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狼狈不堪的历史 > 44、刘邦为何迟迟不正式起兵造反? 上

44、刘邦为何迟迟不正式起兵造反? 上(1 / 2)

两次谈话,决定了一个帝国的命运。

赵高利用两次谈话,分别说服了胡亥和李斯这样两个聪明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他们就一同商议,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李斯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反正,秦始皇生前的所有文稿,包括诏书,原本就是他们两个草拟的,皇帝的玉玺也掌握在赵高手中。除非秦始皇活过来,否则,他们联手伪造的诏书,不会有任何人发现破绽。

伪造好立胡亥为太子的诏书后,他们紧接着又伪造了一份赐给长子扶苏的诏书。

这份呢诏书模拟秦始皇的口气,对扶苏说:“我巡视天下,祈祷祭祀各地名山的神灵以求长寿。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几十万军队驻守边疆,已经十几年了,不能向前进军,而士兵伤亡很多,没有立下半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做所为,因不能解职回京当太子,日夜怨恨不满。扶苏做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自杀!将军蒙恬和扶苏一同在外,不纠正他的错误,也应知道他的谋划。做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其实,伪造好这份给扶苏的诏书后,他们还很忧惧。毕竟,扶苏和蒙恬统帅的是秦朝最精锐的部队,如果拒绝接诏,起兵反抗,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越是小人,越会奋不顾身,不怕冒险。事到如今,也只有冒险了。

好在赵高和李斯,都是当时天下写文章最厉害的两个人,对自己的文学才能非常自信,他们伪造的这份诏书,在文学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诏书话不多,指责的就是扶苏的“不孝”和蒙恬的“不忠”,而“忠”与“孝”,恰恰是身为儒教信徒的扶苏最为信从的。

因此,用这个两个罪名去指责扶苏和蒙恬,可以说是直指扶苏的要害。

胡亥的门客捧着诏书,快马加鞭赶到上郡,交给扶苏。同时交给扶苏的,还有秦始皇生前佩戴的一把宝剑。

果然,接过诏书,扶苏就哭泣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

他确实是儒教最忠实的信徒,完全遵从儒教关于忠君尽孝的教条。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将军蒙恬却不是儒教徒,当然不甘心就这样死去,阻止扶苏说:“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

然而,赵高的使者连连催促,逼迫扶苏。谨守儒教教义、为人仁爱的扶苏无法抗拒,对蒙恬说:“父亲命儿子死去,还要请示什么!”立刻自杀而死。

如果扶苏能够顺利地继位,那么,作为儒教弟子,他肯定能把儒教发扬光大。

他的被杀,使得儒教的希望彻底破灭。

蒙恬不肯自杀,使者立刻夺走他的军权,把几十万大军都交给副将王离统帅。请记住这个王离,他的来头并不比蒙恬的简单。因为,他正是大将王贲之子、老将王翦之孙!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