是淡水鱼中,最为珍贵的鱼类之一,价格不便宜。

一条鲥鱼,在古代,能跟一头猪等价。

赵清虎连忙又去看了看其他的鱼堆,还真有,老三赵清狗的鱼堆里面也有一条。

这是拿鲥鱼当杂鱼分的啊。

这两条鲥鱼都不大,一斤多,不足两斤,难怪被当成杂鱼。

鲥鱼是好东西,可只有两条,赵清虎看了看狗蛋、驴蛋那瘦弱的身子,也没说什么。

等大家收了鱼,扛着水车,欢欢喜喜回村后,他收拾收拾,拿上银钱,提了水桶,这才去了三奶奶家。

“三奶奶,在家吗?”

“谁啊,进来吧,我在呢。”

三奶奶家是土坯房,老房子了,好在茅草盖的很厚,土坯房也没有破洞。

“是清虎啊,你怎么来了?”

三奶奶虽然六十多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正在屋内缝补衣服呢。

“清虎叔!”狗蛋、驴蛋连忙叫人。

“嗯,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回了一句,而后才开口道:“三奶奶,身体还硬朗吧?”

“好着你,你小子好久没来看看我老婆子了。”

“清虎叔!”

此时,里屋露出了两颗脑袋,一男一女,是老三牛蛋、老四春花。

躲在里屋,是衣服不够,还是害羞的?

“牛蛋、春花!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从怀里面摸出了几块饴糖,递给了狗蛋,“狗蛋,拿去跟弟弟妹妹们分一分,清虎叔找你奶奶说说话。”

狗蛋咽了咽唾沫,却没有第一时间接糖,而是看向了三奶奶。

“长者赐不敢辞,你清虎叔给你们的,收下吧。”

“谢谢清虎叔。”

狗蛋拿了糖,带着驴蛋去了里屋。

“清虎啊,今天怎么想到来我这?”

“三奶奶,我是来卖一条鱼的,你看我这水桶都带来了。”

说着,赵清虎也没隐瞒,把鲥鱼的事情说了。

“三奶奶,我三弟也得了一条。我跟镇上的王员外有些交情,这两条鲥鱼我打算买回去送去镇上当个礼物,您看?”

三奶奶活了六十多岁,一个人带着四个孙子孙女生活了几年,啥事不懂啊。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她跟赵清狗家各自得了一条。

鲥鱼珍贵,算是意外之财,可三奶奶家这些年,受族里面照顾不少,直接就私藏了这条鱼,老太太心里面不上劲。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那就是两家的事情,老太太有心让出去,也不能断了别人家的财路啊。

“你这孩子,今年总算是机灵了。你放心,三奶奶不膈应,我还要养孙子孙女呢。可我只能收三两银子,多的我不能要!今年因为你家,我家也养了一箱蜂,还抓了肉钻子卖钱,还有那金银花,给家里赚了不少银钱。田地里面有了肥料,收成也好了,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剩的,今年能过一个好年,狗蛋他们也有新衣穿了,多的就当是老婆子我谢谢你的!”第2/2页)

老四赵清牛翻开那烂木头,果然,中空的木头里面,有几条鲶鱼,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伙,看上去有五六斤。

水塘里面,没有真正的大鱼,上十斤的鱼一条都没有。

最大的就是一条黑头,有八斤多,铁叉划拉淤泥的时候,直接就撞了上去,那铁叉的汉子一个趔趄,差点没一头栽进淤泥里面,扒拉出来才看出是一条大黑头。

半下午的时候,鱼塘内的所有鱼都抓了起来,有大有小,很快就分成了十九份。

十九个鱼堆看上去都差不多,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每个鱼堆大概六七十斤,三年没起的鱼塘,出这些鱼算是不错了,毕竟都是野鱼。

“这六只甲鱼怎么办?”

鱼是分好了,哪怕是大黑头,也进了第一个鱼堆。

大一点而已,其余鱼堆多放一条大鱼就是。

就是这六只甲鱼不好分,除了沙土内插出来的四只,另外在淤泥内也抓出了两只。

“甲鱼我都要了,一百文一斤,铜板咱们十九户平分吧。”赵清虎道。

“好,清虎哥大气!”

“那就按照清虎说的来,现在每户派个人来抽签。”最后是赵大清拍板。没办法,他们老赵家,清字辈几十个汉子,赵大清是年纪最大的。

抽签,也没啥讲究,就是赵大清弄来了十几根茅草,长短各不一样。

从长到短,就是一号鱼堆到十九号鱼堆。

赵清虎上去抽了一根,最后一对比,是十三号鱼堆。

“大郎,快把鱼收了,离水太久容易死了。”

他们家鱼堆旁边,十四号鱼堆是三奶奶家的,她大孙子狗蛋跟二孙子驴蛋也在往水桶里面装鱼。

赵清虎扫了一眼,这帮乡巴佬,错把珍珠当鱼目啊。

狗蛋这堆鱼里面,竟然有一条鲥鱼。

好家伙,这不是传闻中的,长江三鲜之一吗?

