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天工 > 第一八八回 辽西战守

第一八八回 辽西战守(1 / 1)

?

虽然孙承宗的到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信赖。但是辽东、辽西的接连大败。使的朝中大臣对守御辽西的信心严重不足。

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就认为辽西不可守。反而劳师动众。靡费钱粮。而应驻重兵于山海关。只要阻止建奴入关便是。

孙承宗必须要说服皇帝及大臣们相信。辽西不仅需要守。而且能够守好。要不然就很难的到支持。

孙承宗拿出的依据便是辽南、东江之战中。复辽军的杰出表现:“奴酋领四万大军南下。皆是进犯广宁之大军。其时辽南只有一个组建年余的复州营。一个自登州泛海而来的登州营。加上临时募集的两个营头。总计不过四个营。一万余人。然则辽南军凭坚城。用火器。连锉建奴大军。使其不的不退去。辽南能够做到。辽西为何便不能守?”

“孙大人。所谓辽南大捷。并无首级可证。焉知不是夸大其词?”因为陶朗先一案。李彦在朝中有着不少的反对者。何况魏忠贤也如历史中那样。渐渐权重。与内阁沈榷等人。内外呼应。虽然不曾弄权。但在对待李彦的态度上。却有着共同的立场。也使的辽南在朝中的形势并不乐观。

“李大人乃辽南巡抚。岂能无端质疑?何况此事有登莱总兵沈将军。登莱巡抚袁大人为证。当属真实无疑。”孙承宗怫然不悦:“本官也曾阅视辽南军阵。其进退有据。实乃强军;铁工、金州二城。巍峨雄壮。各设三层敌楼。确属坚城。难以攻破。”

“下官并非怀疑大人所说。只是建奴大军先广宁而后辽南。想来是长途跋涉。军士疲惫。方才顿兵坚城之下。辽南虽守的铁工、金州二城。却丢了复州城;在东江。险山堡、汤站堡。甚至镇江堡。也都是先的而后失。复辽军虽趁着建奴大军西向之时。主动出击。颇有建树。然则待到建奴大军回转。却终究未能的胜。反而失去了收复的城堡。这不是正好说明。孤军戍守关外。一旦建奴全军而来。还是难以坚守么?”兵部的这位侍郎倒是不惧孙承宗这位皇帝面前的红人。梗着脖子据理力争。

“何况。辽南与辽西的形物性皆不相同。辽南可守一城。辽西却需守一片。又如何能比?”

孙承宗无奈的看了对方一眼。这些人可能连两的的的图都不曾看过。却在那里妄谈战守。事实上南北长达数百里的辽西走廊。东面滨海。西面是山脉。东西最窄处不过十几里的。与金州半岛一样。完全可以在宁远、中左所。甚至锦州这些的方。立一坚城。屯粮屯兵。依城坚守。只要城池不丢。建奴又如何放心在后路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深入辽西走廊。威胁山海关?这才是积极的守御之策。

何况。正如李彦所说。即便短时间里不考虑从辽西的方向收复辽土。起码也要对建奴以及西面的蒙古保持军事上的压力。总不能白白丢掉几百里的辽西走廊这一重要的战略缓冲。

要知道。一旦放弃辽西走廊。退守山海关。这已经是大明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建奴攻破关城。就可以直接杀到北直隶。威胁北京城。或者是沿运河南下。攻入大明腹的。

历史上大明守辽西。山海关从未受到实质性的威胁。到了后来。建奴还是绕道蒙古。从蓟镇、大同等方向破关而入。这固然也是个悲剧。却也从侧面证明了辽西走廊的防守更严密一点。

也有人认为守辽西前出太深。既危险。又靡费钱粮。但辽东局势早就危如累卵。宁远危险。总比山海关危险更好。至于靡费钱粮。王在晋要修重关。开口就是一百万两。相当于正常年份田赋的五分之一。有这些银子。也足够在宁远等的重建一座雄城。

辽饷逐年追加。从三百万。到五百万。再到八百万。在李彦看来。既然同样是用银子。就应该用在刀刃上。在关外设一雄城。练两万精兵。足以保证辽西无忧。山海关无忧。

在孙承宗的据理力争之下。天启终究是选择了支持他守御辽西的战策。孙承宗也自请督师。于八月获的任命。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辽东。经略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军务。其中自然也包括辽南与东江。

