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甲申风云 > 第四卷 望岁 第十三章 驰援

第四卷 望岁 第十三章 驰援(1 / 2)

?

第十三章驰援

大帅的第一份军令,指定三个营的倒霉蛋清理战场,追杀清军流落在各处的散兵游勇,大伙还一个劲儿的庆幸,总算捞到痛打落水狗的实惠了。可接到李定国的这第二份军令,大伙一下全傻了眼,实在没有几个服气的,纷纷派来部下,有苦苦哀求的,有打听变通之法的,有的干脆直接请战,说什么一鼓作气,全歼清军,还要就势拿下衡阳。

李定国只是笑了笑,迅即收起笑容,目光严厉地盯着高文贵、靳统武和罗人琮,“各营闹事,我看多半正对了你们的心思!你们不是冲锋陷阵的普通将佐,你们是掌管一军生死的主将,怎么?见了便宜就眼馋了?

穷寇勿迫!这道理也不懂了?我们的目标不是一个小小的衡阳,是仅凭一战就要打出威名来,就要打得天下皆知,尔等的这点心胸、见识怎么和妇人相仿?”

见几个人纷纷低下头,再不敢抬眼看自己,李定国将手一摆,“传我的话,两军距离不能超过十里,追得缓,他们反而跑得慌;追得急,他们就要回头找你拼命的。”

于是,这下可苦了曹得先等人,打打停停,等遥遥望见衡阳城的城门楼,整整过去了三天。这三天,对于这些残兵败将来说,简直比三年还要漫长,几乎没有合过眼皮,没有停下来吃上一口热乎的军粮,基本上是边跑边嚼,甚至有几个是因惊慌过度活活噎死的。

突然间,前面的大路上又传来隆隆的马蹄声,曹得先回身看看身边的两个满脸惊惧的侄儿,“难道李定国在这里还有伏兵不成?”

正在彷徨之间,段奉忠一把扯住他的胳膊,兴奋地带着哭腔,“是咱们的人马!大帅,于总兵接应咱们来了!”

滚滚烟尘之中,无数面玄锦战旗迎风乱舞,当中的帅旗上赫然斗书个“于”字,果然来的是援军。在为首的一群将佐簇拥下,于得成身穿蜀锦绢铠,内衬软甲,亲自来接应他们了。

见到援军,这些总人数不足四千的败兵士气才算稍振,突然间,于得成军中金鼓大作,全体六千骑兵全部抽出了马刀。一见着阵势,曹得先下意识的扭回身,不知什么时候,一支明军的骑兵队悄悄摸了上来,好险啊!曹得先不禁后脖子发凉,就差一步啊!

这支明军的追兵人数不足五千,在不远处列好了阵势,岿然不动,悄无声息寂静如林。阵脚处,一员大将,通身鱼鳞甲,红sè大斗篷,头戴冲天冠,铜颊蔽面,倒提一杆亮银枪,英姿飞扬,气势逼人。

达凌阿是两天前就撤回来的,于得成得知爱将卜宁被擒生死未卜,对于这杆亮银枪,他怎能不分外注目。再看看此将身后的五百名身穿银光闪闪锁子甲,手执铁矛、钢盾的亲卫铁骑,不用说,这就是让如今的湖南清军闻风丧胆的李定国了。

在于得成眼中,李定国简直就是一头山林中的猛虎,自己这点人马统统被人家犀利的目光死死盯住。别看加上曹得先的人马,此时于得成手下的总兵力足足是李定国的两倍,但他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看看人家好整以暇的样子,于得成缓缓将左手举起,顿时,八名传令兵各举着小黄旗高叫着散向各处,大军阵型不变,一步一步地向后整体退步。

一步、两步、十步、百步,见李定国没有追的意思,于得成赶紧摸去额头沁出的冷汗,大吼道:“传令三军,跑步撤回衡阳!jīng骑营断后!”

在城中的帅府中坐定,曹得先才喝下半盏热茶,便忙不及地问道:“这城可守得住?”

“大帅有所不知!两天前,我就六百里加急将消息报回了长沙,老王爷动作很快,直接调湘潭守军乘船来援,今天一早已经到了;加上达凌阿带回的四千骑兵和大帅的四千多人马,咱们衡阳城城**有步兵一万八千多,骑兵八千,又是如此的坚城,粮食、火药、箭枝,样样充足,就是守上半年一年的,都不成问题。”

曹得先点点头,等了半天,却不见于得成主动将老王爷的敕令交给自己过目,胡疑地看了满脸笑容的于得成好一会,难道王爷气自己惨败,将这兵权交给于得成了?

于得成脸上带着笑,心里也很是烦闷。不论从哪方面,自己都不弱于曹得先,可即便有此大败,这主将的位置真是不可撼动啊!如此任人唯亲,如何服众?

正沉默中,从湘潭赶来的副将杜充祈一头闯了进来,“曹帅!老王爷有书信到了!”

杜充祈和曹得先一样是辽东人,很是熟识,一见是他来了,曹得先这才将心放回到了肚子里。

展开长沙来到书信,竟是孔有德的亲笔,“有进无退,不可浪战!”

不可浪战!

曹得先反复咀嚼着几个字,现在城中的兵马还是我们北方人为主,需要自己用心维护,老王爷才会对自己如此客气,但不满之意,溢于言表啊!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