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1 / 2)

抉择

大辽使臣十万火急地奔赴汴京, 自然是借两国联姻的名分,前来要求大鄞派遣援军, 共抗大金。

事实上, 这样的求援信号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陆陆续续、或缓或急地传入宫中,只是始终没有得到官家正面的回应。

照理说,大鄞既以嫡帝姬恭穆和亲大辽, 两国便该以秦晋之名同舟共济, 在大辽兵败如山倒之际,大鄞便是不主动扶持, 也万没有在对面开口求助后还推三阻四的道理。

然两国烽火百年, 积怨甚深, 个中隔阂并非只靠一次和亲就能够消弭, 况邻国交战, 大鄞作壁上观, 本是最便于坐收渔翁之利的一方,草率站队,应援敌金, 无论最终结果是成是败, 于本国而言都是劳民伤财, 弊大于利。

当然, 除以上两点考量外, 另一事也是官家始终按兵不动的缘由——金国使臣的一再造访。

大鄞、大辽结盟,受威胁最大者, 莫过于正于东北崛起的大金。

大金一国, 本就系女真族人反辽而建, 和大辽仇隙之深,不需赘述。

早在建国前, 其首领完颜燊律就已把“灭辽兴金”的口号喊得震天,建国后的诸多战事,亦是专门针对此宏愿铺开,是以短短数年之内,就能鲸吞至嫩江一带,建都会宁,使大金成为大鄞版图上仅次于辽的一大邻国。

这样雄心勃勃、立建大业的首领,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大辽与大鄞结盟而不作反应,只是,无论是辽国的皇帝,还是国朝的官家,都决然想不到完颜燊律对这一场联姻的反应会如此之快,声势会如此之猛。

大金的铁骑就像一群破笼的困兽,半年之内,横扫千里,所向披靡,把一度在大鄞国军面前叱咤风云的辽军硬生生逼退至皇城之下,而今,甚至面临着弃城南逃的耻辱和危机。

一个是相知甚阙、但显然不容小觑的劲敌;一个是积怨百年、如今貌合神离的宿敌。

前者求合作,后者要援军。

大鄞被夹在其中,既不愿和前者结仇,又不敢和后者反目,更不能的,则是迟迟徘徊于这二者之间不做抉择。

今日,很大概率是大金、大辽这二国使臣最后一次莅临京中,如果大鄞还不给予任何明确的回复,待北境硝烟平息之后,下一片烽烟四起的土地,恐怕就该是大鄞的关城了……

戌时三刻,褚晏、褚怿准时步入文德殿,一袭褚红龙袍的官家已在长案后愁眉多时。

灯如白昼的大殿里,静坐着丞相吴缙、参知政事余敬英、知枢密院事于鉴等三位文官大员。

武将里,除枢密院的代表同知院事何定堃外,镇守东北——与大金交界处的贺家军之首——辅国大将军贺渊父子亦巍然在列。

褚晏叔侄上前,行过礼后,默然退至贺渊一侧入座。

褚晏寒暄:“什么时候回来的?”

贺渊淡漠答:“官家召我,该到之时我到便是,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还需要向你汇报么?”

褚晏闻言一哂,也淡答:“需要谈不上,但你要认为是,我也愿闻其详。”

贺渊斜睨他一眼,不悦之情溢于眉间,其子贺平远亦浓眉紧蹙,鼻中哼出一丝冷气。

文官那列窃窃私语声休止,吴缙正襟敛容,主持大局道:“既然褚家叔侄已至,那便请官家……”

“且慢。”

贺渊粗声喝止,不予遮拦道,“今夜所谈,乃是关系社稷存亡之大事,就只我等参会,恐怕不妥吧?”

众人循声看去,吴缙泰然道:“今夜殿中所集,皆朝堂肱骨,陛下亲信,不知在贺大将军眼中,还有何不妥之处?”

贺渊冷冷一笑,回应:“只怕最不妥的,就是这个‘皆’罢?”

