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 第一章 白色的永安 第三十八节 杀意

第一章 白色的永安 第三十八节 杀意(2 / 2)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是有共同点的:刘备是希望寒门崛起压倒门阀;诸葛亮是希望寒门崛起,阶层一视同仁。寒门崛起成为两人事业的共同点,复兴汉室成为二人一拍即合的精神支柱。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向往的是西汉那种与民休养生息的清平盛世;威震四方蛮夷,光耀大汉的盛世。

“知我者唯有孔明也!朕是让三派相互牵制,将来避免门阀垄断国家大权,架空皇室。”刘备高兴地抚mo诸葛亮的头,孔明太了解自己,很多事情可以不必解释。这一刻,君臣之间只有关爱。至于摸头的忌讳,谁也不会在意。

“可是为何陛下还要启用李严作尚书令?李严代表外系势力。陛下绝不会让正方牵制臣,可是这又会让臣处政时诸多不便。”了解刘备才敢说出这样的话,诸葛亮不像诸葛迷。缺乏政治素养的诸葛迷对于此类大事只会去赌,而他是先知先觉,从容应对。

“孔明,这难道不是你的主意?你要起用邓芝,不就是为了荆益两派和睦相处?朕起用李严是为了三派和睦。朕知道你总归要将一碗水端平。”刘备神情紧张,表情吃惊到极点。

“我的主意?”诸葛亮反问道。陛下哦,都说你得臣如鱼得水.可是鱼还是不了解水。荆楚派和益州派联合的确是自己的主意,但刘备起用外系势力的李严并非自己的初衷。不过事已如此,何必强求。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荆益联合是权宜之计,三派和睦则让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孔明让诸葛迷见朕,不就是要他转达你的意思么?”由于惊讶程度太深,刘备抓着诸葛亮的手,用力摇晃着。一直以来他都把诸葛迷视为诸葛亮的代言人。

“我没有啊!陛下误会啦!”诸葛亮同样震惊得有些失态。从容和镇定一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变得无影无踪。

“哎!可惜可惜!”刘备一声长叹。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轻轻的脚步走来,穿过永安宫大大小小的柱头。诸葛迷托着药盘,小心翼翼地护着煎好的药。来到内室门口,早有蒋琬等人守侯,手势示意他等待。诸葛迷就靠在内室外墙的角落里。猛然间听到室内传出刘备的声音,吓得面色青白。

说话声很小,飘入诸葛迷耳朵里去犹如晴天霹雳。诸葛迷紧张地看了看离他几步远的其他人,全都神色如初地站立着,似乎全没听见。他又让耳朵差点贴在墙壁上,继续偷听屋内的话。

原来刘备说了句:“诸葛迷竟然欺骗了朕。”就在诸葛亮吃惊下,刘备又补充道:“朕要他死!”

整个身体微微一震,感觉手在颤抖,端碗的盘子差点跌落。诸葛迷两个大拇指按紧药碗,惊魂未定。面色青得吓人,他把脸挪进内侧,不被其他人发觉。

以前非常赏识自己的刘备竟然说杀就要杀他。为什么?自己哪里欺骗了陛下?难道刘备要拿他陪葬?

来到三国,只想辅佐敬爱的丞相,改变星落五丈原的悲剧。难道这也有罪?建议刘备,几乎都是顺着历史的发展方向,难道这也有错?刘备啊刘备,你自己误会还要拿无辜者陪葬,究竟安得什么心?政治,权谋。这个坑太深太深,我诸葛迷终究不是这块材料。陪葬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死得不明不白,我觉得委屈啊。

诸葛迷脑子里乱成一团,心砰砰弹到嗓子眼上,很痛很痛。接下来什么都听不清楚。

政治到底是什么?古代帝王的心里究竟怎么想?猜中一个人的心思好难,猜中陛下的心思更难。也许错在我不应该回到古代,这里的尔虞我诈,不是一个现代知识青年就能揣摩的。也许我不该来到帝王身边,这只老虎可是会吃人的。

在绝望的时候,诸葛迷的脑子转得飞快。他一面尝试领悟古代权谋的真谛,一面消除现代文明与传统权术观念的矛盾。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快地融入到三国时代,否则他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

