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章 先生(1 / 2)

章先生

“此人竟是对丞相如此推崇?”王平感叹。

丞相已经去世几年了,不少人时不时的祭拜,但是也有不少人,慢慢地淡了。但是王平不一样。

想不到,此时又遇到了一个。

王平也不由甚是伤感,走过去和儿子王训一起祭拜。毕,见那人仍然在伤感,便去劝慰。

仔细看去才发现,那个人长得非常年轻,不过十七岁的样子,身材偏高偏瘦,脸还有点黑。身着布衣,却是读书人的打扮。

在这个时代,可以读书是奢侈的,能够有些文化的人,是受到人尊重的,也是显眼的。所以王平看到这个陌生的年轻人时,顿时有了拉拢之心。祭拜丞相,还有点文化,在汉中任一个职务是没有问题的。

那人倒是慢慢地缓了过来,谢过王平,转身摇摇晃晃地走开去,明显是要离开去。

王平忽然感觉要失去什么,想留下这个人,忙说到,“先生请留步。”

那人转过身,莫名其妙地看着王平。此时王平见人家停下了,想直接说让对方留下,却觉得似乎不够礼貌,他也没有做过类似挽留别人当说客的事务。

情急之下,问得却是,“先生从何处来,欲往何处?”

那人还没有从刚才的悲伤中走出来,很不协调地笑了笑,觉得这个人很有趣,便答道,“从北处来,往东处去。”

王平囧在那里,他本来就不善言辞,不知道怎么接了。许久,还是实诚点吧,于是言道,“想和先生一叙。”

“啊?”年轻人愣了,随即反应了过来,这是一般人相遇时候的请求。

“哦,可以。”

随后二人往山下去,到山下的村落,找了一个避雨的地方,面对面坐下。

王平先报了姓名。

那人却很是惊讶,竟然起身施礼,口中言道,“王平,王子均?汉军的将军?失敬失敬。”

“正是。”王平承认,这次来王平着了便装,没有穿戴甲胄,他还兼任着汉中太守,着便装是经常的事。

那人向王平行礼闭,言道,“人们常说,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将军深受丞相器重,过了好几年了,今日却仍能冒雨前来,可见是真正的感恩之人,让人佩服。”

随后又道,“素闻王将军出身贫苦,不识几个字,却做到了大汉如此高的将军位置,必是实打实的战功,也是令人佩服。”

王平还想说什么,问点什么。那人却又道,“素闻将军不善言辞,实在是难为了。”于是开始自我介绍,名叫李坤,无字,幽州范阳人士,今年十岁。游历到此,感伤丞相壮志未酬,特来祭拜。没有想到反而又引起王平的伤感,实在是过意不去,不停地表示歉意。

王平一听,想留下此人详谈,虽然具体说不出什么缘由,但是这样放走,也是觉得可惜。他又是一个实诚人,不会像那些文人谋士一样随时可以找到借口。

“平要回南郑去,先生能不能一起去,到南郑看看?”王平在试探。

“将军是想说,多处几日吧。”那李坤倒是没有推辞,“可以,坤正可以顺汉水而东下。”

随后启程,王平让亲卫牵来了一匹马,请李坤坐上去。那人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言说道不会骑马。见王平不信的样子,在亲卫的帮助下,爬上了马背,在亲卫牵马的情况下,没有走几步,到底是下来了。

“真骑不了。”年轻人很是抱歉,“要不将军先回吧,如果有时间的话,坤到了南郑,便去拜访。”

王平一听这口气还算是真诚的,可是谁知道那是什么时候。还是不甘心放弃,便改了计划,决定走水路而行。这里到沔阳大约只有十里的路程,步行的话也用不了多久。

这李坤虽然骑马不行,但却很是擅长走路,这十里的路程没有必要雇车,而且还要过汉水。

路上,李坤却是主动介绍了自己。从幽州范阳而来,就是出来游历,离开幽州,先后经过邺城,雒阳,然后西行到了长安,去了陇右,还走了一趟西凉的金城。返回的时候,南下走武都,去锦城,看了看都江堰,然后准备沿江水而下,去往荆州。

却是眼见寒食节将近,突然想到了诸葛丞相葬于定军山下,便改了主意。来此一趟不容易,于是便北上到了定军山,祭拜大汉丞相,聊表敬意。

至于以后的打算,则是往东去。经汉中,走上庸,过襄阳,去江东想看看钟山风雨,秦淮河的十里繁华。

一行人边走边聊,途中虽然需要渡过汉水,但是十里的路程不长,当晚就在汉水岸边的沔阳住下了。王平还兼任着汉中太守,自是有馆驿安排。于是一行人到了馆驿住宿,晾衣。在外边的雨中走路也是累了,便早早的安歇。

次日,王平带了王训,到汉水码头让亲卫雇了一条船,要求可以直接到南郑的,顺水而下。安排亲卫们自己骑马回去,如此既省体力,速度又快。

最新小说: 三千道墟 长生:从结缘开始 断案,从锦衣卫上班开始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洪荒:无耻三清,竟窃听弟子心声 仙凡之上 洪荒:收徒云霄,签到鸿蒙量天尺 大庆:开局向庆帝献上巴雷特草图 我,修仙全才,大大咧咧爱打架 综武:悟性逆天,开局领悟者字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