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2章 把发动机踩爆了

第一卷 第2章 把发动机踩爆了(1 / 2)

西部重镇天城市,郊区与山区之间交界地。

当年执行大三线战略,211厂要分出一部分人到川中建设新厂,也就是985厂,就在此处。

211厂早在1920年就有了,是我国唯一一个飞机制造厂、是长子,资格比新中国还要老。该厂所在的位置,几十年前就是城区繁华地带了,更是城市的核心。

而985厂呢,当年为了准备大战,仓促之间在西部山区建起来的一个备份厂!

许多人到了这里一看,心都死了。

太偏僻了。

这个厂子能建起来,完全是靠着当年第一代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只是小二十年过去了,985厂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边缘化。

没有技术底蕴、技术研发队伍弱,只能捡211厂不要的边角落活干。

211厂肩负新式战机的研发任务,淘汰下来的生产任务就给了985厂。

比如上一代战机——歼-7。

久而久之,985厂在211厂的职工眼里,就成了发配地。

放古代跟从京城发配到边疆没区别。

李干在厂区里边走边看。

眼前的场景和二十一世纪的记忆不断重合、对比,顿时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现在偏僻到鸟都不愿意停下来拉屎的 />

届时985厂的职工反而希望往外迁,因为寸土寸金,压根负担不起高昂的房贷。

李干身边还跟着一个中年男人,是厂办副主任林光明。

他看着李干,眼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欣赏。

这可是从211厂下来的优秀试飞员!

歼-8的03号原型机的情况他也约莫知道一星半点,掉飞机了,系统内肯定得通报。

林光明觉得,这还真不能全怪试飞员。

在这种情况下能保住命,只有轻度脑震荡已经是奇迹了!

说明试飞技术是杠杠的!

林光明见李干神色流露出感慨,心里咯噔一下。

生怕李干有一丝想要离开985厂的念头!

要知道,厂里正在铆足劲搞歼-7出口项目,如果拿不下这个项目。

985厂将面临被撤销!

而厂里的万名职工将面临流失甚至下岗!

但项目推进遇到的最大阻碍还是在试飞员身上。

985厂试飞中队无试飞员可用!

原本就只有两个试飞员,其中一人生病住院,另一人则年龄大了快到停飞阶段了,没办法进行包线试飞(往报废飞那种强度)。

他们也尝试过解决,向上打过报告!

也陆陆续续来了一些飞行员,但都被这里的情况给吓坏了,纷纷写血书请求调到最危险的一线作战部队……

宁愿去最危险的一线,也不愿意留在985厂……

可想而知情况有多难。

但,再难也得干!

厂里这次可是下了死命令,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留住李干。

李干的感慨在林光明眼里,无疑是不满之色,他生怕李干有跑路之意,连忙说道,

“李排长,厂里对试飞员有专门的补贴,回头你填个表,我帮你递交上去。”

“一个月有十七块钱。如果你家属愿意来厂里,厂里可以安排工作,安排住房,总而言之,生活保障方面什么都可以提。”

李干惊讶地看着林光明。

穿越回来好几天了,基本了解了这个时代的情况。

十七块钱是什么概念呢?

这年月,义务兵第一年津贴才6块钱,第二年7块,第三年8块,第四年10块。

也就是说,每个月十七块的补贴,比第四年兵龄的志愿兵还要高。

看到李干如此神色,林光明心更慌了——李干的表情在他眼里,差不多是“你们就拿这个考验试飞员?”的意思。

1978年,军人待遇极低,连排级飞行员工资在百元左右,而同期985这样的军工类国营工厂呢,工作满一年的新职工已经能拿150块的高薪了!

因此,在林光明眼里,李干这是觉得厂里看不起他们试飞员。

这时,林光明不得不叹着气解释道,“李排长,我们厂难啊,建厂到现在,没有正儿八经搞过一个全新项目,都是吃老大哥211厂吃剩下的饭。”

“说实话,厂里已经有半年只发基本开支了,现在手里这个歼七出口项目是唯一的机会,要是拿不下来,厂子可能要撤编,人员要分流掉……”

实际上,985厂的情况比林光明说的更加糟糕。

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项目,得不到上级经费,就抱着歼-7的生产在啃,兼着维修歼-6。

但是这点收入对一个有上万人的飞机制造厂,压根杯水车薪。

所以,新型战机歼-8项目落在211厂之后,歼-7出口版这个项目就成了985厂的救命稻草。

听到这里,李干才意识到林光明误会了。

他巴不得留在985厂,要知道,将来的歼-10、歼-20、歼-36,都是出自该厂之手!

冷静下来之后,李干的神色恢复如初。

985厂腾飞,那已经是二十年后了。

自己不能继续坐看注定一无所获的歼-8项目耗费宝贵资源、让985空耗20年!

最新小说: 四合院:从放映员开始的温馨日常 四合院:傻住重生54年平淡日常 四合院:从供销社采购员开始崛起 黑化迪迦?不,我选择光暗一体! 盘点特摄十大副本,开局加坦杰厄 恋爱攻略,但恶毒女配 三国演义通俗 特摄:只有我能变成帝骑!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穿书女频历史,女帝玄武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