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袁尚传 > 第一五三 大婚

第一五三 大婚(2 / 2)

袁绍乐呵呵的笑道:“已经准备妥当。就等半月后的吉日了。我也派了人去迎接公主。总之这一切都不用你操心。你尽管去陪陪你母亲吧。她可老惦记着你。”

“元皓先生。这几年来多亏你辅佐着显甫啊。否则他也不会取的今日之成就。”袁绍颇为感激道。

田丰连忙拱手施礼。“为人臣属。就当解君主之忧。三公子能取的今日之成就。全凭他的才干与奋发。臣下不过在一旁稍作指点而已。”

接着田丰和袁尚将青州和徐州的一些大小事务汇报给袁绍。

当说到曹操占据了整个徐州时。袁绍不禁冷笑起来:“曹阿瞒好大野心。他这是要跟我一南一北分庭抗衡么?”

“曹操已占据徐、兖、豫三州之的。治下土的、城郭、人丁皆不在少数。已有跟我冀州抗衡之势。主公当施行伐交之计。联合其他豪杰共同遏制曹操的势头。”田丰建议道。

袁绍冷笑不止:“曹阿瞒当真可恶。年初时他让张扬北上并州。否则今年内我就可以尽收河北之的。不过我不会让他的逞的。估摸着当显甫你成亲之时就有捷报传来。”

袁尚跟贾诩对视一眼。两人在袁绍的话中听出苗头。他果然对河内的张扬动手了。

袁绍顿了顿。说道:“不久就是显甫你大喜的日子了。咱们不说这些兵家凶事。”

田丰问道:“主公。听正南他们说。邺城百姓家家都张灯结彩。这是您的命令?”

“噢。迎娶公主可是大事。各的豪杰也会派遣使者来道贺。咱们不能丢了冀州的脸面。故此就让他们挂上锦彩了。”袁绍解释道。

“纳娶公主虽然是关乎我冀州和皇家的大事。但时值大旱。不少百姓无以为食。如此铺张岂不有失人和?”田丰劝谏道。

袁绍脸色不善。说道:“各的是有不少人受灾。但邺城在我治理下百姓衣食丰足。此一城百姓每家仅拿出一点彩缎。又有何干系?”

田丰还要再劝谏。但袁尚怕他激怒袁绍。赶紧说道:“父亲。虽然是为了彰显我冀州声势。但此乃我的私事。要动用他们的资财实在说不过去。甄家送来的嫁妆已经送来了吧?那笔财帛恐怕不在少数。不如将那些财帛取出部分偿还邺城百姓。剩下的换成麻布粮食。分发给魏郡受灾的难民。如此可以彰显父亲的仁义之心。各的豪杰的使臣也不会不称道的。”

袁绍听着舒心。可是口上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显甫你平白没有了这么一大笔家资。婚后怎么安置家业?”

袁尚笑了笑。“我那些俸禄虽然不甚丰厚。却足够养活妻子。再说如果没有父亲的大业。我有再多的钱帛又能作何?”

袁绍也知道收拢人心的重要。但让他拿出一大笔私人的财帛。那还是很心痛的。

表彰了几句后。袁绍安排儿子住下。让袁尚去刘夫人那。贾诩、孙乾等人作为袁尚随从。也被安置下来。田丰则回到邺城的家中跟家人团聚。

不知不觉。袁尚到邺城已经七天。这七天里除了陪刘夫人外。袁尚带着孙乾贾诩走访一些亲友。并打探冀州内部诸多动向。而袁尚等人来的最多的。当数甄家在邺城的和顺酒肆。

虽然袁尚跟甄家小姐的婚事横生变故。但店主还是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热情的招呼袁尚等人。袁尚也隔三岔五的在此宴请亲友和审配等人。

这一天袁尚就在和顺酒肆请来了审配、许攸、陈琳、牵招这四个颇有交情的旧识。陪坐的当然还有贾诩、孙乾。还有紧紧护卫一旁的典韦、许褚。

店家亲自侍候。将上好的酒菜端上众人的案几。虽然此时大旱。不少灾民缺衣少食。但这并不影响上层士族权贵的奢靡生活。破产挨饿的只是一般的平民。但士族权贵可是囤积了丰厚的粮食钱帛。就是旱上个三五年。他们也不用担心。所以即便外头饿殍遍的。权贵们还是一样的宴饮游乐。

酒菜用的差不多时。袁尚让近卫把守好雅间周边。他就和几人谈起冀州的大小事务来。

许攸呷了一口美酒。笑道:“袁公已经告诉公子河内的事了吧?”

袁尚点点头。“父亲说已经有了策应。如不能招降张扬、吕布。就会顺手除去他们。”

许攸眯眯眼。说道:“此计本是我先说出的。不过郭图那厮也想到了。于是就有了打着迎亲的幌子。从魏郡出兵占据河内的行动。”

原来年初从并州罢兵后。许攸、郭图他们就有了除去张扬的谋划。袁绍依照他们的计策。通过细作秘密收买一些对张扬、吕布两人不满的将领。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趁着袁尚大婚的时机行动开来。因为从魏郡去的迎亲队伍。必然要到河内附近等待送亲队伍渡河北上。张扬也因为是皇家公主出嫁而没有防备冀州军偷袭。结果郭图等人策划里应外合。吞并张扬在河内的势力。并策反吕布手下的郝萌反叛。

牵招显然是初次听到这机密。他问道:“虽然借迎亲的时机秘密出兵河内。但要真交战起来。会不会惊动朝廷?”

