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甲申风云 > 第三十一章 廷议 下

第三十一章 廷议 下(1 / 2)

?

随着执事太监的高喊,一个中等身材的小伙子大步走了进来。朱聿键见这个郑森相貌威严,仪表堂堂,便有了好感,温言问道:“郑森,你在国子监读书,对为臣之道有何见解?”

郑森连忙叩首,大声奏道:“为臣之道不过忠君、爱国、为民。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方能尽为臣之道”。

“哦?“朱聿键很是诧异,郑家的人还能说出如此的话来,不觉来了兴趣,“不知爱卿,书法如何?来人,赐笔墨。”

郑森接过太监递来的纸笔,也不思索,趴在地上就写下“进兵”两个遒劲的大字。不但朱聿键,就连当代书法名家黄道周都暗自点头,很是赏识这个郑森的书法。隆武帝感慨万千,走下宝座,用手扶着郑森的肩膀喃喃地说:“唉!可惜呀,可惜……” 隆武帝说话有点大喘气,郑森吓得不知所措,隆武帝又说:“恨朕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勿相忘也 !”

说罢,吩咐小太监将纸拉紧,提笔在手,就这样站着在“进兵”二字前面又加上“为国”二字。郑森这时才明白是什么意思,连忙再次叩首道:“臣,谨遵圣命!”

隆武高兴地将郑森扶起来,传旨,赐郑森以国姓“朱”,名成功,字明伊,加封御营中军都督,赐上方宝剑,仪同驸马。一并协理宗人府事务。自此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青年因为家世,一下子得到如此殊荣,众人皆以“国姓爷”称之而不名之,郑成功大名由此传扬开来。

儿子得到圣上的喜爱和重奖,当老子的当然高兴。但一看到,“为国进兵”这四个字,郑芝龙就打心里腻烦,看来儿子和自己想的可不是一回事。郑芝龙急着回去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对别的事情顿时没了兴致,于是,留下郑鸿逵,带着郑森告退了。

待郑芝龙走了一会儿,黄道周复又起奏:“原九江佥事王思任在殿外侯见!”

“宣!”

郑鸿逵和王思任一对眼光,就是一激灵。那眼神分明告诉自己,自己过去的那点丑事他一清二楚。仿佛暴发户碰见旧时一同要饭的朋友,郑鸿逵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

朱聿键一看下面跪着的中年书生,文质彬彬,对答儒雅大方,很是喜爱。“爱卿,国家正值危难之时,看来朕要夺情了!”

王思任一惊,但还是大声答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一切忠字为先。遂东愿听万岁差遣。”

“好!爱卿就晋级礼部侍郎,留在福京效力吧!”

王思任急忙叩首,“谢万岁!但广东岭东兵备道周明磊一事,还望圣意天裁!”

朱聿键故意停顿了一下,见郑鸿逵政低头发呆,这才说:“周明磊经略岭东道有年,就进从二品镇国将军,暂知广东军事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地方事吧。”

郑鸿逵闻言大惊,一下子清醒过来,忙下跪奏道:“万岁!周明磊公然以下克上,当明诏讨逆,怎可升官?如此,纲常何在?”

王思任复下跪大声抗辩道:“定虏公此言差矣!丁魁楚事、史起贤贪赃枉法证据确凿,事发,二人合谋诛杀了广东布政使马鍫,周明磊诛奸佞,安抚民心,广东百姓奔走相庆,称赞吾皇圣明。

敢问,有功不奖,何以振朝纲呢?

再说,定虏公在应天府,和马鍫大人、周明磊大人早就熟识,应该相信他们的为人、官品吧?”

又被人提起自己是马党,郑鸿逵的脸刷地一下红了。看来曾经的不光彩,很难改变了。郑鸿逵是个聪明人,已经猜到,朱聿键和黄道周昨晚已经核计好了一切,自己再不识相,恐怕当年自己在应天府巴结马士英的种种丑事就会被当众揪出来,只得一声长叹,不再言语了。

七月初一,明磊在广州接到两道圣旨。明诏,是加封自己为镇国将军和暂时为广东总督。密旨,则是命令自己,一旦靖江王谋反,可署理两广总督事,务必生擒之,押往福京受审!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