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霸宰天下 > 第一百一十三章、天地不仁

第一百一十三章、天地不仁(1 / 1)

说是没有外国可投,也不大准确,突厥高句丽俱算外国,还有更远的比如倭国等。

但在中原老百姓心中,却又有另一道锁,认为人离乡贱和夷夏之辨,又有官府各种约束令,终于困住自己,不敢走出这一步,遇到暴政苛政,活活被饿死或累死。

也不是没有人反抗,如今天下义军四起,就是反抗力量的爆发,只是这种破坏性,大到无边,推翻前朝,中国历代总用一种最费力最耗损社会人力物力的方式去进行,难道没有更好更优的选择?玄霸试探性的向丘权衡提出这些疑问。

这是来自后世的思考,放到这个时代可谓石破天惊,见识广博如丘权衡,亦人亦仙,亦道亦俗,也一时语塞,不能回答。

过了一会才悠悠的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玄霸心中一动,接话道:“衡兄可能理解有偏差,话中的刍狗并不能视为贡品。”

丘权衡虽对玄霸一直礼敬有加,尊重他的学识见解,对此颇不以为然,这可是道家经典《道德经》里边的,历代就是这样解释,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在内。

但玄霸有他的理解:“衡兄,这一句可以解释为,天地不会特别照顾友爱某一类人,包括君主将相,天下的万物,在他们眼里就好刍狗一样,平等看待。”

权衡被呛了一下,良久才说,“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呢?”“同理,圣人也不该对谁特别关爱照顾,一视同仁,天下才会太平。”

这两句解释颠覆了权衡一直以来的认知,一时呆住了,越想越觉得不是没有道理,大道至公,坦坦荡荡,公正无偏,天下才显公正,如以私心揣度,妄加外力,才有可能导致更大的不公。自以为理性的自负,有时的破坏性更大。

玄霸微笑着不再说话,看着杨广在群臣的围绕下,在龙舟上左顾右盼,一副自雄无二的样子,心想:“才足以误国,说的就是他吧!”

丘权衡越想越觉得玄霸的解释玄妙无穷,如果说之前的说法,是悲悯,玄霸这种说法,是超越“悲”的境界,感慨说:“公子年纪虽小,见解屡屡惊人,让我受益良多。”

龙舟突然一晃,玄霸二人也被惊动,再看前面,杨广也有立脚不住的感觉,连忙跑上前去,杨广愠怒问:“怎么回事?”

一会,内侍前来报告:“水底隆起,以致龙舟摇晃。”裴世基上气冲冲上前问道:“平时不是有拨款疏浚河床的吗?”

附近官员闻讯也坐小船上龙舟汇报,一见到皇帝的面,马上战栗跪下:“启奏万岁,今年由于瓦岗贼寇,多次侵掠,百姓流离失所,以致无暇浚深河床。”

杨广听了很疑惑,望向宇文化及,“瓦岗?不是让张须陀去清剿了吗,怎么还没有扫除?”

宇文化及出班回奏:“万岁,张通守从齐郡到此地,想是时日不久,正在谋划中,未成大功。”

地方官员叩头说:“张通守前些日子已杀败瓦岗贼寇几次,只是大局未定。”杨广听完略一沉吟:“好吧,你征召些纤夫来,把龙舟拉出浅滩。”

地方官员领旨下船,杨广目光向旁边一扫,看到玄霸与丘权衡,元吉站在不远处,心中一动,招手示意玄霸上前:“李卿家,你的才能朕也见到,如今此地贼寇势大,你的剿抚结合极有用武之地了。”玄霸听了心中暗凛,这样子不像好意。

杨广接着说:“你不如就且留在此地,监督帮助张须陀平定瓦岗,你的弟弟陪我去扬州就行。”

皇上既开金口,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玄霸心中暗暗警惕,嘴上仍不失礼:“小臣领旨,叩谢皇恩。”杨广指着一位内侍:“草诏,任命李爱卿为河南招讨大使。”

这官职接近一方诸侯了,又与张须陀的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难分上下,玄霸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领旨谢恩。

既有皇命,自然是即日起程赴任,告退后,玄霸偕同丘权衡与齐季元吉等先到龙舟中收拾行装。又对齐季交代了一番,让他紧跟四公子,好好保护他。

元吉见玄霸要离开他们,有点不舍,但也无法可想,皇帝开口,不行也得行。

离开龙舟时,玄霸才想起一事,让权衡把信鸽给元吉他们两只,以防万一,又叮嘱元吉要千万小心,切不可惹事生非,平安回到太原就是最好的成绩。

最新小说: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