不过,鲥鱼族群庞大,在华夏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

竹溪内出现也不稀奇。

鲥鱼是淡水鱼中,最为珍贵的鱼类之一,价格不便宜。

一条鲥鱼,在古代,能跟一头猪等价。

赵清虎连忙又去看了看其他的鱼堆,还真有,老三赵清狗的鱼堆里面也有一条。

这是拿鲥鱼当杂鱼分的啊。

这两条鲥鱼都不大,一斤多,不足两斤,难怪被当成杂鱼。

鲥鱼是好东西,可只有两条,赵清虎看了看狗蛋、驴蛋那瘦弱的身子,也没说什么。

等大家收了鱼,扛着水车,欢欢喜喜回村后,他收拾收拾,拿上银钱,提了水桶,这才去了三奶奶家。

“三奶奶,在家吗?”

“谁啊,进来吧,我在呢。”

三奶奶家是土坯房,老房子了,好在茅草盖的很厚,土坯房也没有破洞。

“是清虎啊,你怎么来了?”

三奶奶虽然六十多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正在屋内缝补衣服呢。

“清虎叔!”狗蛋、驴蛋连忙叫人。

“嗯,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回了一句,而后才开口道:“三奶奶,身体还硬朗吧?”

“好着你,你小子好久没来看看我老婆子了。”

“清虎叔!”

此时,里屋露出了两颗脑袋,一男一女,是老三牛蛋、老四春花。

躲在里屋,是衣服不够,还是害羞的?

“牛蛋、春花!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从怀里面摸出了几块饴糖,递给了狗蛋,“狗蛋,拿去跟弟弟妹妹们分一分,清虎叔找你奶奶说说话。”

狗蛋咽了咽唾沫,却没有第一时间接糖,而是看向了三奶奶。

“长者赐不敢辞,你清虎叔给你们的,收下吧。”

“谢谢清虎叔。”

狗蛋拿了糖,带着驴蛋去了里屋。

“清虎啊,今天怎么想到来我这?”

“三奶奶,我是来卖一条鱼的,你看我这水桶都带来了。”

说着,赵清虎也没隐瞒,把鲥鱼的事情说了。

“三奶奶,我三弟也得了一条。我跟镇上的王员外有些交情,这两条鲥鱼我打算买回去送去镇上当个礼物,您看?”

三奶奶活了六十多岁,一个人带着四个孙子孙女生活了几年,啥事不懂啊。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她跟赵清狗家各自得了一条。

鲥鱼珍贵,算是意外之财,可三奶奶家这些年,受族里面照顾不少,直接就私藏了这条鱼,老太太心里面不上劲。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那就是两家的事情,老太太有心让出去,也不能断了别人家的财路啊。

“你这孩子,今年总算是机灵了。你放心,三奶奶不膈应,我还要养孙子孙女呢。可我只能收三两银子,多的我不能要!今年因为你家,我家也养了一箱蜂,还抓了肉钻子卖钱,还有那金银花,给家里赚了不少银钱。田地里面有了肥料,收成也好了,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剩的,今年能过一个好年,狗蛋他们也有新衣穿了,多的就当是老婆子我谢谢你的!”第2/2页)

老四赵清牛翻开那烂木头,果然,中空的木头里面,有几条鲶鱼,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伙,看上去有五六斤。

水塘里面,没有真正的大鱼,上十斤的鱼一条都没有。

最大的就是一条黑头,有八斤多,铁叉划拉淤泥的时候,直接就撞了上去,那铁叉的汉子一个趔趄,差点没一头栽进淤泥里面,扒拉出来才看出是一条大黑头。

半下午的时候,鱼塘内的所有鱼都抓了起来,有大有小,很快就分成了十九份。

十九个鱼堆看上去都差不多,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每个鱼堆大概六七十斤,三年没起的鱼塘,出这些鱼算是不错了,毕竟都是野鱼。

“这六只甲鱼怎么办?”

鱼是分好了,哪怕是大黑头,也进了第一个鱼堆。

大一点而已,其余鱼堆多放一条大鱼就是。

就是这六只甲鱼不好分,除了沙土内插出来的四只,另外在淤泥内也抓出了两只。

“甲鱼我都要了,一百文一斤,铜板咱们十九户平分吧。”赵清虎道。

“好,清虎哥大气!”