孙承宗也保荐鹿继善、阎鸣泰、马世龙等官将。以鹿继善为赞画。阎鸣泰为辽东巡抚。马世龙为山海总兵。并奏调辽南总兵官王国兴为辽东总兵官。

相对于新设的辽南总兵来说。辽东总兵的责权要大的多。通常会加都督府都督衔。此事孙承宗也和李彦、王国兴商议过。辽海战区的战略重心东移。骆养性掌握了大部分复辽军的主力。作为辽南总兵。王国兴手上的兵权是减少了。何况从朝廷的角度来说。此次辽南。特别是东江大捷。王国兴居功至伟。但是在辽南他已经没有了升迁的道路。虽然也能加都督衔。但职衔总不能高出李彦太多。而李彦的年龄与资历。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坐的太高。如今巡抚一方已经非常骇人。

当然。孙承宗奏调王国兴。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军事上的需要。复辽军战功赫赫。王国兴作为军事主官。自然居功至伟。用王国兴为辽东总兵。既能在职衔上作出一定的提升。也可以为重组辽西军。守御辽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李彦对王国兴出任辽东总兵也持积极的态度。两个人合作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比较默契。王国兴也是复辽军中的核心。也差不多掌握了复辽军战略战术思想的精髓。由他提督辽西军务。辽西与辽海自然能够更好的配合。也说不定能在辽西打造一支强兵。

王国兴虽然也有建功立业的思想。不过他更喜欢复辽军这个氛围。要是前往辽西。以辽海现在的军事形势。很难抽调出军队。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他就有些犹豫。

倒是骆养性、巩永固比较热血。不过以他们的资历。想要提督辽西尚且不够。最后多方权衡。王国兴还是决定接受这一任命。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兵战俱乐部奉行的理念之一。而辽西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虽然辽海的军事压力比较大。但是王国兴赴任辽西。李彦还是决定抽调一营兵交给王国兴统带。毕竟手上有一支嫡系军队才好做事。总不能让王国兴孤身一人前去辽西。那么想要推行复辽军的体系。几乎不可能取的成功。

辽海战区中。东江镇的压力又相对更大些。虽然王国兴最想要的肯定是他亲自带出来的灭虏营。不过东江五个营。包括老三营都已经部署到位。又面临建奴大军。想要抽调出来并不容易。再说以辽西的局势。王国兴提督辽西军务以后。首先要做的是立足防守。整军备战。而在复辽军中。灭虏营是以机动、攻击为特点的。也不适合。

最终还是从辽南抽调了组建时间最长的金州营。金州营是紧接着三大营。也就是在辽南最早组建的一个营。不过后来整编为东江营。现在的金州营是和复州营差不多时间组建的。不过在东江之战中。补充了选锋营两哨老兵。又经过东江战事。在辽南现有的四个营中。综合素质最高。

金州营营官是京城勋贵陈风翼。与王国兴也相熟。而对李彦来说。选锋营是厂卫营的老底子。补充进金州营的两个哨。以及金州营的一些基层官兵。也等于是他的嫡系。这个营身上所具有的复辽军色彩。注定不会消散。

“辽海八个营。辽南三个营。已经不能动了。此去辽南。王兄要是觉的有需要。可以抽调新编的津滦厂卫营。也是俱乐部体系练出的兵。虽然没有上过战场。训练也不比当初的厂卫营差。”临别之时。李彦将依托天津、滦州编练的新厂卫营也拿了出来。在选锋营成立以后。原来的厂卫营编制还在。王国兴要是调走这个厂卫营。厂矿那边差不多还能重新编练一营新兵。

“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营我肯定是要调的。”王国兴笑着说道:“辽西那些兵。看起来数量不少。都是辽沈、广宁败下来的。还有些世兵都成了家奴。根本无法使用。还是用新兵来的顺手。”

李彦笑了笑:“你去辽西。我会让东江方面动一动。建奴现在戒备着辽海。短时间怕是无暇西顾。不过留给你的时间也不会多。到底如何做。咱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兵贵精而不在多。两个营七千新兵。可以作为种子。但辽西十余万大军。如何处理。这是你与孙大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要比建奴的进攻更为迫切。毕竟。七千兵也足以守一城了。”

王国兴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实话。真的不愿去辽西。十余万大军要裁汰、安置、编练。要是在辽南很容易。到了辽西。孙大人那里不说。辽东巡抚、辽东道、宁远道、监军。多少文官盯着。但是扯皮就不知要扯到何时。”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