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画师 > 《大画师》的设定

《大画师》的设定(1 / 1)

?最近起点以及整个网络上,描写明末清初的书有很多本,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描述,有较大的差异。这样难免会让读者感觉到困惑,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自由与荣耀为了方便书友们阅读《大画师》,了解本书侧面反映的江南士林,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特将一些相关设定公布如下。

一,货币金融。

历史资料记载中的真实银价。

在崇祯元年为:一两白银=一千六百钱=两石大米。

在崇祯十四年为:一两白银=一千八百钱=零点五石大米。

在崇祯十七年为:一两白银=两千钱=零点二五石大米。

相对以上时期,黄金与白银的比价为:一比八,一比十,一比十二。

影响货币金融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长年灾荒造成主消费品大米价格爆涨;2,长年战争造成国家经济整体滑坡;3,明朝末年政府对海外白银流入的控制力降低,造成白银对黄金的比价大跌。

而事实上,当时黄金和白银都禁止流通,真正允许流通的是纸币和铜钱,只是明朝末年政府对金融控制能力减弱,才开始默许流通黄金和白银。普通老百姓一辈子没看见过白银的大有人在,以崇祯元年的生活水平和物价为例:一两白银够一个人过一年的基本生活(吃饭);七品官员的月俸不过七石半,即三两三钱白银;军队中军饷最高的九边士兵,月饷不过一两三钱二分(两,钱,分)。

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作为以白银为基准货币的金融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物价飞涨、白银贬值,人民生活相当困苦。

本书的设定,基本按照历史资料所载,只是在小说架构的需要下,描写了关于金融投机的情节。主角因为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其收入和消费也没有出现最普遍的铜钱和纸币,而是使用白银和黄金。

二,社会奢侈消费。

明末,社会贫富分化极其严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经不能形容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崇祯二年的陕西为例,农民大起义兴起的直接因素就是农民无法生存,陕北饿死者成千上万、不可计数。同期的江南,则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这是地域因素,带有普遍性。

以皇室成员中的亲王为例:亲王年俸为两万石,在崇祯元年相当于一万两白银;亲王都有封田,每每都以万顷计算,这些田地的产出不用缴税,都归皇家亲王。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中尉,公主、郡主、县主……这些人相当于中国的寄生阶级,zhan有全国大多数的生产资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这是阶级因素,为特例,也是老百姓最为愤恨的方面。

与此相对应的是朝廷财政日益困难,甚至连边关守军的军饷都发不起,造成边军频频兵变,战斗力大降。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到生死线上,一旦遭遇灾荒,只能沦为流民。如河南一地,就有七个藩王,一千多位亲王以下的朱姓皇亲,占据了全省百分之七十的耕地。这也是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能够以几十人出商洛到河南,几个月就召集百万起义军的直接原因。

江南,一直是中国的富庶之地,两极分化现象也相当严重。富裕阶层的生活水平和奢侈消费,已经难以让普通百姓理解。例如:秦淮河上的知名青楼,一人一天的消费最低为三十两白银,这等于三十个人一年的基本生活费用。

书中设定:主角的一幅画价值一千五百两白银,相当于目前的七十五万人民币,应该说还是非常合理的。第二女主角紫凝的赎金八千两,尽管不是最终的价格,却也基本符合当时江南奢侈*的高层生活现状。呵呵,一个才貌双全的美女,价值四百万(允许讨价还价,呵呵)!

三,朝廷对西学的态度。

崇祯元年以后,朝廷因为在“中兴”的氛围下,对西学持有限支持的态度。这从西学先驱、天主教徒徐光启,能够跻身礼部尚书高位可以看出端倪。

事实上,中国人当时对普通西方人相当排斥。这里有个侧面因素可供参考:1600年左右,欧洲人一年只洗两到三次澡,欧洲人普遍认为经常沐浴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只有怀着特殊使命的传教士,才在教皇的恩准下,逐步适应中国人的习俗,增加了洗澡次数。

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人十天、一月要洗澡一次吧?怎么能够忍受西方人的满身臊臭味?据广东的地方志记载,广东人最初接触西方人后,强烈要求官府驱逐西方蛮夷,因为这些人太臭!

因此,接受西学的,一般是对学问和军械抱有兴趣。接触的也是“开化”的西方人——传教士,其它人是不可能得到官府的允许进入中国的。

尽管如此,西方学术的先进之处,还是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响。以徐光启为首的西学派,曾经一度影响到朝廷对西方人的态度。南方,也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推广西学运动。著名的学者方以智就是在这样的运动中成长起来的。

本书的设定:主角将是西学推广运动的灵魂人物,也具有官方身份。这一点,在YY中不算过头吧?应该说历史依据相当充分,就差主角这个穿越者了。

四,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和江南手工作坊的夭折。

这点想来绝大多数的书友都能理解,毕竟中学课本上就说得很详细了。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的时间并不比西方晚,只是在儒家思想和强大的封建统治的压迫下夭折了而已。

应该说,这是思想文化传统的惯性,造成明末资本主义夭折的结果,并不能一味去指责满清。封建统治者不能允许资本主义的异端出现!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搞了几百年,斗垮了天主教的权威迷信,才有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厚土壤;相对于中国来说,没有文艺复兴,只有程朱理学来加强封建统治。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宿命!三百年的屈辱实在是源于思想。

这也就跟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要求“解放思想”完全吻合在一起。中国人,实际上落后在思想上,才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才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发生……

汗,自由又开始愤青了。但愿这本书,能够让愤青也能享受风liu,也能在享受风liu的同时YY一把思想改造,YY一把中华强国梦。

关于书中的设定,自由暂时想到了这些,没想到的将在以后增补。

祝:愤青朋友阅读愉快,早日成熟为资格愤青、风liu愤青。记住,要风liu不要下流,没风liu就没有未来的小愤青!霍姚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值得敬佩,却不能人人都学。要不,政府就完全可以把某国策废除了!呵呵,笑话,笑谈,笑料。

;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