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掌天地 > 04-015 扑朔迷离

04-015 扑朔迷离(2 / 2)

当下。他便仔细的回想起发现如意金砖的经过来。他突然想起。在那漫山遍野的山坡之上。少说都散落了几百件器物。而自己在失去理智情况下。却是首先捡到了如意金砖这件威力最大的灵器。这……这是不是有些太巧了?

再将他这一辈子遇到的巧合之事全部连起来。段立更加清晰的感觉到了。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巧合。这根本就是那茅屋主人事先布置好的一条人生轨迹。而自己。是在一步步的按他事先设计的轨迹在走。

而自己行生平第一次冒险之事。没有像往常那般闷声发大财。第一次高调的当着众神突破成通天神。则很有可能是恰好打破了这条轨迹!否则。自己也不可能会发现这方鼎。从而猜想出这一系列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现这方鼎。自己此刻可能仍旧在感激那茅屋的主人。

“他花如此大地心血将我从一名凡人变成神。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他和女子一样。被什么封印了?让我去找其他的如意金砖?”

段立想想。觉得这种想法似是而非。如果遇到其他的如意金砖。他肯定会捡起来的。从他能够使用顺利地使用如意金砖来看。茅屋主人是被封印了。不方便出谷。

但即使是这样。那谷中也还有胖墩与百合在啊。茅屋主人完全可以让他们去找。段立相信胖墩与百合比起自己要强得多。因为他们是天生就强大的生灵。是上天的宠儿。又何必这么苦苦的培养自己呢?

想到这。段立又想不通了。茅屋主人地目的扑朔迷离。实在太令人费解。但有一点。段立却是想清楚了。那如意金砖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原本还打算等以后有了实力再去想办法抢回来的。现在连抢回来的想法都没有了。

想清楚了这些。段立当即便不再犹豫。准备将方鼎移开。打破这迷津死域地阵法逃出生天。去仙境寻找亲人们。至于女子是什么人。会不会对茅屋主人不利。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目前看来。这女子对自己是没有敌意的。

接着。段立握住方鼎地鼎耳。朝前使劲一推。然而。令他吃惊的是。虽然他的三滴精血让这方鼎对他没有了抵抗的意识。然而。方鼎灵性极强。一直坚守原主人让它镇压女子的面孔的命令。愣是段立如何努力。也无法挪动方鼎分毫。

本以为马上就可以逃出迷津死域了。没想到遇到了现在这种状况。段立兴奋的心情顿时又跌落到了谷底。

段立不由得想到。如果如意金砖在手里就好了。就算是用砸。也能把这方鼎砸开。但这个念头。段里也很快就把它掐掉了。金砖虽可贵。自由价更高!

想到如意金砖。段立脑中冒出了一个大胆地想法。围着方鼎转悠了两圈后。越来越觉得这个计划有可行性。

段立先远离了方鼎。试探性的朝方鼎输入了一丝神力。随着这一丝神力的进入。鼎炉中那点拇指大小的原火突然间旺盛了不少。成了拳头般大小。而且也没有对外围的段立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

看到火焰的变化。段立知道自己的计划至少成功了两成。剩下的八成。就要看自己的发挥了。

随即。段立加大了神力地输入。原火也立刻越来越旺盛。瞬间。方鼎上部就被烧了个通红。朝外散发着一股股热浪。让段立这个通天神都渗出了颗颗黄豆大地汗珠。

段立立刻将内世界中一个星球上他混进去的那些灵宝化成地紫气抽了出来。朝着鼎中丢了进去。然而。原本一尺见方的一团紫气。一进入鼎中。瞬间就挥发了。

段立将炉火降低。定睛一看。在鼎中找到了一根三寸长短的黑紫色丝线。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被烧没了。段立将黑紫色丝线取了出现。拿在手中轻轻一弹。丝线发出嗡的一响。声音极为清脆。

接着。段立向丝线中输入了一点神力。朝着远处一块金色胫骨射去。瞬间。丝线便直直的射入了金骨之中。细看之下。竟是已经洞穿了金骨。

尝到成功的喜悦。段立一次性将内世界的这种紫气全取了出来。正准备投进鼎中之时。他突然感觉这紫气的总量似乎比刚开始放进的时候要多了少许。当然。这仅仅是他的一种感觉。外表上看不出什么来。就是这一份感觉。让段立又将紫气抽回去了一丝。将其分散融进了内世界中。

这次取出来的紫气。足有七尺方圆。经原火一烤。竟是只剩下了鸟蛋大的一块紫色液体。这与段立理想中的相差太大了。他又尝试着将其他气体全取出一一投进鼎中。看看能不能将这些气体混合起来。

不多久。内世界中一百万个星球上的法宝化成的气体。除了一丝被段立留下来当种子的外。其他的。全被丢进了鼎中。

在原火的作用下。所有的气体都成了液态。鼎中七彩斑斓的液体剧烈翻腾着。这些液体之间并不能像段立想的会融合。而是在互相的排斥。剧烈的排斥!

能不能出去。就看这一博了。段立干脆一狠心。将原火的温度提高到了极致!

就在此时。那面皮却又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段立前方。脸上的表情很痛苦。无比清明的眼神中。饱含着愤怒!

最新小说: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