吴缙眯眼,贺渊朝龙椅拱手道:“外交之事,自六年前起,就一直由范申范大人主理,辽人是何脾性,金人底细如何,辽、金二国之间又有何渊源、宿怨,朝中不会有第二人比他更清楚。

今夜,官家既是急召肱骨商议如何在辽、金二国之间抉择,研究我大鄞如何在这一场外战之中自保,就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把最合适之人,放在最合适的地方。

既如此,又怎能少了范大人这位得力干将呢?”

贺渊收敛视线,瞄回吴缙:“该不会是吴大人忌讳范大人前任首相的身份,故而有意把人屏于局外,以便一家独大,总揽大权罢?”

一语甫毕,殿中众人色变声噤,还是于鉴耿介刚直,不忿道:“你既然知道如今的范申再不是什么一国首相,就该明白他何故至此,一个任由下属坑害国军,勾结外敌,以至国朝大败,不得不以帝姬下嫁邻王的罪臣,也配在此危急存亡之时‘尽用尽才’吗?”

贺渊冷笑道:“罪不罪臣,什么时候轮到你于大人来定夺了?

若我贺某没记错,范申对于金坡关一案是并不知情的,既不知情,又谈何‘任由’二字?

再者,范申就算因监管不力而受罚,也仍是陛下御封的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分管和外国使臣对接一事,怎么就不能和我等共同站在这大殿之中,给官家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呢?”

于鉴反唇相讥:“区区一个从三品散官,硬生生被抬举成外交要员,贺将军这给人鞍前马后、俯首瞻仰的本领,可真是令我等叹服!”

贺渊也不甘示弱:“不愧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御史中丞大人,贺某不过略表一态,就给打压成如蚁附膻的官场小人,这要再聊下去,只怕顷刻就要罪通于天,祸及九族了。”

于鉴横眉,不及反诘,官家喝止道:“不必争吵,范申人已在路上,等等便到。”

贺渊立刻拱手一揖:“官家英明!”

于鉴显然没有料到官家竟已暗中叫来范申,霎时之间,一张脸气得铁青,两鬓胡须都微颤起来。

官家自也知拂了他的颜面,轻咳一声,解释道:“大金使臣下榻国宾馆后,一直由他主陪,金人的意思,他多少更清楚些。

当然,援辽还是联金,主要还是看你们几个商议的结果,也不是非要等他来才能开议。”

“吴缙。”

官家坐直,吩咐道,“开始吧。”

官家亲自安抚,自然是有意在两派之间取平衡,贺渊不敢再冒头,于鉴那边却还是一脸的愤懑。

吴缙知道他那直来直去的脾性,为免他继续就范申一事跟官家争执,平白闹僵局面,用眼神把其劝住后,方把辽、金二国使臣入京面圣的情况逐一道来。

辽使所提的要求不消多说,基本是仗着联姻之名,或请求、或要求大鄞尽快出兵,最近一次,因大辽局势危急,辽使请兵时,甚至把一度藏于幕后的恭穆帝姬赵慧妍都拉至了台前来,俨然一副若大鄞不尽快发兵,就要把这位汉人帝姬如何如何的架势。

官家毕竟是赵慧妍之父,虽然先前气她以卑劣手段谋害容央,但也知道那祸根并不在慧妍本性,而在自己为全私心命其替嫁和亲。

把亲生女儿辜负一次,已是愧怍,若再置其性命于不顾,就算是为国,也实在太过冷酷无情。

但要真为保住这位女儿而立刻答应辽使的要求,兴师动众地发兵救辽,抗击金军,别说有战事不利、大军一去不回的可能,就算侥幸大获全胜,于大鄞而言也并无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而大金这边的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先是许金上万,后是承诺分城,所开的条件一次比一次丰富诱人,这一回,更直截摊开地图,划定疆界,应允只要大鄞肯派军助金灭辽,事成之后,便可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大鄞,至于两国毗邻后的外交,也只需按照以往同大辽的规制来——即大鄞把原本交给大辽的岁币转交给大金即可。

