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釜底抽薪(2 / 2)

“我早该知道是你,你说吧,你是受谁之命来此行刺的?”卓不凡笑问。

“无人指使。”开山虎迅速咬舌自尽。而后孝庄对赫舍里言道:“你在乾清宫外面候着。有什么动静告诉哀家,你看他传召的是曹化成还是范承谟?福林说的话你要记住,一个字也不拉的告诉哀家。”孝庄太后说完拂袖而去,

赫舍利看、只觉得心中乌云压顶,风声鹤唳,身子颤了一下点头道:“奴婢遵命。”

尔后她直直的站在乾清宫外。就听见首领太监喊道:“奉上谕,宣范承谟见驾。”

赫舍里自然不知道苏麻拉姑是哪一个,不过很明显了,这总管太监是太后的人,于是赫舍里低头说:“是的,总管,您真是慧眼,奴婢什么也瞒不过您。”

这时候范承谟走到殿外,他不过四十开外,可惜已经白发苍苍,赫舍利心里一愣心道:那不成真的要立遗诏了?“老臣范承谟参恭请圣安。”这个戴着顶戴花翎的汉臣跪倒。

“起来吧。坐在那边墩上,范先生你是看着福临长大的,今个你送福临走。”顺治轻轻地笑了。

范承谟慢慢跪起左腿,右手打了个千儿,躬身退至右首一条矮几旁,欠着屁股半坐在青瓷雕花鼓墩上:‘皇上夤夜召臣,不知有何圣谕?‘

顺治呷了一口茶,脸色变得愈发苍白。口里说道:"朕以德薄能鲜之身入继大统,至今已十八年了。自亲政以来,无论用人行政,纲纪法度,比起太祖太宗,实在差得很远。一统天下之后,一天天被汉人牵着鼻子走,以致国运不臻,民生多艰,这是朕的第一罪。"

苦肉计是天下君王的惯用把戏,骗了一代又一代的忠臣之心。

听到这里,范承谟惶恐地站了起来,忘形之间,笔上的墨汁淋得满袖皆是。他忽然觉得失礼,又急忙跪下启奏:"皇上冲龄践祚,外息狼烟,内靖奸权,入关定鼎,掩有华夏,建万世不拔之基业。偶有不治,皆因海内粗定,不及休养之故。圣上此言,臣不敢书!"

“你写吧,本就是实话,当皇帝也惨,范先生,你成全朕让朕临死说几句实话,实话跟你说,朕得的病不大光彩,已经病入膏肓,所以放请你真实记录。”

“皇上春秋鼎盛,怎会有如此念头?”范承谟匍匐在地。

“朕还那句话,万岁,万岁,古今帝王就没一个万岁,你起来吧。”顺治一笑言道。

他的镇静使范承谟感到一阵恐惧,便惊惶地起身归座,定了定神,写道:"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于兹矣。自亲政以来,纲纪法度,用人行政,不能抑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且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顺治接着说:"先帝大行时,朕不过六龄顽童,没有为他老人家尽过一天孝道。我原想好好儿侍奉皇太后,补一补这点遗憾───"他哽咽住了,从榻上拽一方丝绢帕,拭了一下眼睛,"现在,朕要长违膝下,反使皇太后为朕悲伤……‘说到这里,两行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听到这里,范承谟惶恐地站了起来,忘形之间,笔上的墨汁淋得满袖皆是。他忽然觉得失礼,又急忙跪下启奏:"皇上冲龄践祚,外息狼烟,内靖奸权,入关定鼎,掩有华夏,建万世不拔之基业。偶有不治,皆因海内粗定,不及休养之故。圣上此言,臣不敢书!"

顺治心中笑道:我活着就没罪,死了有罪,你们又能怎么样呢?戏得唱完了。赫舍里听罢偷偷地从养心殿溜出来,那太监总管笑着在门口对她言道:“御辇准备好了,小德子给格格挑灯。”

“有劳公公了。”赫舍里淡然地回答,就听见这太监笑着说:“格格祖上有德,大喜了,索中堂被封做一等公”

赫舍里一惊心道:荣宠也未必是好事情,说不定不是黄裳元吉是亢龙有悔,赫舍利心道这易经里的几句话一直流传到今天,自古功高赫主这,没有一个不是亢龙有悔龙战于野的。所以就该知进退,于是低声说:“我算什么格格,您就笑话我吧,什么大喜,要有大喜也得感谢老佛爷三阿哥,要不是他们我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总管葛泽看了这一身墨青色七品太监服饰的赫舍里,轻轻地一笑言道:“格格,老佛爷还在等着您,你赶紧去吧。”

赫舍里看着已经快到黎明的天空,天空的青色薄雾中有一片浅红。看来就要天亮了,这一夜好漫长。

赫舍里上了这御辇,轻轻地浅笑言道:“总管,我去了。”

葛泽点头笑道:“奴才恭送格格。”心中暗道:这丫头年纪不大,心机倒是八面玲珑,只是还是轻嫩了一些,怎么就敢冒失的来到养心殿呢,要不是三阿哥拦住侍卫,告诉老佛爷,这会子早给扔去宗人府了。

顺治一笑道:“戏演完了。你也该回去禀报太皇太后,顺治爷驾崩了,我就不再是朕,跟大师前往五台山出家了。阿弥陀佛。”随着一声佛号传出这位毁誉参半的帝王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躲在暗处的三阿哥玄烨咬着自己的袖子轻轻地哭泣着,这个世界似乎每天都在剥夺他的幸福,若有一天君临天下他要所有自己失去的东西回来。

可是失去的就永远回不来了。赫舍利见了孝庄太后就被送出了宫,心里七上八下的也不知什么味道。

回去之后,玛父索尼为了一遍始末,赫舍利说罢,索尼就送她去跟伍次友读书。

顺治爷驾崩了,他终于登基了。他不再是玄烨而是康熙,养心殿的灵堂如今就在眼前浮动,好像还是昨日的事情。

一床陀罗经被,黄缎面上用金线织满了梵字经文,一袭一袭铺盖在皇帝的梓宫───金匮之中。安息香插在灵柩前的一尊鎏金宣德炉内,细如游丝的青烟缭绕在殿内,宣告它的主人灵魂已升到三界之外。一道懿传,文武百官都摘掉了披拂在大帽子上的红缨子。礼部堂官早拟了新皇御极的各项礼仪程序───先成服,再颁遗诏,举行登基大典。

最新小说: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