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国士 > 第1026章 战争这种东西

第1026章 战争这种东西(2 / 2)

在大约千里的战线上,宁乡军全线出击。

所有的海、陆军加一起,人马超过四万,大炮上百‘门’,战舰两百余艘。再加上全体动员的军户、民夫,将近二十万人。

据后勤部‘门’报上来的数据看,这次出来四万主力战兵,十多万民夫和辅兵,骡马牛一万头,大小车辆一万三千。军资粮草加一起,重约千万斤,这已经扬州镇或者说宁乡军这十多年的积累。

即便是这么多物资,也只够宁乡军一个月的高强度作战。这已经是灭国之战的规模了,如今的明军,也只有扬州镇有如此强大的动员能力。但这还是建立在扬州的富庶和宁乡军把持从黄海到日本朝鲜海贸的基础之上。

这一仗,关系到明朝,关系到天下每一个汉人的生死存亡,这一仗,孙元毫无保留地将手头的所有资源都扔了下去。

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解决战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无数斥候来回奔驰,将一个接一个情报传递到中军大旗之下。宁乡军分散在一个宽约五百里的正面,很多情报传递到中军时已经是旧闻,也只能做个参考。更多的情报,甚至没有任何价值。

作为决策者,必须在这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合用的东西,透过着纷扰的‘迷’雾,看清楚敌人的动向。

“总兵官,李举、岛津在艾陵湖遭遇敌军,已经打了一夜。”傅山一张脸因为疲惫而有些发白:“周仲英和俞亮派信使过来,请元字营主力速去救援。”

孙元:“想不到这一仗的第一枪竟是日本子和高丽‘棒’子率先打响的,敌人是何来路,又有多少人马,如果不多,让骑兵过去维持一下,别耽误了大军的行程。按照日子推算,多铎主力已经打到扬州城下,咱们得尽快赶过去,将口子扎住,别叫煮熟的鸭子飞了。”

傅山:“光派骑兵过去只怕是不成的,说不好元字营、岛津联队和朝鲜营都要尽数压过去。”

孙元有些意外:“钓到了一条大鱼?”

傅山点了点头:“是尼堪,总兵力应该在一万以上。”

孙元‘精’神一振:“可‘弄’清楚了,不会错吧?”

傅山:“太初,俞亮来信说,他抓到了两条舌头,招认说是尼堪亲自过来了。而且,据他说,昨夜建奴不要命地攻了一个通宵,几乎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一队溃了,又是一队跟上。火枪手的枪管都打红了,一小半的鸟枪都已经损坏。敌人的部队也是五‘花’八‘门’,有‘蒙’古骑兵,有朝鲜兵,有鄂伦‘春’兵,有赫哲人,也有满人。多铎这次出兵,尼堪负责带外藩兵,应该错不了。”

说罢,就将俞亮所写的急报递给孙元。

孙元当即接过来,飞快地看完,略一思索,轻轻用手拍了一下马鞍,赞叹:“好一个俞亮,果然是将‘门’虎子,这一仗当真是打出威风来了。什么时候这建奴也开始使用人海战术了,哈哈!”

信上说,这一仗的总指挥是元字营掌牧周仲英,岛津一夫和朝鲜亲王李举辅之。可孙元却知道,真正的指挥官是俞亮,以昨夜岛津联队的火枪齐‘射’和朝鲜营的反冲锋来看,这是标准的宁乡军火枪战法,周仲英、岛津、李举三人又不懂,不是俞亮所为才怪。

傅山:“那也是颖川侯调教得好,将‘门’未必就生虎子。”

孙元哈哈一笑:“看来,真是一条大鱼,看来咱们还真要会会尼堪了。索‘性’就拿他的脑袋祭旗,为我军来个开‘门’红。只可惜到现在某还不知道尼堪究竟有多少人马,也不知道该使什么战法,只能迎上去,来个硬碰硬了。希望俞亮他们能够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将尼堪吸住。”

