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帝国之征服者 > 第88章 四省督师

第88章 四省督师(2 / 2)

连续三次上疏,力辞重任。

气得天启帝勃然大怒,将其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从此之后,再也无人愿意经略辽东。

但是辽东经略还是必须有人的,山海关距离北京城实在是太近。

万一啥时候女真人打进来,就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了。

没人愿意担任辽东经略,那就廷推。

于是天启二年三月,天启大帝召集科道九卿于中府推选经略。

每人一支笔,填写自己心目中的经略人选。

从早上忙到晚上后,王在晋终于众望所归,得票数最高,成为了辽东经略的不二人选。

虽然升官发财人人想干,但是这个辽东经略却是绝对没有人想干的烫手山芋。

得知自己成为辽东经略后,王在晋差点吓破了胆,于是立刻上疏力辞重任。

但是天启帝不准,升其为兵部尚书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蓟辽、天建、登莱等事务。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掌握着巨大权利的职位。

但是王在晋却没有丝毫欢欣之意,如果可以的话,他仍然愿意做自己的兵部待郎。

他明白如果自己再推辞的话,正在气头上的天启帝可能会将他下狱,于是不得不上任。

但是还没有上任,他就连连上奏,声称山海关不足恃也,力贬山海关的价值。

而且他也毫不隐晦地在奏章中提出,如果能将他罢官回乡,就是他的大幸。

对于王在晋的无耻,朝中大臣都是极为鄙夷,但是却丝毫没有罢免他的意思。

罢免了他,也没有人愿意督师蓟辽,还不如让他在那里先顶着。

后来得知吕岩起兵勤王后,王在晋简直就是大喜过望。

这简直就是他的大救星啊!

于是他连连上疏,请求前去带兵平叛。

毕竟和凶残的女真人比起来,吕岩看起来明显就是个软柿子。

对于王在晋的小心思,上至皇帝下至朝臣,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所有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准。

但是王在晋却并没有放弃,仍然隔三岔五地上疏。

声称如果让他领兵,平叛绝对易如反掌,并且献上了自己的平叛策略。

后来王在晋提出在八里铺一带耗资九十三万银子修建边墙。

被手下袁崇焕、孙元化等人竭力反对。

袁崇焕更是两次打小报告到首辅叶向高那里,指责王在晋的不是。

后来天启帝派遣天子帝师、东阁大学士亲临前线,看到底要不要修筑边墙。

结果考察后发现,王大晋在军事方面好像只是个半桶水,只是懂一点,但又不全懂。

于是向天启帝提出在晋不足恃,应当撤换王在晋。

虽然王在晋对于孙承宗的鄙夷非常不满,但是能够远离这个危险的职位,他还是愿意的,于是再次上疏愿意前去平叛。

后来经过朝中诸臣的商议,四省的大军也需要一名重臣前去节制。

干脆派王在晋去好了,至于经略辽东,天子帝师孙承宗自请愿意接任人人推拒的烫手山芋。

而王在晋终于得偿所愿,离开了辽东那个鬼地方。

对此王在晋还是非常喜欢的,终于不用和女真人对阵了。

和浙江的官员寒暄了一阵,他就和他们一齐进了杭州城。

杭州的官员对于王在晋这个前来平叛的朝中大员那是刻意奉迎。

特别是南边的几个州府,吕岩的军队都已经把刀架在脖子上了。

一旦吕岩攻进来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钱财,因此恨不能王在晋立刻就出兵。

他们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官府一路上的花销,他们愿意出资绝大多数,至于剩下的,则由当地官府分摊。

对于浙江官员的热情,王在晋还是非常欣喜的。

毕竟对外征战,粮饷绝对是首要大事。

不过他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这么热情,都是希望他早日出兵消灭叛乱。

现在杭州不远已经汇集了各路将近5万各路大军。

再加上浙江其他州府的兵马以及广东、福建的兵马,他相信荡平区区一个吕岩那是易如反掌。

对于王在晋的信心满满,那些官员和士绅也是非常高兴的。

毕竟他们都希望这次叛乱能够迅速被平定。

席间王在晋不停地卖弄的他的兵法韬略。

直唬得一些不通兵法的人一楞一楞的,王在晋这个人对于兵法绝对不是一窍不通,不然的话绝对不会被众人推选为辽东经略。

只有朝堂事情非常了解的人才会感到忧虑,这位四省督师到底靠不靠谱啊。

让吕岩没有想到的是,他前脚离开不久,朝廷就调集了大军前去围剿。

而福建和浙江也将马上迎来一场真正的大战。

***

非常感谢好吃货懒人的打赏和kanekawa的更新票。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