“那就按照清虎说的来,现在每户派个人来抽签。”最后是赵大清拍板。没办法,他们老赵家,清字辈几十个汉子,赵大清是年纪最大的。

抽签,也没啥讲究,就是赵大清弄来了十几根茅草,长短各不一样。

从长到短,就是一号鱼堆到十九号鱼堆。

赵清虎上去抽了一根,最后一对比,是十三号鱼堆。

“大郎,快把鱼收了,离水太久容易死了。”

他们家鱼堆旁边,十四号鱼堆是三奶奶家的,她大孙子狗蛋跟二孙子驴蛋也在往水桶里面装鱼。

赵清虎扫了一眼,这帮乡巴佬,错把珍珠当鱼目啊。

狗蛋这堆鱼里面,竟然有一条鲥鱼。

好家伙,这不是传闻中的,长江三鲜之一吗?

不过,鲥鱼族群庞大,在华夏大部分区域都有分布。

竹溪内出现也不稀奇。

鲥鱼是淡水鱼中,最为珍贵的鱼类之一,价格不便宜。

一条鲥鱼,在古代,能跟一头猪等价。

赵清虎连忙又去看了看其他的鱼堆,还真有,老三赵清狗的鱼堆里面也有一条。

这是拿鲥鱼当杂鱼分的啊。

这两条鲥鱼都不大,一斤多,不足两斤,难怪被当成杂鱼。

鲥鱼是好东西,可只有两条,赵清虎看了看狗蛋、驴蛋那瘦弱的身子,也没说什么。

等大家收了鱼,扛着水车,欢欢喜喜回村后,他收拾收拾,拿上银钱,提了水桶,这才去了三奶奶家。

“三奶奶,在家吗?”

“谁啊,进来吧,我在呢。”

三奶奶家是土坯房,老房子了,好在茅草盖的很厚,土坯房也没有破洞。

“是清虎啊,你怎么来了?”

三奶奶虽然六十多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正在屋内缝补衣服呢。

“清虎叔!”狗蛋、驴蛋连忙叫人。

“嗯,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回了一句,而后才开口道:“三奶奶,身体还硬朗吧?”

“好着你,你小子好久没来看看我老婆子了。”

“清虎叔!”

此时,里屋露出了两颗脑袋,一男一女,是老三牛蛋、老四春花。

躲在里屋,是衣服不够,还是害羞的?

“牛蛋、春花!都是乖孩子!”

赵清虎从怀里面摸出了几块饴糖,递给了狗蛋,“狗蛋,拿去跟弟弟妹妹们分一分,清虎叔找你奶奶说说话。”

狗蛋咽了咽唾沫,却没有第一时间接糖,而是看向了三奶奶。

“长者赐不敢辞,你清虎叔给你们的,收下吧。”

“谢谢清虎叔。”

狗蛋拿了糖,带着驴蛋去了里屋。

“清虎啊,今天怎么想到来我这?”

“三奶奶,我是来卖一条鱼的,你看我这水桶都带来了。”

说着,赵清虎也没隐瞒,把鲥鱼的事情说了。

“三奶奶,我三弟也得了一条。我跟镇上的王员外有些交情,这两条鲥鱼我打算买回去送去镇上当个礼物,您看?”

三奶奶活了六十多岁,一个人带着四个孙子孙女生活了几年,啥事不懂啊。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她跟赵清狗家各自得了一条。

鲥鱼珍贵,算是意外之财,可三奶奶家这些年,受族里面照顾不少,直接就私藏了这条鱼,老太太心里面不上劲。

赵清虎提到了赵清狗,那就是两家的事情,老太太有心让出去,也不能断了别人家的财路啊。

“你这孩子,今年总算是机灵了。你放心,三奶奶不膈应,我还要养孙子孙女呢。可我只能收三两银子,多的我不能要!今年因为你家,我家也养了一箱蜂,还抓了肉钻子卖钱,还有那金银花,给家里赚了不少银钱。田地里面有了肥料,收成也好了,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剩的,今年能过一个好年,狗蛋他们也有新衣穿了,多的就当是老婆子我谢谢你的!”

最新小说: 三国演义通俗 我,宇智波魅魔,从拿下雏田开始 四合院:从放映员开始的温馨日常 恋爱攻略,但恶毒女配 盘点特摄十大副本,开局加坦杰厄 四合院:傻住重生54年平淡日常 开局曝光狂笑之蝠!震撼美漫! 穿书女频历史,女帝玄武门见! 超神:被诬看蔷薇洗澡,可我瞎子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