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想了一阵,韩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按理来说,但凡公子开府建牙,光是这样的动静,就足够吸引一些士子主动投效了。

战国四公子,大多都是这么一个路子。

他们之所以能够招纳那么多门客,最主要的还是积少成多,厚积薄发。

就如同孟尝君那般,礼贤下士的名头传出去,自然就能够招募到越来越多的人才。

但是,他们能慢慢等,可是赵晏却等不了。

报刊操办的事宜马上就要上马,哪里能够让赵晏慢慢招人?

“公子以为应当如何?”

韩生想了半天,没辙了,于是主动问赵晏。

赵晏笑了笑,他知道实际上韩生应该有想法,只不过是有一些顾虑。

他直接开口道:“发布招贤令,面向天下广招贤才,怎么样?”

听到赵晏这话,韩生皱着眉头,微微摇了摇头。

他苦笑着说道:“公子志在高远,发布招贤令,顾忌颇多啊。”

赵晏嗤笑一声,说道:“我知道你是担心那些勋贵搞事情,不过,我们做我们的事情,何须在乎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

赵晏明白韩生的意思。

如今,整个关中都知道,政哥有意立赵晏为太子,而且这样的想法似乎越来越坚决。

关中勋贵们,对此自然各怀心思。

别的不说,之前与赵晏有嫌隙的西、白两族,甘心让赵晏就这么登上太子之位?

而站在公子扶苏那边的勋贵,肯定也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赵晏做大。

之前,赵晏只是有政哥的宠溺,民间名望又很高。

但是,也仅此而已。

不可否认,当太子,这两点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然而,当太子还需要有自己的班底。

赵晏现在有什么?

除了匠作局的那一群被勋贵看不起的匠人,剩下的也就是天下书局的寥寥几个书生了。

数来数去,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韩生一人。

政哥准许赵晏开府建牙,让他招募贤才,另外一层意思,何尝不是让他组建自己的班底?

那些反对赵晏的勋贵,绝对不可能坐视赵晏培植自己的势力。

因为他们知道,在赵晏没有成为太子,甚至是没有登基之前,一切都还有机会。

可是一旦赵晏羽翼丰满,上有政哥扶持,下有万民拥戴。

到那个时候,他们真的就翻盘无望了。

所以,招贤令一出,不用说,勋贵们肯定会疯狂在报名的士子里面掺沙子。

这玩意儿,根本没办法分辨。

真要给弄进来几个,关键时候给使点儿阴招,后果不堪设想。

韩生就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他才不敢提。

提了,不出问题还好,但凡出了问题,一口黑锅妥妥扣在他脑门上,没得跑!

赵晏看着韩生,笑道:“我不是那种会因言治罪之人,你不用这么小心` 〃。”

韩生一惊,连忙低下头。

他早就知道赵晏不是普通孩童可比,也听说赵晏之前在朝堂上显露帝王之威,怒骂淳于越。

可是见到赵晏,总是不自觉会把他当成一个三岁的孩子看待。

如今想起来,却是自己的问题。

“发布招贤令,是最快聚拢英才的办法。不要管别人怎么想,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

赵晏笑着让韩生放宽心。

实际上,韩生的担忧,赵晏也清楚。

但他对此却觉得无所谓。

自己又不是孟尝君,想要养一帮子鸡鸣狗盗之徒。

他更不是后世那位洋洋自得,装了一个“天下英才尽入我毂中”的逼的李二陛下。

既然将报刊定义为民间组织,那么需要的人手,数量肯定是有限的。

赵晏亲自筛选,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其实,这个时代,不是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

政哥的朝堂上,确实算得上是精英荟萃。

不过,那些都是他当秦国国君的时候,就立于朝堂之上的老臣。

须知,江山代有才人出。

诸夏何其之大,又怎么可能数十年都没有优秀的人才出现?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秦末乱世,无数人才于微末中崛起,又作何解释?

“别的倒是无所谓,如果能找到汉初三杰,那就太棒了!”

赵晏心里暗戳戳地想到。

韩生领命,当场拟了一份令书,就以赵晏的名义,发出了招贤令。

因为背靠天下书局,印制招贤令简直不要太方便。

最新小说: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东宫娇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探花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南城亡事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城南政北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替嫁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