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甲申风云 > 第三章 独舞 下

第三章 独舞 下(1 / 2)

?

事后,明磊心里没有一丝得手后的窃喜,自己凭着一股流氓无产者的精神,扫荡了这些书吏和衙役。那只是暂时的胜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也许他们会收敛一段时间,但明磊也不知会是多长。明磊暗地里叨念着现代坊间的儿歌,政府的令,一紧二松,三倒台四从来!现代况且如此,更何况明代?

州县官容易被书吏们蒙骗,这种情形是整个制度本身的必然。缺乏经验的州县官不得不依赖书吏执行公务,到他有了些经验以后,还没来得及有所作为,又该调离了。然后,下一个取代者不得不经历同样的尝试和同样的错误。

至于书吏,任职时间越长,对行政事务越熟练。而书吏们得以操纵衙门事务的一个因素,是政府的规章及先例的复杂。关键这些先例太多且包含极琐碎的细节,互不相关,有时甚至自相矛盾。这使得书吏有机会为其谋求私利而玩弄规章先例。

另一个原因与现存的行政制度及实践密切相关。这种制度下,州县官接受上司的监督,主要通过公文来往的方式,由于拟制和接受公文的都是书吏,所以他们显然居于一个战略性的位置上。

州县官因此处于一种困境之中。一方面,不得不依赖书吏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书吏们的贪腐顽症。

而且制度本身,州县官的任期短暂及职位不稳定,使他们极难有效地监督控制书吏。他们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行政、了解地方情况、觉察书吏的奸恶。即使觉察和撤换了奸猾的书吏,但当州县官离任以后,奸吏们很可能杀个回马枪,再一次在一个新州县官手下任职。

明磊暗自下了决心,指着这套体制,一千两的银子,花到实处的有三百两正常,五百两也算抄上了。必须迅速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出来,否则,本来就很紧张的资金,还没用道实处,就会流失干净的。

次日,明磊又把大家叫到书房,开始讨论建军的问题。“我准备建立两千人的火枪队,一千七百人的炮兵,五千骑兵,七千步兵,三千的弓兵。这还是最终的计划,现在我不打算再招兵了,目前能维持这八千人就不错了。”

刘六一听就炸了,“璞麟你疯了。咱们守着怎么大一片根据地,民富粮足,怎么也能养五六万人马啊?想当年,跟着制将军,没有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有几万兄弟,好不容易有了个富家,八千人!够干什么的啊?”

明磊见别人还算有涵养,没有开口,但都疑惑地看着自己,便问刘六:“你们和李自成的主力哪个厉害?和关宁铁骑哪个利害?”

刘六也不打磕巴,“都比不过。”

“可他们全都败给了清兵!你照着原来的老路拉起一支队伍,有几分把握打赢清军?”

见刘六不说话了,明磊扫视众人,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便接着说:“过去的军队,平均到每一个士卒的花费很少,靠人多取胜。没有钱,就不能很好的训练,纪律、士气更是无从谈起,靠什么呢?劫掠!

每攻下一城,允许士卒烧杀抢掠若干天,借此提高士气,激发斗志。后果呢?养成习惯的官兵比贼还凶狠,就如同石墩镇一样,把劫掠当做家常便饭一样!

在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责任,有便宜就上,没便宜就让。

一遇到象清军这样凶狠的对手,哪有胆量放手一搏?所以,每每一击而溃,反正换个地方,一样当兵吃粮。这样的军队能守土为民吗?关键时刻能指的上吗?”

“那依璞麟之意呢?”阎尔梅不禁问道。

“很简单,职业化。把当兵变是一种职业,最少建立一个忠诚、有荣誉感、训练有素的军官团。

唉!说白了吧!一样多的钱,提高每一个士卒的花费,当然雇得少了。”

“这样能行吗?还是人多好办事吧?”陈敬廷一副专家的口气说。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打胜仗需要技术含量很高的兵种,连清兵都知道用红衣大炮了,还人多好办事呢?永振(陈敬廷的号),你倒是说说,是一万人好指挥,还是五万人好指挥。是将一万人打乱了容易,还是将五万人打乱了容易?是制止一万人逃跑容易,还是制止五万人逃跑容易?”

“真要是跑起来了,就是一千人,你也制止不了!”

最新小说: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