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随着父母来到琼崖道的,至于父母来这里的原因我就不清楚了。”同样是年近30岁的曾竹伟也报上了原因。
“贤达,那你说说看,说的具体清楚一点。”
“我家居福建泉州的,那一年本来是到泉州府拜访朋友的,不巧遇到了知府的公子,言语上发生了冲突,继而那知府的公子带着家丁,率先动手了,不过他们怎么会是我的对手呢,我们家以前在明朝的时候也是武将,一直就传有家传的武学,几下子知府的公子和他们的家丁就重伤在地,而起也趁机逃跑了。”
“你就不怕连累你父母。”
“他们根本就认不得我是谁的,我从乡下来的,他们怎么会认得呢。”
张一凡还是比较喜欢像苏贤达这样不会将过错推卸的人,不会一位的指责别人的错误。
“那你们家还是武将了,兵法有没研读一些。”
“读了些皮毛。”
“很不错的吗,竹伟你说说你们家什么样的。”
“我们家不是武将,我爹从小就送我去私塾读书了,所以还认识些诗词什么的。”
“长官,你别听他说,他还是个秀才呢,真才实料的。”
“哦,竹伟,那你就该罚了,没有据实交代啊。”
“长官,你别听团长在那边瞎说了,秀才有什么用啊,还不是一样。”曾竹伟说道这,多少有点意志阑珊。
有点故事,但是张一凡并没有想要将它挖掘出来,有点不想说的秘密也正常。三个人就在那里聊家常一样的闲聊着,没有压抑,苏贤达和曾竹伟两个人也渐渐的不再认为张一凡是一个很难接近的人,张一凡也渐渐的知道这两个人的一些事情,然后也推论出一些东西来。这两个人都是单身的,两个人也很直白的说明原因的,苏贤达纯粹就是条件不好,自己独自在漂泊在外,给地主当长工,没有姑娘愿意嫁给自己,对此张一凡就说了一句:“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走不到一起去。”;曾竹伟家境还算不错,也结过婚,可惜啊,漂亮老婆被那些土匪给糟蹋了,然后他那漂亮老婆就自杀了,而后曾竹伟就一直没有续弦。
张一凡也多少清楚他们现在加入自己的原因,苏贤达估计纯粹就是为了那份饷银,曾竹伟为了报仇,每个人加入这只队伍都有自己的原因,但是张一凡并不介意。
自己有的是时间慢慢改造他们的思想。
“你们两个人还是很不错的,第一带军,就能有这样的效果,真的很不容易,留下来一起吃个午饭。”
“多谢长官的夸奖。”
张一凡,张武,陈思凡,林宇,霍继光,苏贤达,曾竹伟,还有十二个贴身的警卫一起用过午饭,之后开始那枯燥无味的行军。
在行军的过程中,苏贤达,和曾竹伟却是相当的用心,张一凡确确实实看见了,这两个人在用心,不管是从巡逻,布防还是行军休息时间上面的调控,不敢说说有多好,但是起码规规矩矩。第一带兵能有这样,已经非常的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