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重生世界首富 > 第二十三章 报纸改名扩版

第二十三章 报纸改名扩版(2 / 2)

报社里的几个主要工作人员都到了,杨丽丽,女24岁,历史系毕业,编辑;郭明艳,20岁,教育系在读大学生,实习编辑;吕家辉,22岁,刚毕业的心理系高材生,实习编辑,是个多面手。

王媛介绍情况道:“现在报纸的预定量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份,按照这个增长势头下一年春季结束的时候就会超过二百万份,下一年年底的时候有望突破三百万份,这在我们国内来说是一个奇迹。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收到太多要求增加篇幅的读者来信,必须考虑扩版增容的事情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版面如何安排,二是增添新手以后工作怎样分配。张老您是前辈您先说说您的意见。”

张千气哼哼地说:“知道我是前辈还让我先说,这不是摆明了要让我这个长江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我才不干呢!让王小平先说!”

又偷我的口头禅!王小平白了为老不尊的张千一眼,装模作样咳嗽一声,把众人逗得咧嘴笑,这才说道:“版面安排就交给我了。第一,增加一个读者来信专栏,刊登三到四封读者来信,家长一封、孩子们一封、教师一封,尽量让每封信都具有代表性,然后加上编辑按语,这件事由吕大哥负责,可以招聘一到两个读信助手,把有新意的信件挑出来;第二,增加一个读者来稿专栏,刊登三到四份读者稿件,无论家长、孩子,还是教师,只要内容适合在报上刊登,内容质量又过得去,坚持每期都登,如果实在是出现了断档,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写几篇文章补上去,这个就由郭姐负责;第三,增加一个揭露骗局的专栏,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刊登,注意不要过多描述过程,而要着重揭露其中的心理误区以及化解办法,这个,好像还是吕大哥负责比较合适,嗯,和历史有关,杨大姐也可以帮把手;第四,设置一个奇闻异事版块,这块主要由杨大姐负责,我很看好这块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第五,增加一个名人访谈栏目,按主题进行策划,第一个主题设定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问一问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日常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做了些什么,可以一期内刊登多个人的时间表,这个没必要做太长,怕是要得罪人,意思一下吸引大家注意就好,由张老负责,他不怕得罪人(笑);第六,增加一个海外文摘专栏,刊登国外相关资讯和文章,日美是重点照顾对象,八二年美国有部电影《E·T·》,主角就是几个孩子,评价非常好,导演斯皮尔伯格是个厉害家伙,值得介绍,八五年的时候有部科幻喜剧片《电脑娃娃》,也非常适合孩子们观看,对了,《米老鼠和唐老鸭》去年播放了一年啊,影响很大,介绍一下其历史,嗯,很好,很有意义,至于日国,《铁臂阿童木》的情况可以介绍一下,国内已经不少孩子看过,还有一个宇宙超人系列,港台都有译片,很幼稚,不过,孩子应该会喜欢,可以介绍,还有一只蓝色的大头猫,也很有趣,算了,不多说了,你们到时候自己想办法搜集吧,好像没有合适的人选啊,张老,你负责招聘一个吧;到哪儿了,哦,第七,现在排版留报纸中缝没有,留出来,中间可以刊登一些趣味笑话和广告;第八,第八,把现在几个版块的内容增加一半,……好吧,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

听众都一头汗水,傻子一样看着他。

王小平摸摸鼻子,问:“怎么了?”

吕家辉叹气道:“大哥,你才是大哥啊,你怎么能这么摧残我们的信心呢?你这样滔滔不绝地一气说下来,我们根本记不住啊!”

王小平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关系啊,你看,王主编王大姐不是把我的话都给录下来了吗?你们再听一遍就好了。”

张千气得在他脑壳上轻弹了一记:“那还讨论个屁啊!”

王小平用手拼命在鼻前扇动:“臭,不雅,不雅!”把张千气得哭笑不得。

吕家辉赞叹道:“还是王主编有远见!刚才我差点疯掉!”

王媛笑着点头:“那是因为我比你们更熟悉他。好了,他说的这样清楚明白,我看也没有必要再讨论了。他在港岛见过很多报纸,也见过海外的花花世界,本身又是一个孩子,对孩子们喜欢什么比我们清楚多了,版块内容什么的就按他说的去做,准没错。我想,主要问题是第六个专栏吧,一两个人怕是不够,怎么安排位置呢?”

王小平说:“给个副主编,下面两个编辑,若干个助理吧。你们几个,实习的升为正式的,正式的招聘助理,主编升级为总编,怎么样?”

王媛说:“我没意见。”升官都没意见。其他人也都点头表示赞同。

张千说:“小子,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增加了内容,纸张增加是小事,人员增加也不算什么,价格呢?价格增加,订购人数就会减少,到时候要是变化太大导致盈亏逆转,那就糟了。”

郭明艳说:“我看不会!”

几个人都看向她,她悄悄吐了吐舌头,说道:“报纸很好啊,就连我都很喜欢读呢,我爸爸也非常喜欢,虽然名字里带个儿童,其实,儿童哪里懂啊,倒是办报的有个神童。”

事实的确如此。郭明艳加入较晚,地位也低,一般不怎么发言,这番话却一下子提醒了王小平,无论是什么出版物,无论是什么商品,都要有一个市场定位,确定主要消费人群,这份报纸呢?

