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狼狈不堪的历史 > 34、刘邦为造反做了哪些准备?

34、刘邦为造反做了哪些准备?(1 / 2)

就当时来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毕竟还不久,因此,反秦的思潮在民间始终存在。老人的一席话,在原本打算为秦朝效劳、但却对现实郁郁不平的刘邦心中,也终于播下了造反革命的火种。

但要使得这点星星之火付诸行动,成为燎原之势,当然还有大量的酝酿准备工作要做。

第一步,是应该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把志同道合者都集聚起来,为革命做好基础的组织工作。

实践证明,有时候,越是低贱的工作,越有利于开创高尚的事业。

亭长在整个秦朝官吏体系中,处于最低贱的位置,品级很低。然而,这个位置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却具有很多先天的优势。

第一,经常和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最能了解民生疾苦;

第二,经常要执行上级官吏的指令,最能体会吏治腐败;

第三,经常结交各个阶层的人物,最能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组织起来。

刘邦就是这样做的。对民生疾苦的了解,对秦朝腐朽统治的了解,都坚定了他革命到底的意志,也使得他在革命的道路上始终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同时,也搭帮在亭长这个岗位上,使得他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组建了沛县革命小组。

这个秘密的革命小组,在实际上当然并不存在,因为它并无真正的组织形式,但客观上,刘邦的身边集合了以下同志:卢绾、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任敖、周牒,等等。

非常重要的是,他们来自政府、市井、军队等各个阶层。

其中,卢绾是刘邦的发小,此时和刘邦最为亲近。

难得的是,在以后不管多么危急的时刻,除了卢绾之外,这些兄弟之中,没有出过一个叛徒。

大哥王陵,还有雍齿,因为对刘邦还不怎么信服,此时并没有加入这个无形存在的小组。不过,他们也成为了可能的革命同道力量。

这种革命小组是砍脑袋的活,肯定只能秘密进行,虽然并没有真正的组织形式,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反秦活动,但兄弟们经常和已经有心反秦的刘邦在一起,刘邦已经成为其中的主心骨。

刘邦同志这项工作进行得秘密而辛苦。

而远在咸阳的秦始皇嬴政,决定帮助刘邦同志早日做好革命的准备,因此倍加倒行逆施,把革命的干柴铺满全国。

原因是,秦始皇越恐惧什么,就越有什么事情发生。

公元前211年,一颗大流星划过长空,坠落在大秦帝国的东郡。

陨石落地,有人在石头上刻下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我们已经说过,此时的秦始皇,身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却也是世界上最心怀恐惧的人。他最恐惧的,一个就是失去生命,一个就是失去江山和权力。

“始皇死而地分”,偏偏就是诅咒他不仅会失去生命,而且也会失去江山和权力,这两者都会失去。

其实,这是表明,始皇帝的南征北伐、修水利、拓道路、筑长城、建宫殿、挖陵墓,等等,一系列的浩大工程,加上他的到处巡游,挥霍无度,加上各级官吏的贪污腐败,已经把民力用尽,天下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存亡线上。

尽管秦始皇颁布了更严苛的法律,焚毁各类不符合秦朝统治思想的书籍,坑杀了胆敢非议朝政的几十名读书人,试图从暴力镇压和思想控制这两个方面,来确保统治的稳固。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