这样慷慨的条件,简直是一支擦得又快又亮的箭,精准无误地击中了官家的心。

过去百年间,为争回丢失的燕云十六州,大鄞不知把多少将士葬送在了辽人的铁蹄下,可以说,在官家之前,大鄞没有一位君王不是怀着收复失地、一统山河的大志登基的,但最后,也没有一位君王不是报着空望西北、羞提燕云的长憾草草收场。

如今的官家已年至四十,是最容易被浇灭、也最容易被点燃的年纪,如果不是这一场外战,他或许再也不会思及所谓收复、所谓故土,他或许会心甘情愿地被失败和岁月浇成一撮灰烬,但这一次,命运给了他一把火。

一把烈火。

往前一步,就是多少年来、多少辈人梦而不得的燕云十六州。

答应金国的邀约,就是灭宿敌、收失地、建伟业的千载难逢之机。

至于代价,就眼前而言,也不过是一位自小就没怎么爱过的女儿。

而他赵启晟缺战绩、缺功绩,缺太多的东西留于青史,却唯独不会缺一位女儿了。

座下,吴缙的汇报及至尾声,官家纷杂的思绪也寥寥而止,灯火煌然的大殿一瞬间遁入空寂,无一人敢提前打破这令帝王百思无解的僵局。

官家撩起眼皮,视线径直往一处投去:“褚晏褚怿,你二人怎么看?”

褚氏一族镇守西北三州,是大鄞对抗大辽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也是国朝里和大辽结怨最深的一大将门。

从这二人的意愿问起,官家想要的是什么答案,明眼人大致已清。

然而烨烨灯辉里,垂目而坐的青年所给的答案却是:“援辽,抗金。”

声如利剑出鞘,杀得一殿人措手不及。

吴缙等人瞠目视来,褚晏亦面沉如水,一铁拳差点就收不住,边上的贺渊父子一愣之后,全然不顾仪态放声冷笑起来。

贺平远径直嗤道:“褚悦卿,辽人杀你爷爷,杀你爹爹,杀得你褚家阴盛阳衰,门庭冷落,你今日居然还要援辽?”

枢密院同知院事何定堃握拳咳嗽一声,使着眼色,示意贺平远适可而止,然贺平远哪里还有暇领会,和同样嘲笑不迭的父亲对视一眼后,继续讽道:“听闻你今年尚了官家最疼爱,当然了,也是我们大鄞最美丽的帝姬嘉仪殿下,现在该不会是英雄难过美人关,陷在那温柔乡里爬不上来,所以就想把战事甩给我们贺家军,好继续待在京城里享清福罢?

不过你尽管放心,就算是联金灭辽,也犯不着你这千尊万贵的驸马爷亲自上阵,北边有贺家军在,抗金也好,灭辽也罢,统统不成问题。”

贺平远放罢豪言,甚得其父贺渊之心,何定堃等人脸色则越发难看,就连官家也眉峰深攒,眸中流露怀疑之色来。

褚家大郎君的天纵将才,殿中众人有目共睹——十二岁披甲从戎,十五岁领兵破阵,区区十八就能屡立奇功,名震边陲……这样的少年猛将,别说是在京中将门,就是放眼整个大鄞,也再难找出第二个。

官家要想在军事上一雪前耻,重振雄威,靠的,就得是这样的将领。

最新小说: 影视:我截胡李元芳,拿下如燕 人在奥特:我加坦杰厄,变成了光 开局扮演毛熊大帝参加白月光婚礼 人在四合院当锦鲤运气好点不过分 大哥临终嘱托,让我照顾四个嫂子 原神:直播问答,社死二创 娱乐:开局获得薛之谦体验卡 四合院:分身电锯狂魔,禽兽惊魂 网球:最强至臻,从道法融合开始 欢喜:同居宋倩,乔英子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