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汪鋐打下的基础,即便到了明朝末年,崇祯帝时期,中原大乱,帝国海军仍然重挫进犯的倭寇。
毫无疑问,汪鋐是海军总督的合适人选。
朱厚照惊喜道:“汪鋐现在何处?”
刘健拜道;“启禀陛下,他现在塘沽,主持海防事宜。”
“宣他入京,朕要见他!”
“遵旨!”刘健退回朝班。
朱厚照看着众大臣:“还有何推荐的人选?”
又有大臣说出了推荐的人选,其中就包括西厂督主雨化田、锦衣卫指挥使戚景通等大臣……
不过,朱厚照还是觉得汪鋐无论从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更合适的人选,现在就等着亲自考察一下本人了。
……
塘沽海防库房。
汪鋐正在认真打量场地中央存放的高大威武的郑和宝船。
郑和船队,是大明海军的巅峰,扬名于世。
两百余艘大小战舰组成庞大船队,周游列国,扬大明国威。
郑和宝船就是其中主力战舰。
根据记载,郑和宝船长约丈,阔约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明朝一丈为.米。
折算过来,郑和宝船有米长,米宽,装配六千斤重炮,需要二百人掌舵起航。
庞大的体积,强横的火力,世上无船与之争锋。
郑和航海日志,成为了当时探险家们必备的攻略。
郑和在出海时所用的气象、罗盘、方向测定等等操作,成为了出海的标准。
汪鋐丈量着宝船的每一个细节,眼神中流露着痴迷。
多么美妙的设计!多么强悍的宝船!
他脑中已经还原出宝船横渡大洋的场景,乘风破浪,威武不凡。
随即,汪鋐露出一抹黯然。
自从郑和下西洋壮举之后,马放南山,船入仓库,任其腐朽衰败。
百年时间,大明竟无法承担运营宝船所需的费用。
何其悲哀!
……
大明南部海域,岛礁上。
佛朗机人已经登临岛屿,作为暂时落脚之地。
他们有十三艘船舰。
每艘船舰十丈长,丈宽,船身两侧装载三十门火铳,火铳发射,弹无虚发,威力非凡。
佛朗机人以此利器打遍海洋无敌手。
“将军,大明帝国毕竟产出过郑和宝船,需要慎重行事。”
“言之有理,你带领先头部队前去探一探虚实。”
“将军,这……”
“有什么不合适吗?若是大明空虚,你们先头部队就是立下头功,财富女人,你先挑!”
“将军,你放心,我现在就带队出发,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