“不!”屋内的诸葛亮呆呆地注视着刘备,嘴里无意间蹦出个字。

“丞相因为这样一个平民就丧失了一贯的沉稳?那朕更要让他陪葬!”刘备的目光里露出杀意。太信任诸葛迷以至弄出这样大的乱子。当他明白这一切不是诸葛亮的主意,对诸葛迷就由赏识变成憎恨。帝王善于七十二变,就像多变的云彩。

诸葛亮还不清楚刘备的心理?诸葛迷多次猜中刘备的心思,那是最令君王嫉恨的事情。对于刘备,只有一个人才有特权猜中他的心思。那就是诸葛亮。

诸葛迷胆大妄为地绕过丞相直接为刘备出主意那才是死有余辜。因为事关蜀汉大业的建议,必须经过诸葛亮和刘备二人的商权。这是两个人的事业,也是两个人的理想。诸葛迷不懂,其他人也未必明白。他们始终也猜不出陛下为什么这么信任丞相?如今诸葛迷插手其间,适得其反,该死!诛灭九族也不能解刘备的心头之恨。

“孔惑是个百世难遇的奇才。他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刘备语气哽咽。

“是的,他的科举制度是我们走出困境,打破士族垄断的唯一出路!”说到出路二字,诸葛亮用手指重重敲击着床榻,情绪激动得泣不成声。

“打破士族垄断的唯一出路。朕很痛心,杀了孔惑就等于亲手毁灭我们的理想!天意弄人,为什么?为什么一定是诸葛迷?”刘备点点头,表情痛苦地捶打着榻被。泪水如殿外飘落的细雨,内心阵阵绞痛。其实他哪里知道诸葛迷是来自未来两千年后的人,他懂得造纸的历史,懂得印刷术的伟大贡献,也只有他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科举制度,而不是左雄的对策制度。包括智慧高深的诸葛亮也不明白这个原因,未来的人回到三国实在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诸葛亮想都没想过。

“陛下记得拉船的纤夫么?陛下希望臣将来一个人孤独地拉着沉重的纤绳?”诸葛亮突然离开榻沿,认真地跪在刘备面前。刘备知道那是要恳求自己饶过孔惑。

刘备明白了,诸葛亮需要人辅佐,而诸葛迷无疑是个很好的人选。但是他担心。

“诸葛迷是一匹烈马,朕死后,丞相能够驾驭?”谁都承认诸葛迷有才能,有胆魄;谁也相信诸葛迷是个志向高远的人。在这个乱世,他就像奔腾的江河,不能善导就会崩堤。一旦他的野心爆发,对于整个蜀汉就是一场灾难。

“臣明白,臣会尽力而为!”诸葛亮恳求道。他这一生跪着恳求刘备的时候不多。

凝神看着诸葛亮,刘备陷入沉思。他抬起头,说道:“朕有个主意。朕把长平公主许配给诸葛迷,刘家和诸葛家联姻。这样就能栓住诸葛迷的心。”

诸葛迷恍惚中听见里面有敲击声,隐约传来哭声,又凑着耳朵偷听。正巧听见刘备说要把国色天香的长平公主许配给他,当时联想浮翩,心花怒放。

好个刘备,刚才说杀我,现在又把女儿许配我。不晓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帝王的鬼把戏真让人无法琢磨。长平公主也真够可怜,居然被他父亲当作物品一样赏来赏去。别看她平时高傲的神气,其实还不如我哩。

很快他又感觉自己的不幸。感觉身体一点点缩小,最后缩小成一颗棋子。一颗被人利用被人摆弄的棋子。与长平公主相比,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同是天涯沦落人,诸葛迷对长平公主也不像先前那么厌恶了。

贴近耳朵再听,里面声音很小,根本就听不清楚。

“陛下,他不配…”诸葛亮想起诸葛迷不是琅琊诸葛家的后人,这是个来历不明的青年。他娶到公主,未必能替诸葛家着想。真情涌出,勇气倍增。诸葛亮不怕冒欺君之罪,要把诸葛迷的来历重新告诉陛下。

但他的话头被刘备打断。“朕明白,朕都明白。长平这个孩子天生顽皮,她是有些缺点也不怕相父笑话…算啦,丞相当真有办法驾驭孔惑?”相传长平公主行为不简,刘备自惭形秽。话锋一转,他又回到最为担心的问题上。杀与不杀相当矛盾,刘备只有任凭诸葛亮一句话。

“若是孔惑对蜀汉不忠,臣诸葛亮宁愿焚琴煮鹤!”诸葛亮神色坚定自信。刘备又看到那个从容不迫的孔明。

;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