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圣最初是抱着一种要在这份合同中占据主导,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心态来进行谈判的。
她精心准备了合同的初稿,在股权分配、利润分成、决策权限、以及退出机制等关键条款上,都设置了一些对自身,或者说对大圣律师事务所原有体系更为有利的条件。
她认为,沈飞既然是“受邀”加入,那么在这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每一次当她提出某个条款,并试图阐述其合理性的时候,沈飞总能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清晰而有条理地进行反驳或补充。
例如,在讨论股权分配时,诸葛大圣最初提出的方案是给予沈飞相对较少的股份,以体现她作为创始人和主要掌控者的地位。
她列举了事务所成立至今的业绩,以及她个人在业内的声望和资源,试图证明这个分配方案的“公平性”。
沈飞静静地听着,嘴角始终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等诸葛大圣说完,他才不疾不徐地开口:“诸葛律师,不,现在或许我应该称呼你大圣,毕竟我们即将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
他巧妙地运用称呼的改变,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同时慢慢地施加【催眠】暗示,让她在潜意识中接受这种更为亲密的定位。
“你刚才所说的,关于事务所的既有成就和你的个人贡献,我完全认同,并且深感敬佩。”
沈飞先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诸葛大圣的防备心略微降低。
然后,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未来。
一家律所想要持续发展,不断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守成,更需要开拓。
我加入大圣事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专业能力,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国际商事仲裁、以及新兴科技行业的法律服务方面,更为深厚的资源和经验。”
他的声音平稳而富有说服力,每一个字眼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在他说到“全新的视角”、“深厚的资源”这些词汇时,他的语调会不自觉地加重,眼神也会变得更加深邃,【催眠】的能量如同无形的丝线,悄然缠绕向诸葛大圣的意识。
“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股权结构,更能激发合伙人的创造力和归属感,不是吗?我们应该着眼于将蛋糕做大,而不是过分纠结于眼下如何分配存量。”
沈飞继续说道,他的目光温和而真诚,仿佛完全是为了事务所的长远发展着想。
诸葛大圣听着沈飞的话,眉头微微蹙起。
她原本坚定的立场,在沈飞条理清晰的分析,以及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眸注视下,开始出现了一丝动摇。
她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有效地反驳沈飞的观点。
甚至,在【催眠】的暗示下,她开始觉得沈飞的提议似乎“更合理”、“更有远见”。
她会不自觉地想:“是啊,他说的好像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