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个人的品味很特殊,他喜欢你这个类型的,你们看看宋缺就知道,他就喜欢丑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我举例道。
“他有一个美丽聪慧的妻子。”阿雪沉吟道。
“呃……”
我和美仙有些惊讶,不过想想也是,这里是古代,男子十五六岁结婚是很正常的,而且未娶妻之前还可以纳妾,反正这个时代的有钱男子不缺女人就是了,当然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今晚聚会的才俊们肯定都是结过婚的,那些没结婚的也没什么资格参加这次聚会,看来阿雪要遭受一次大考验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我追问道。
依阿雪的功力我很怀疑她会直接干掉竞争对手,不过这是美仙能干出来的事情,阿雪估计过不了心理上的这一关。或者靠自己的美貌和能力让竞争对手自惭形秽,主动放弃,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是上上之策,不过这个年代这么主动退让的女子实在不多,再怎么说人家占着大妇之位呢。更或者引诱那男子让其**,成为阿雪的附庸,供阿雪玩弄……这是武则天干的事情。
“我还要再深入的审查一番。”阿雪郑重的说道。
“说到底,那人是谁啊?”美仙不耐烦的问道。
“当今太子,杨广!”石之轩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深沉的说道。
这个消息真的把我们镇住了,当然并不是说杨广不够资格,这时候的杨广刚刚三十岁,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青年人的毛躁,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成熟男人的魅力,再加上刚刚被立为太子,正是前程远大,风光无限的时候,他自然就像吸铁石一样的吸引着女子们追逐的目光。
可阿雪是知道未来的啊,杨广的虚伪狡诈,杨广的荒淫无道,杨广的残暴不仁……或许真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每个女子都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让坏男人改邪归正,可结果总是被拖入无尽的深渊。
“呃,你不再斟酌一下?多看看其他候选人也多些选择嘛。”我谨慎的说道,这时候一味的反对只能带来逆反心理。
“这是自然,我只是说会重点关注他而已。”阿雪充满自信的说道,“你们别插手,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
【注一】不要惊讶,只是为了后续情节而已。
【注二】摘自《剑桥中国史》中有关杨广在未成为太子之前的事件和他在江南的所作所为。
杨广,历史上称隋炀帝,生于569年,为杨坚与其非汉族妻子所生的次子。我们可以设想,在他12岁以前的少年生活中,他致力于他的阶级和时代的共同追求,学到了中文的基础知识,具有正规的佛教信仰(他和他的弟兄童年都有佛名,有一个甚至想剃发为僧),受过骑战和狩猎的训练。他的本纪说他勤奋好学,精于文学。它还记载他非常严肃,举止端庄。他父亲的篡位完全改变了杨广及其四个弟兄的生活。他们从朝廷大臣之子的那种舒适的、可能显得平凡的童年生活一跃而去过6世纪的宫廷生活。他们成了王,取得了封地和显赫的爵号,但他们也变成了围绕权力中心进行阴谋诡计的工具,在那里,官员、宫廷的宠妃、术士、和尚和庸医们各为私利而勾心斗角。前文已经谈到,杨广的双亲为自己的青云直上而不安甚至恐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至尊的地位是靠篡夺、暴力战争和大规模的屠杀取得的。他们很容易猜疑,而且这种心理也易被人利用。皇后活像一个清教徒,有着变态的妒忌心理;她不断干预诸子的生活,他们稍微违背她的严格标准就遭到责难。文帝也着魔似地担心,某个儿子一旦成人,就将成为一心要取代他的集团和朋党的中心人物。
当原来南陈的一些地方爆发叛乱时,杨广代替其弟被任命为东南的总管,驻营江都(今扬州)。他在任九年,每年至京师向父皇述职,在600年,一度任远征突厥人的统帅。他在南方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缓和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碍南人成为忠于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他为达到这些目的而采取的措施与京师发出的关于被征服的南方的总的命令,例如589年颁布的关于在原来陈的土地免税10年的命令,598年关于南方所造船只不得超过30尺以防水上叛乱的命令,相辅而行。杨广集中全力进行可称之为文化战略的活动,它旨在说服南人,说他们的新统治者并非夷狄,而是具有和珍视同一文化遗产的开化的人。在这一战略中,他个人的教养是他的本钱;他所讲的日益流利的南方主要方言吴语和他的出身名门的南方妻子无疑也是有利条件。
杨广在南方的文化策略绝不限于佛教。虽然佛教是他求助的最有影响的传统,但他在江都仍建造两座道观,并请南方学识渊博的道长主持。他还召请曾为陈朝效劳的著名的儒家学者来江都在他主持下讲课和写作,其中一人在杨广的赞助下汇编了120卷关于礼仪方面的巨著。除了儒道佛三教的“代表人物”外,他还聚集了一百多名南方的著名文人,显然这不仅是进一步缓和南方精英反隋情绪的巧妙行动,而且也是很合他心意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