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纨绔风流才子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舌战群儒 2

第一百三十七章 舌战群儒 2(2 / 2)

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古名铁瓮城,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也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

东坡虽是妙才,但一时也对不出来。王安石笑着说:现在不必急着对答,等你从黄州回来后再对。

苏东坡在黄州,重阳节时,一连刮了几天的风。天晴后,苏东坡到后园赏菊,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菊花跟别处的不一样,花瓣落了一地,枝上一朵也没有。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还乱改了王安石的诗,也明白了王安石让他来黄州的用意。

不久,王安石又把他调回京师。途中,他游览了一个叫九溪蛮洞的地方,于是对出了其中的一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还有两联,苏东坡一直没有能对出来。从此,苏东坡不敢再小看他人了。

讲罢,刘子墨却发现众人都还没回过神来,一个个都面露思索之色,显然也在试着对出故事中的上联。

“王安石这三联却是难对,一代文豪苏东坡也不过对出一联,另两联也就只有留待后人了!”陈子龙感慨的说道。

“那就让继续流传下去吧,反正我是对不上,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贡若甫虽然从小读书,主要攻的却是经史,对于诗词歌赋都很少涉猎,这对联自然更是很少接触,当下笑着说道。

众人被刘子墨这个故事弄的有些心痒痒,那两个上联还在脑海里,对贡若甫的故事也有了一丝期待。

贡若甫也不矫情,略微沉吟便开口说了起来。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众人听了不由哄笑起来,有人激动之下,难免手脚伸动。

“各位公子可注意了,以后不能随便出题!”刘子墨在旁打趣道。

众人那本来伸在外面的脚下意思的一缩,惹的映秋咯咯笑了起来。

感受到众人的活跃,柳如是也是忍不住笑着说道:“那我也来凑个热闹。”

柳如是要将故事,顿时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刘子墨阳光灼灼看着柳如是,他还没听过柳如是会讲故事,就是一旁的映秋也是颇为期待的看着柳如是,一张小脸儿已是爬满了红晕。

柳如是莹然一笑,如春风般拂过众人的心里,房间里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柳如是轻柔的声音在那低声说着。

却说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凌濛,凌濛初小时候天资颖慧,可是家境贫寒,进不了学堂,只好在学堂外偷听。

一天,大雪刚过,凌濛初又去学堂偷听。先生正在教学生对对联,先生念道:

雪压竹竿头着地

学生们一个个都对不上来。

凌濛初在外面不由得脱口而出:

风吹荷叶背朝天

先生一听,十分高兴,便又出了一个上联来考他:

弟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时,恰巧一个瞎子算命先生走过去,凌濛初眼睛一亮,对道:

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先生暗暗吃惊,连声喊道:“妙!妙!妙!”

凌濛初大着胆子说:“先生,我出个对联给您对对,可以吗?”

先生点点头。凌濛初念道:

六和塔七层,四圆八方;

先生一听,一时间也对不出来,只好举起手摇了摇。不料凌濛初惊喜地叫了起来:“先生对出来了!您对的是‘一只手五指,三长两短’。”先生叹了口气,说: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凌濛初飞快地答道:

眼珠子,鼻孔子,诸子反在孔子上。

先生“腾”地站起来,拍案叫道:“奇才,奇才,真是个奇才。小时候出口不凡,长大必成大器。”

于是,他收凌濛初为义子,让凌濛初免费上学。

柳如是说完,看着众人的反应,却是都集中在了故事中的几个对联之中,对于凌濛的故事似乎并不感冒。

刘子墨将众人反应都收在眼底,他知道,在座的都是官宦子弟,一个个都是出身不凡,从小就锦衣玉食,有专门的先生为他们启蒙,然后入书院读书一直受的是高等教育,没有吃过苦,更不知道读书的艰难,在他们想着如何逃课的时候,小凌濛却是趴在窗台,以寄予能多听到一些。可见读书的艰难。

待得众人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刘子墨也道出了自己来的目的。

刘子墨开店,这个消息很是突兀,可以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事先没有任何预备,

对于刘子墨提出的要求,让她帮着宣传一下,柳如是满口答应了,他就是不说,柳如是也会去做的,对于那个什么形象代言人,虽然满是迷惑,还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尤其是陈子龙和吴伟业几人,对于刘子墨竟然开店尤为好奇,眼中更一责怪,正打算待会众人散去之后,好好和刘子墨说说。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商却是排在工农之后,属于十分低下的地位。

对于这些情况,刘子墨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出面,只是负责服装的设计,这个时候的人的观念,已是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形成的,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刘子墨不是圣人,他也不想当圣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