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玄幻仙侠 > 高达之联合的反击 > 飞翔的瓦杜丁2

飞翔的瓦杜丁2(1 / 2)

?以下是由书友"五湖肥人"提供的外传,从名字上看,似乎有续集?

期待中…

感谢"五湖肥人"!

******

宇宙空间是没有阻力的.因此,在理论上,只要保持动力不断,任何飞行器都能达到极高的速度,何况是以速度见称的MA?

但再凶猛地鸟儿也要归巢,军舰或者基地里安装的MA回收装置可是有速度上限的,所有MA必须在接触阻尼器前自行减速到安全范围.如果某个驾驶员兴奋过了头,速度太快,用尽燃料也不能满足降落速度的要求的话,那他就只能在冒险进行场外迫降和变成彗星之间进行"艰难"选择了.当然,莫比乌斯的设计师很体贴地为驾驶员们设计了专门的超速指示灯,如果MA的剩余燃料不够降落减速所需,驾驶舱里就会被橙色的闪光填满.

格利马尔迪战线的展开,有些出乎联合宇宙军总部的意料.于是,严重减员的第124近卫歼击航空兵师的恢复工作,进行得既迅速又草率:

在联合军月球各基地,分散着许多等待重新分配部队的闲散士兵,其中不少是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手.在联合宇宙军总部的授权下,他们把大量的部队缩编,有经验的机师被集中起来组成精锐航空兵部队,其中有些发展成为了这场战争中著名战斗团队.比如海军航空队第17中队(VF-17,骷髅)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第214中队(VMF-214,黑羊),等等.

对了,其中也包括了第124近卫歼击师.

虽然在整个战争期间,这些"精锐部队"的指挥官也不得不被迫接受海量的菜鸟混进自己的行列中凑数(好的飞行员总是不足呀).但最重要的意义恐怕是,上面已经将他们和那些炮灰一样国民警卫队航空联队(师)区分开来,不会随意让他们投入那种毫无希望(或者意义)的战斗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尔巴顿说"战场上死了多少士兵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是何其严重的污蔑──至少,如第124师被歼灭了的话,肯定会有一大堆人懊恼的……

我们还是回头来看我们的瓦杜丁上尉(北极熊的军衔总是来得不低)──他换了新机体了.当然,不可能是Dagger…

但也得承认,这次送来的莫比乌斯block30型可是个好东西.联合的设计师们直接抄袭了GINN的聚焦式电热化学火箭发动机技术,来改进莫比乌斯的姿态控制发动机,使得莫比乌斯推力不足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较之前的型号,block30型的滚转率提高了85%,以至于很多新手飞行员都不得不修改飞控系统的参数,降低滚转率以免将自己被转得晕头转向,然后一头撞碎在月球表面.

虽然国防部战时生产协调委员会也没有忘记本职工作,为了减少了成本,指使他们去掉了一半的等离子体喷嘴,并加大了另外一半的功率,从而造成了向外的喷射流的方向总是由于高温气体泄漏而出现方向误差…

当然,这批新机体也是最近唯一的好消息了。在巡逻部队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ZAFT部队进行了一系列交战之后,宇宙军参谋总部终于确认了敌人在月球内侧的洛伦兹环形山设立基地这一事实,本来还在托勒密基地进行整补的近卫176团只能迅速收拢装备和人员,前往现在已经变成前线作战基地的恩底弥翁环形山──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杀戮和死亡.恩底弥翁前线,也被称为格利马尔迪战线的战斗是彻头彻尾的消耗战,双方的卖力地袭击对方的前线基地,削弱对方的力量,迫使对方把血流尽.

虽然ZAFT的行动出乎意料,但"格利马尔迪临时空勤指挥区"的负责人,阔日杜布上校采用了正确的应对策略,他命令他的"勇敢的小伙子们"连续不断地对ZAFT的部队进行袭击,不给他们在月球表面站稳脚跟的机会,从而为联合部队的集结和调动争取了时间──ForMotherRussian!

瓦杜丁现在领导着一个小队4架MA.他们今天的任务是渗透到E12地区进行自由游猎,攻击任何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敌人.因此,除了携带标准的4枚空对空导弹外,莫比乌斯还在机体两侧各挂载了一个四枚"宇宙军海尔法"和20枚"九头蛇"激光制导火箭的对地攻击武器模块.

4架MA排成间隔一公里的松散横队,像梳子一样搜索着任务区域.没有使用雷达,无线电静默,借助月球表面的数字地图,瓦杜丁小队以高度35米,秒速400米的速度悄无声息地沿着月球表面飞行.即使对于MA,这个速度也已经相当快了,即使正常的地形回避动作也可能在驾驶员身上产生超过6G的加速度.不断的转向和加速反复按压瓦杜丁的胃部,让他感到恶心,而连续5天,每天超过6小时的战斗飞行更让他身心疲惫.

白天的月球表面苍白而荒凉,在日光下发射出类似混凝土的淡灰色光芒,整个世界好像凝固一般,静静地承受着战士的兴奋与恐惧,丝毫不为之所动…

突然,一丝白光在瓦杜丁的视野里一闪而过."10点方向,目视接触,各机攻击队形."小队的激光指向性通信频道立刻热闹了起来,瓦杜丁一面发出口令,一面开始向上爬升并转向出现闪光的位置.

瓦杜丁现在使用的,是在先进防空火力条件下进行地面攻击的标准队形,先行发现目标的机体向上爬升并确认和指示目标.小队的其他机体保持队形并向目标方向转向,通过编队数据链获得目标信息并发射导弹进行攻击,从而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的机体数量的情况下达成齐射.

瓦杜丁终于看清了反光的物体:躲藏在一个残缺不全的环形山中间的,一艘ZAFT小型运输艇,工程机械人在一旁忙碌,正准备部署一个前线观察站,周围还有几门没有来得及伪装的防空炮.

头盔瞄准系统跟随着瓦杜丁的目光将目标标示出来并一一编号,优化之后分配给各机.从跃升到目标数据传输完毕一共6秒,是个不错的成绩,瓦杜丁一面为自己小小地骄傲了一下,一面高喊:"全机,海尔法,发射!"

32枚"海尔法"导弹先后射出,然后迅速分散开来,最大程度地减小被拦截的概率.

虽然还没伪装,但那几门防空炮似乎已经可以运作了,亮黄色的弧线划过夜空,如鞭子般甩进导弹的阵列中,白色闪光此起彼伏.

最新小说: 全民游戏:我拿异火玩超载! 圣罗兰典狱长 社恐魔女在末日 为了作死全点攻击力 斗罗:穿越古月娜,抽唐舞麟血脉 不良人:我在乱世画江湖 奔现,然后同学妈妈来了 四合院:打猎致富,开局教训贾张氏 CSGO:什么叫历史第一人啊! 震惊,老祖宗也得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