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 第一章 南征 第二十三节 兵渡泸水

第一章 南征 第二十三节 兵渡泸水(1 / 2)

?孟获跑得比兔子还快,蜀汉大军只有猎人的速度。尽管诸葛亮穷追不舍,终究还是让孟获给溜了。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夏五月,蜀汉大军追到泸水边上的三缝。孟获已经渡过泸水,纠结益州三大蛮夷首领:金环结、董荼那、阿会喃在南岸负隅顽抗。

对于没到过南中的人来说,泸水是个非常可怕的地方。当地土人说:泸水河畔气候常热,即使冬天,过河的行人也会脱衣流汗。度里拉、韩天成与鄂焕等人说:泸水又深又宽,水底有瘴气毒害人,所以人迹罕至。河水四季常热,源头的水甚至可以把鸡肉猪肉炖熟。

五月的南中时值盛夏,气候湿热。听到这些传说蜀兵们半信半疑;望见泸水水面热气腾腾,河水汩汩地冒泡,所有的蜀兵将士终于相信这是真的。于是谈虎色变,没有几个人愿意带头渡过泸水。

诸葛迷根据掌握的自然科学常识推断泸水大概因为地热的缘故,或者它的源头来自温泉。在四川、云贵一带地貌复杂,温泉分布很多。在大多数人反对过河的时候,诸葛迷毅然支持诸葛亮。知道很难解释泸水的奇怪现象,诸葛迷的理由更加直接,他对反对者说:孟获是人,他和部属都能过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过呢?

理由简单,但最为实用。无须更多辩解,诸葛亮早已下定决心。别说是河水瘴气,就算汤池火海也要越过。诸葛亮只有一个念头:追上孟获并降服他。渡河得到众人的支持,大家想通了,反对就平息了。

诸葛亮正要指挥大军过河,忽然发现跟随他们的夷人部队面有畏色,心下生疑。于是暂且罢兵。此时蒋琬、杨仪及诸葛迷等人大惑不解。

忽然传来消息:陡部落闹事。顿时军营炸开锅,大家议论纷纷。

“莫非姓韩的想造反?”出了大事责任自然落到首领头上,冲动的张翼还是对夷人的反复心有余咎。

“难道韩天成想临阵脱逃?”一向谨慎的王平也不免私下揣测。面对凶恶的泸水,早先就连蜀汉将士都畏缩不前。

“夷人就是胆小怯战。”马超轻蔑地笑了笑,和他们凉州羌人相比,南中夷人的战斗力非常有限。

“丞相召集大家议事,怎么迟迟未到?”杨仪疑窦重生。

众人这才发现会议的主角诸葛丞相第一次迟到。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诸葛亮与蒋琬、诸葛迷姗姗来迟。紧跟其后的是韩天成、度里拉、鄂焕及仇逑,和几名夷兵。

“一切平息。不过小小误会!”诸葛亮轻描淡写,避免夷人与汉人之间产生猜忌。

“你们为何闹事?”马超第一个发难。他对蛮夷的反复无常非常鄙夷,羌人是重信义的,马超的性格适合与羌人打交道。

夷兵回答道:“我们不愿过河。”

诸葛迷笑道:“泸水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孟获可以过去,我们也可以。你们还惧怕什么呢?”帐内诸将都呵呵大笑,嘲笑夷兵的胆怯。

夷人又说:“渡过泸水就是蛮地。蛮地多邪术,需要对神祈祷,假借阴兵相助,按照当地风俗杀活人用首级祭祀,神就会出兵相助。我军要过河,非得杀死用活人的头颅祭神。”

“这简单,胡乱杀几个就是!”马超冷笑道。对于杀人如麻的凉州战神,对拿人头祭祀已经麻木了。

诸葛亮脸色大变:“汉人是人,夷人也是人。要拿活人的性命祭祀,我绝不会做!”

“那就用抓来的俘虏祭神!”开口的是韩天成。

这个主意看起来荒谬残酷,但众人都认为这是有效的办法,可以对孟获军队心理上产生震慑作用。在当地人看来,用人头祭神就可以得到神的佑助,而神佑助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诸葛亮的回答出人意料:“俘虏也是人。他们愿意洗心革面,为什么还要把他推入地狱?神只会导人行善,绝不会教人做恶。从今天起我军再不允许用活人祭神。容我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诸葛亮的眉头紧锁:他并不相信鬼神,通常鬼神只是他口头上的工具,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诸葛迷曾经宣扬无神论,从心理上诸葛亮是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只是迫于君权神授的一种礼仪才没有极力阻止刘禅的行为。但是入乡随俗,在南中就必须尊重夷人的风俗。这是两个民族间能够取得团结融合的必由之路,因此诸葛亮不反对祭神。然而夷人祭祀的残忍出乎意料,激起诸葛亮那颗儒士的仁者之心。在一般军事统帅眼中,为了战争的胜利,牺牲一些人没什么大惊小怪,更何况牺牲的是敌人的俘虏。诸葛亮不是那种‘一将名成万骨枯’的人,所以当众人认为拿俘虏祭神,他犹豫了。费尽心思考虑着一种既能祭神又不杀人的方法。

目光转向诸葛迷,似乎在向这位年轻人寻求创新的办法。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