傅山:“如今,在几百里战线上,敌我双方的斥候已经搅成一团,十几人的小规模骑兵遭遇战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场,战场已经‘混’沌‘蒙’昧。太初固然不知道多铎是怎么布置军队的,尼堪又有多少人马,尼堪对咱们何尝不是两眼一抹黑。大家直接开上去,打就是了。”

“也对,如果没猜错,俞亮、周仲英他们也没多少火‘药’,枪炮估计也损失过半,让部队将速度提起来。”孙元下令。

望着雾气弥漫的清晨的江北平原,孙元无奈摇头的同时,心中没由来地感到一丝紧张,这种紧张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以前的宁乡军最多一次不过出动万余人马,还都是轻装。这次,四万主力,再加上十多万辅兵和民夫,整个扬州镇的青壮都被‘抽’调一空。

拜古代糟糕的通讯条件限制,这种规模的大战役,作为总指挥只能大概地制订作战计划,然后让手下去执行,自己其实做不了什么。

大军出动,只一两日,战场就开始变得‘混’‘乱’。

而真正的国战,和他在后世网络上纸上谈兵时所想象的并不一样。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高了,数量都不会太多。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双方明明已经遭遇,但大家都不会上来就打,要么撤退,要么做好防御,停下来安营扎寨。干什么?就是等后面的主力陆续到达后,有了胜算再打。双方的军队这时候都像一条长蛇,头遇到了,身子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可能还在集结呢!

这次周仲英、俞亮突然遭到敌人的猛烈进攻,只能说明,那真的是遇到敌人的主力了。而尼堪部,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所在,也知道孙元手头只有一营部队,兵力不足。

尼堪部完成集结后,在兵力上占了上风,选择在这一带和孙元决战。

“这个尼堪,倒是个知兵之人,捕捉战机的能力非常不错。”孙元心中笑了笑:“不过,尼堪,你会为今天所做的这个决定后悔的。”碰硬了。希望俞亮他们能够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将尼堪吸住。”

傅山:“如今,在几百里战线上,敌我双方的斥候已经搅成一团,十几人的小规模骑兵遭遇战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场,战场已经‘混’沌‘蒙’昧。太初固然不知道多铎是怎么布置军队的,尼堪又有多少人马,尼堪对咱们何尝不是两眼一抹黑。大家直接开上去,打就是了。”

“也对,如果没猜错,俞亮、周仲英他们也没多少火‘药’,枪炮估计也损失过半,让部队将速度提起来。”孙元下令。

望着雾气弥漫的清晨的江北平原,孙元无奈摇头的同时,心中没由来地感到一丝紧张,这种紧张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以前的宁乡军最多一次不过出动万余人马,还都是轻装。这次,四万主力,再加上十多万辅兵和民夫,整个扬州镇的青壮都被‘抽’调一空。

拜古代糟糕的通讯条件限制,这种规模的大战役,作为总指挥只能大概地制订作战计划,然后让手下去执行,自己其实做不了什么。

大军出动,只一两日,战场就开始变得‘混’‘乱’。

而真正的国战,和他在后世网络上纸上谈兵时所想象的并不一样。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高了,数量都不会太多。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双方明明已经遭遇,但大家都不会上来就打,要么撤退,要么做好防御,停下来安营扎寨。干什么?就是等后面的主力陆续到达后,有了胜算再打。双方的军队这时候都像一条长蛇,头遇到了,身子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会来,可能还在集结呢!

这次周仲英、俞亮突然遭到敌人的猛烈进攻,只能说明,那真的是遇到敌人的主力了。而尼堪部,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所在,也知道孙元手头只有一营部队,兵力不足。

尼堪部完成集结后,在兵力上占了上风,选择在这一带和孙元决战。

“这个尼堪,倒是个知兵之人,捕捉战机的能力非常不错。”孙元心中笑了笑:“不过,尼堪,你会为今天所做的这个决定后悔的。”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