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随身带着传国玺 > 第75章 柴宋与赵宋

第75章 柴宋与赵宋(2 / 2)

历史上,同样是开国皇帝,刘邦登基时已经五十多岁了,朱元璋登基时也已经40岁了。

同样是篡位得来的皇帝,王莽篡汉,建立的新莽政权只有十五年国祚;曹丕篡汉,曹魏才有四十多年国祚,司马炎篡位,西晋才五十多年国祚就灭亡了;

杨坚篡北周,隋朝也是二世而亡。更不用说五代乱世中那些靠兵变、政变篡位当上皇帝的那些短命王朝了。

但赵宋却两宋总共享国316年之久,仅次于两汉四百余年,超过唐朝、明朝、清朝这些朝代的寿命,占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华夏两千多年封建帝国的七分之一时间。

虽然宋朝看起来不咋地,两度亡于异族,赢得“窝囊宋”之名。

赵匡胤也只当了十六年皇帝,年仅四十九岁就被其弟赵匡义篡夺了皇位,死得不明不白。

但历史对其评价极高。宋史评价说:“五季(五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军队小兵)之中,践九五之位,视晋、汉、周亦相绝哉?

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

在位十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

呜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矣!”

无怪乎毛太祖写诗的时候,“唐宗宋祖”并称,将其与秦皇汉武、成吉思汗列在一起比较和议论。

宋朝虽然武功不行,但其文治和经济成就,世所公认,谁也无法忽视其巨大的影响力。

甚至当今时代,海外华人喜欢称自己是唐人,华夏主体民族是汉族,华夏喜欢汉唐盛世。

但华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现状遭遇其实都是在宋代三百余年时间,才定型为这个样子的。

甚至宋朝那种两度亡于异族的苦痛,今后又不断上演,明亡后满清继之,好不容易满清汉化了,被融合了,八国联军等东西列强异族又来了。

因此,继宋朝以降,一千多年时间中,除了明朝还当了一阵子天朝上国之外,华国其实早已经没有了汉唐的荣光。

就算到了现在,建国一甲子还多一点时间,华国也还是列强环伺,与宋朝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本质差别。

其实段宇钟本人对宋朝没有好感,但对宋太祖本人还是很佩服很有好感的。

宋太祖武人出身,能力和勇猛不用说,还很有霸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他的名言。

他有有情有义,“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被一直传诵;他也很是仁义,开国之后,“杯酒释兵权”一个功臣和大将都不杀,还能坐稳天下。

他作为武人,却知道推崇文化,“以文靖国”,通过“右文抑武、强干弱枝”等策略,最终结束五代乱世,没有让宋朝成为第六代。

但他又没有如同他弟弟宋太宗搞得那么极端,明明自己不懂军事,还硬要武将无条件地听从他自己和文官监军的瞎指挥,右文抑武搞得过了头,以至于自废武功。

后来赵宋出现杨家将、岳飞风波亭这样的冤案,本质上还是文官压制武官造成的。

而赵宋虽然通过推崇文官压制武官,解决了唐末五代武人乱政的弊端。

但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大地削弱了华夏王朝的战斗力和华夏人的武力自信。

汉唐时候傲视天下的雄风,除了明朝前期昙花一现外,千年以降,几乎再也没有出现。

华夏主体民族汉人也形成了文弱,勇于内斗,怯于外战的集体性格。

之前段宇钟还想着,如果柴荣如历史上那般短命,就让这个时空的大宋再禅让给赵匡胤,大不了他再继续当保姆,为赵匡胤解决他弟弟的威胁。

而从公元950年到969年,这二十来年时间里,在段宇钟影响下,这个时空的大宋的许多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也都参考了历史上赵匡胤的做法。

而且这二十来年时间里,赵匡胤同样也以臣子之身分参与了郭氏、柴氏大宋的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段宇钟不论是对历史上的赵匡胤还是对这个时空的赵匡胤,印象都很好。

所以段宇钟改变了柴荣的寿命之后,反而纠结了。

他在想,柴荣死后,到底是让他将皇帝传给他儿子,让柴氏大宋一直延续下去?

还是顺应原有“天命”,照顾这个时空的儒释道三教神灵的利益,再主持禅让给赵匡胤?

最新小说: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