华夏第一份儿童报《儿童时报》早在1930年就出现了。《华夏少年报》1951年创立,它创立的“知心姐姐”、“小虎子”、“动脑筋爷爷”、“小灵通”4个著名栏目形象,曾经影响了几代读者的成长道路,虽然只在周三发行,却有5张报纸、10种期刊,它的百万销量可比《家长儿童报》的一百五十万份厉害得多。《华夏儿童报》创刊更早,1946年,原本叫《新少年报》,大约与梁任公《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有关,还是今年(1986)才改名《华夏儿童报》,现有栏目主要有新闻(哈哈镜)、文艺、成长·心心桥(家长、老师、孩子沟通的桥梁)、知识、漫画、游戏、作品、学习、少先队、培育等。1981年5月25日创刊的《少年科普报》是我国第一张专门为少年儿童创办的科普报纸。此外还有“小学生”系列大类的各种报纸,“中学生”系列大类的各种报纸,都和《家长儿童报》有内容上的重叠冲突。在以前,这些可能不是大问题,可是,当销售超过它们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了,优势究竟在哪里?

当王小平问出自己的疑问时,张千哈哈大笑起来:“还不是因为你?你大概不知道自己名气有多大,前年的时候你就上了《人民日报》,那张和邓老合影的照片我都还存了档呢!你这名字取得好,能写会唱,还懂得讨人欢心,哎呀,你不知道那群老家伙说起你有多羡慕你父亲啊!他们忍不住就想给你做做广告,现在全国上下有几个家长不知道你?可惜都找不到你。正着急呢,听说你开始办报纸了,那还不疯了一样抢!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报纸订阅量可是一直往上蹿呢,有的单位私事公办,非要以公家名义订一份,你说他们搞外贸出口的、搞工业生产的,看这报有什么用?还不都是冲着你的名头,想看看怎么办自家的孩子也培养成天才。”

前年?那是仿写《爱的教育》后受几位老作家邀请北上时发生的事情了。当时恰好遇到三千日国青年受邀访华,有一个丢了相机,四处去找,由于语言不通,惹出不小麻烦,他主动帮着翻译让他找到了相机。这个日国青年是个农民,能够出国访华对他意义重大,相机里更有对他非常珍贵的照片,因而对王小平也是千恩万谢,甚至在参加完国庆典礼去往沪市的路上带着一车人高呼“华夏万岁”,几乎喊了一个小时!这件事广为流传,一来二去,王小平帮助他找到相机的事情就传到了当时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core耳中,又被团中央第一书记耀邦老人知道了,最后还因为他的提携见到了邓老,由在场的国内外记者合了影。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有些激动呢!如果认真算起来,这也是他办报受阻很小的重要原因,最高领导都合过影呢。其实,这又有什么呢?就算你是**,路也要自己走。握个手合个影,无非说明曾经因缘际会见过面,代表不了什么。

不过,想要也培养出一个天才儿童的心思大概每个家长都有吧。自己准备的存稿都快要发完了。一旦增加容量,接下来投入道到报纸上的精力要多很多,每天都要有两三个小时专门写专栏了。

王小平扫视众人一眼,说道:“我觉得报纸应该改名字了,家长儿童报,究竟是谁看呢?定位不够清楚。我觉得改名亲子报比较好,主要服务家长和教师。”

王媛疑惑地问:“亲子报?什么意思?”

张千也问:“不是亲子,还能是义子?”

王小平抚额:“在这里,‘子’是指孩子,‘亲’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这个词是从亲子教育这个术语里借用的。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亲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

前世时他见过这方面的杂志,名字就叫《亲子》,销量20多万,算得上成功。现在有机会办报,不妨尝试一下。

王媛点头:“理念很好。”这个词也是她听王小平常说而学会的。

张千摇手:“我可不管理念不理念,你这样一改名,前面说的那些改版的决定是不是也要改一改?”

呃,这倒是个问题。王小平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把前面我说的办成副刊的形式发行。现在的内容不就是遵照亲子路线去做的吗?咱们有互动的栏目一起做游戏,有沟通的栏目你听我听,有我的成长感悟,有生理科普和心理科普,有名家文章赏析,嗯,把读者来信挪到这里,把儿童文学、儿童节目摘选一块放到这里,增加一张报纸。副刊的话也要改,……”

一个人的思维难免有死角,所以才要群策群力。几个人聚在一起,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实行民主集中制,搞头脑风暴,创意不断,列出表,分析比较,原本想要快速定下来的时候一直讨论了四个多小时,小毛都等得不耐烦进来看了几次,报纸的设定才大致最终确定,具体的排版还要由负责过版面策划编辑的张千老先生分析后决定。办事情比说事情要复杂得多呢。

;

最新小说: 团宠安安被读心了 快穿之白月光计划 快穿:她为了变美变强,没得底线 归隐后,绝世CEO求我联姻 我捡来的女孩,竟然是首富大小姐 亏成首富从工业大摸底开始 都市下山:从元婴期开始无敌 霍格沃茨的吟游诗人 穿书后,我获得了反派系统 我都无敌了,要你这系统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