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的一句话后,全场静的落针可闻。
还是老七率先打破平静,“妈,分家啥意思?不过了?为啥呀?”
他在这个家里过的滋润,饭有人做,地有人扫,衣服有人洗,床铺有人铺。
真要是分了家,他是第一个“受害者”呀。
其余人也都瞅着老太太,想从她的表情里看出个一二三来。
可惜,老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绷着脸的,他们啥都看不出。
“我跟你们爸想过几天清净日子。”苏锦绣给出理由,她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既然偏心会导致将来老无所依,那就趁着这些儿女还没彻底对她厌烦,提前分开。
以后她不掺和他们小家的事,他们就没办法攀半儿。
“妈,那结了婚的分出去,没结的就算了吧。”老七还想挣扎一下。
他不想单独过。
“你闭嘴。”苏锦绣反感地瞪他一眼,扫视了一下在场众人。
老二两口子蹲在角落,一声不吭。
老四靠在门框上,老四媳妇坐了矮板凳,但腰杆挺的很直立。
老五两口子挤在一张条凳上,低下脑袋眼神交流着什么。
老八江春梅捧着书本,规矩的坐在苏锦绣旁边不远处。
江少行就在苏锦绣身侧的桌边,眼神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老七被训斥后,干脆席地而坐,就靠在苏锦绣的椅子腿儿上。
“行了,甭废话,说分家就分家,我还没七老八十,说话还好使。”
苏锦绣一锤定音,“家里东西没多少,先从大头儿开始,房子问题。”
房子不可能做到均匀分配,毕竟有堂屋有偏房,不过大差不差,也都不计较。
就按照如今住的,几个结了婚的原先住哪里,现在还住哪里。
老七也没变,只有老八江春梅变了。
原先她住在东屋,苏锦绣让她搬去江卫民之前住的堂屋。
“妈,大哥以后是不回来住了?”老七不怀好意地问。
他自从要手表皮鞋失败,只要听见江卫民被家里厌弃,他就激动想鼓掌。
“他住宿舍,春梅的房间是他的,以后想回来就住那里。”苏锦绣敷衍一句。
随后,又重新进入主题。
“锅碗瓢盆没多余的,吃饭的碗你们能拿走自己用的,锅炉子啥的,自己想办法,原先的厨房可以给你们过度时候用用。”
“家里没存款,你们都知道,债倒是不少。”
“外面欠债三千,除了老大自己还一千五,剩下一千五,我跟你爸还,那是我俩借来的。”
“你们都有养老的义务,不养老就是犯罪,所以每个月,除了春梅之外,其他人每一户都要给我跟你们爸10块钱,剩下的不管多少,你们自己攒起来。”
说到最后这句,几个儿子儿媳妇的眼睛都亮堂了。
他们感觉好像多年来浑浑噩噩的生活,忽然出现了一道光,一个个都满是干劲儿。
“妈,这是真的?”说话的是老五媳妇。
她激动坏了。
真要是那样,她家老五每个月赚的工资可是二十七块,家里能留十七块钱生活费!
这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嗯。”苏锦绣没发脾气,也没废话,继续说起最后的一个分配,“你们也都看见了,之前在宋家带回来的东西。”
“樟木箱子多,你们一家一个,写字台缝纫机什么的,你们谁相中了,谁出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