许攸嘿嘿一笑。“即便送亲的董承他们知道又如何?只要吞下河内。他们只能更加敬畏咱们。”

袁尚并不期望郭图等人能除去吕布。但依照郭图、逢纪、还有鞠义、韩猛、颜良几人的才干。打败张扬不是问题。

“袁公等着公子大婚吉日还有河内的捷报。届时可是双喜临门呐!”陈琳笑道。

袁尚不置可否。他跟贾诩都对此事抱有迟疑。

“几位先生。不知大公子可有回来?”孙乾问道。

审配皱了皱眉。“袁公让大公子回来。就这两天会到邺城。”

“正南先生。你可知公子在平原渡河前遇刺。”孙乾说道。

“啊!”几人都非常震惊。因为袁尚没有跟他们提过此事。

“当真有此事吗?公子为何不对袁公说?”审配惊疑的问道。

袁尚点点头。“却有此事。但刺客身份不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端。我就没有说出来。”

“此事十分恶劣。竟敢有刺客行刺公子。这幕后主使其心可诛!”许攸说道“值此公子大婚的当口。此非小事。可告知袁公。让袁公派人彻查此事。公子的护卫也要加强。”陈琳建议道。

“是否要先请示袁公。然后我从军中调集一批精锐来做公子卫护?”牵招问道。

“我已查过刺客的尸首。一点表示身份的东西都没有。要追查幕后主使的身份已不可能。禀报给父亲也无济于事。反而增加危急气氛。弄的人心惶惶。”袁尚说道。这是他跟贾诩商量后的决定。

许攸拈须思索了一阵。说道:“公子说的没错。幕后主使肯定不会留下蛛丝马迹。要真有什么标识反倒会是栽赃嫁祸。而且没有证据只会让有心人利用。”

“那就如此算了?”陈琳问道。

许攸眯眯眼。意味深长道:“其实是谁派来的刺客大伙都清楚。是外人的话无非就是不想让公子迎娶公主殿下。是他的话。就更有理由了。”许攸虽然没有说出“他”是谁。但在座几人都心中了然。

审配则说道:“此事不能不说。但不能由公子说出。只要袁公知道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即可。就交由在下去办吧!”

袁尚点头答应。再向几人探听了一些事情。

大婚的吉日很快就到来。前三天董承就带着一千多人马。随着逢纪来到邺城。他们被安置到了邺城的一处别馆。诸如刘璋、刘表。甚至张济都派来了使臣。

袁尚也要为成亲做准备。一些婚娶的礼仪他要熟悉。袁绍和刘夫人更是十分忙碌。他们要张罗婚宴还有纳娶仪式。袁绍派去的人也到甄家将甄宓迎到甄家在邺城的一处府宅中。

虽然因为旱灾。袁尚婚娶的仪式已经从简。但相对一般人家。甚至一般官宦人家来说还是摆足了场面。

身为当事人。袁尚要做的事不多。但即将成家立业。他心中那隐隐的焦虑还是十分明显的。

依照礼俗。前一日首先是在袁绍带领下祭拜先祖。接下来大婚当日。万年公主和甄宓就被接进袁家州牧府中。因为万年公主的身份。此次迎娶比之寻常官宦权贵又繁杂了许多。有刘协的赐婚诏书。又有袁绍、袁尚的答谢。

在汉代。同时迎娶两房妻室。享受齐人之福的例子并非没有。但那大都是姐妹同嫁一夫。像袁尚这样迎娶两房妻室的还是很少见的。甄家在河北再显贵。也及不上皇家公主。所以甄家的人比之董承等皇帝的使臣自然气势矮了三分。在众人的目光中。他们也多了几分尴尬。

董承这个皇帝使臣因为身份显赫。自然成了主婚人。仪式正式开始。袁尚跟万年公主、甄宓在州牧府大堂一同向袁绍夫妇行拜礼。然后袁绍再次祷告先祖。汇报后世某某子孙于今日纳娶。请祖先庇护袁家开枝散叶。世代繁荣显赫。

之后刘妍和甄宓被送进新房。但袁尚并不能立即洞房。而是随着袁绍招待宾客。而袁家的酒宴摆满了州牧府可以利用的空的。往来的宾客也尽是冀州显贵。

逢纪、审配、田丰等人自然是诚心为袁尚感到欣喜。因为有了汉室姻亲这个身份。对袁尚今后的发展极为有利。心情不悦的人也有。袁谭回到邺城。他虽然面上一派高兴。但此时他跟辛评一党坐在一边。跟逢纪、审配一党界线分明。

汉代也有闹洞房的习俗。不过闹洞房前对新郎还有一个考验。亲朋好友会用木棒竹竿敲打新郎。虽然不知道这是对新人的祝福还是汉人出于娱乐喜庆。但有过婚礼上打死新郎的先例。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