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在受害者面前不会说话,在此刻却没啥顾忌。
说到最后,他没了耐心,“出一千私了,或者你儿子进去,自己选。”
宋母脸色苍白,“苏锦绣这老东西!她就故意跑去石矿厂!她不去,我家金宝怎么会…”
赵建军,“行了,欠人钱还有理了。”
他走出去两步,“不行就报公安,方便,一天就能解决。”
“别别,厂长,求求你了,我们家真没钱。”宋母哭穷,死活不肯再出一毛。
她以为厂领导会出面调解,结果赵建军大步走远。
“领导,别,别走啊!有话好好说,”
她金宝如果进去,这辈子就完了。蹲笆篱子在如今时代,就是人生一大耻辱,能不沾边绝不沾边。
最终还是公会同志了解过宋家困境之后,决定帮一把。
“你儿子正式工,找个临时工兑换下工作,对方补差价一千,正好够赔钱的。”
宋母打死都不情愿,儿子有这么个过明路的正式工工作实在不容易。
“给点时间,我去筹钱。”
宋母在午饭时候凑够一千,她怕看到苏锦绣之后拳头会痒,所以委托公会工作人员去跟苏锦绣谈。
只要钱到位,一切好说。
苏锦绣清点完之后,双方写了字据,也算解释清楚了这1000块钱的来历,以免以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手里又有进账,加上她去机械厂那边领了自己上月的工资,苏锦绣乐呵回家。
她关上卧室的门,把刚刚得来的钱放炕上,又把床底下的铁盒子、檀木箱子的棉袄、炕琴柜最下面的被子都拿出来放炕上。
铁盒子的锁打开,棉袄腋下的线以及被子边沿线都拆开,苏锦绣小心翼翼掏出几张面值不一的钱。
家里没存款并假,这三处藏钱的地儿加起来都没凑够十块。
苏锦绣数了数藏了十多年的钱,眼睛有些酸。
这日子过的……
这日子还得咬牙往下过。
老宋家贡献的1550块,大街上挨砍赔偿款净赚的小200,家里的8块5,除去这两天家里的零花,苏锦绣手里还剩下1748块。
其中1200算是过了明路的,剩下548,苏锦绣想着先留手里,以后找机会,一并拿出来。
她翻出来账本,欠债3000,这还差不老少。
苏锦绣选出几个朋友,加起来是1195块钱的账,她收拾了一下,用旧报纸把还账的钱挨个儿包好,揣进竹篮子出了门。
供销社里买了八毛一斤的糟子糕,要了六斤,赶在天黑之前,把那六家的欠债还上。
回家路上,苏锦绣感觉脚步轻盈了许多,忽然减掉三分之一的债务,这日子似乎也有了盼头儿。
【纳闷儿为啥老江家那么多人赚钱,还欠那么多债,江卫民一个月不是只要20块吗?】
【家里人多,吃的也就多,老二老五的工作是花钱买的,老大的大学走后门花了大几千。】
【江少行的工资有时候还给了老家那边,他爸妈身体不好。】
【他家房子明显比别人家宽敞,几个儿子娶媳妇也花钱的姐妹。】
……
苏锦绣眼睛生疼,好像是被风吹的,她吸吸鼻子,心下想着:人活一辈子哪有不累的?
就在她加快脚步时,眼前又一条弹幕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要我说,现在就该下海经商,手里那几百块当本钱足够,比如弄个烤箱,做鸡蛋糕之类的卖,我看他们挺喜欢买鸡蛋糕出门走亲访友的。】
鸡蛋糕?是糟子糕吗?
烤箱好说,她家三女婿是第一食品厂的副厂长,去问问他应该有门路。
但是,她不会做糟子糕,而且她跟她三闺女不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