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明尊 > 第二十回 烛暗穹庐寒 四

第二十回 烛暗穹庐寒 四(1 / 2)

?

在偷袭燕京的战斗中,枢密院在燕云的细作精华付之一炬,除大部分随李处温死在皇城中,剩下的也大都在巷战中阵亡。最令枢密院痛心的是“西望”李处温父子的牺牲,他们对将来管理燕云之地有很大的价值。

至此,枢密院“四镇”中,有三镇已经被人知晓,那就是:“西望”——原辽国宰相李处温;“南愿”——原辽国涿州守将、辽国“常胜军”统领郭药师;“北念”——原辽国光禄卿马植。

现在只剩“东怀”的身份还没有浮出水面。

“东怀”的身份马植很清楚,他归宋时带的那些情报,有不少是其他三镇收集来的。

“东怀”是现在的金国“南京”留守张觉!

张觉,平州汉人,辽国进士,曾任辽平州节度副使。在辽国因金国进攻陷入一片混乱时,他派人暗杀了节度使萧谛里,自领州事。他借辽金开战之际,招募难民组成军队,占据平州,成为辽国旧地一大割据势力。

谁也没想到,这个表面上的军阀其实也是帝国枢密院暗中布下的钉子。

金军占据燕京的这段时间,一面同宋朝谈判,另一面也非常关注平州路的情况。阿骨打向降金的辽臣康公弼打听平州与张觉的底细,康公弼认为张觉虽有兵数万,但多是未经战阵的乡民,且器甲不修,粮秣不足,不会有什么作为,无非是意图自保而已,应稳住张觉,然后徐徐图之。阿骨打采纳康公弼的意见,授张觉为临海军节度使,命康公弼携金牌,前往平州招降张觉。

枢密院不知该怎么处理张觉才好,他现在管辖的地盘已经在条约中划给了金国,策划了一番,枢密院还是决定让张觉接受金国的招降,留作将来可能用得上的一步棋子。

阿骨打得知张觉归降的消息,非常重视,立刻升平州为金国的“南京”,任命张觉为南京留守。

招降了张觉,没了后顾之忧,又得到了“燕京代税钱”,在交割中金国对宋朝开始百般刁难,虽然宋方一再催促,但金人总是借故推托,交割燕京的日子一拖再拖。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天气逐渐热了,金军士兵水土不服,多有染病者,金国终于决定自燕京撤军了。于是,一个大规模的掠夺计划开始了。按宋金双方的协议:燕京汉民归宋朝所有,奚人契丹人归金国所有。金国就以此为借口,向宋朝索要郭药师的常胜军(他们多为奚族士兵)。枢密院当然不肯答应,金人又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用燕京六州二十四县的子女玉帛代替常胜军,作为赔偿之资。马植怒不可遏:“交还土地,带走子女玉帛,留下一座空城有什么用?”

和马植想法不一样,对于宋朝君臣而言,现在顾不得许多了,事已至此,他们只希望早一天送走金军,朝廷又对金人的要求全盘接受,没有异议。这样一来,可把燕京百姓害苦了。

金军在燕京进行了贪婪的收刮,女真人定了个标准:凡是家产在一百五十贯以上的人家,全部随军迁往北国;女真士兵四处剽掠,燕京城家家户户都受洗劫,弄得十室九空;金兵又在燕京城内搜刮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编入营中效力,城内居民怕被没入军中,纷纷举家逃往山中避难;又掳掠燕京士大夫之家容貌秀丽的女子共计二三千人,随军带往黄龙府。搜刮抢掠的差不多了,临撤退前,金兵又将燕京城以及所属诸州县的城墙楼橹,全部推dao。

宣和五年(1123年)四月十七,最后一批金军撤走,童贯才率宋朝十万军队开进燕京,并派员接管附近州县。

燕京总算是收复了,徽宗皇帝特命有司制“复燕云碑”,并大赦河北路、河东路、燕山府、云中路。五月初八,徽宗在延和殿大封功臣:赐宰相王黼玉带、加官为太傅、进爵为楚国公;童贯进爵为广阳郡王;蔡攸加官为太子少师;赵良嗣加封为延康殿大学士。

此时的马植毫无升官的喜悦,为外交收复燕云中他与金人多次艰苦交涉,在“弱国无外交”的不利局面下,他据理力争,竭尽全力履行使命,维护大宋的外交利益;能够预见辽朝必亡的马植,这时显然看穿了“天朝”,大宋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虚弱,外交上的无能和短视已经让他彻底失望了。

回国后马植即提醒宋廷君臣,女真人虎狼之性,必要早做防范,但无人听的入耳。他欲归隐田园,不忍再看到大宋与辽国同样悲惨的结局。但多次上表请归,徽宗不许,最后无可奈何地留在朝中。

燕京居民自河北战事爆发以来,便勉强为生,如今在交割燕京的过程中,宋朝君臣又靠出卖他们与金人做交易,他们成了无家可归的一贫如洗之人。金军撤走后,燕京府库皆空,余粮告罄,城内尽是行乞街头的饥民;一些曾在辽朝做过官的流民,甚至于揭榜通衢,写上旧时官职,以求赈济,大批饥民涌向宋军军营就食。宋军口粮有限,只得将他们疏散安置在附近州县,大县数千人,小县七八百人;但附近州县也刚遭兵火之灾,没有余财供养。整个燕山府六州二十四县混乱不堪,流民遍野,百姓朝不保夕,满目疮痍,人心惶惶。

宋朝派往燕山地区的安抚使王安中,紧急申报朝廷。朝廷从河北、河东、山东等地紧急划拨粮食,组织舟车,运往燕山地区,赈济饥民。但河北、河东库存有限,不到一年粮库便告罄。在王黼的建议下,朝廷下令江淮、湖广、闽浙、四川等地百姓缴纳“燕山免夫钱”:跟人头税一样,按每户每丁三十缗计算,违者军法从事;东南数路负担更重,仅江南西路一路便须缴纳一百五十七万缗。出家人也没逃过,徽宗下诏天下寺院、宫观一体均摊“免夫钱”;横征暴敛搜刮之下,得到了二千万缗,地方官更是借收捐之便,中饱私囊,惹得四海结怨,叫苦连天。

宣和五年四月中旬,金军主力陆续从燕京撤走,并经榆关前往辽东修整。四月底,宋军进入燕京。关内军事形势的这一变化,加上激于义愤,使张觉仓促之间做出了一个鲁莽而又悲壮的决定。

五月,降金辽臣康公弼、左企功、虞仲文奉命押解所掠燕京民众徙往辽东,这些百姓背井离乡,象牛马一样被驱赶着走向辽东,颠沛流离不胜其苦。到达平州后,燕民们知道张觉是汉人,他身边将士也大都是难民组成,便苦苦哀求张觉及其将士搭救自己。张觉不忍自己同胞遭受这样苦难,便在平州民众与手下将士鼓动下,毅然举兵反金。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