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魔梦缘 > 第三章花季雨季 三十三个梦

第三章花季雨季 三十三个梦(2 / 2)

穷亲戚真的要不是到了十分为难的地步,一般也不会求到你头上来,并且要是真找到你的穷亲戚,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其实,他们也是好脸面、知深浅的。比如一个老大娘到她家来串门,住了两天,早上吃面条,打几个荷包蛋给她吃,她都一个劲的推让,连一个都不想吃,看她说的话:俺都那么大岁数了,还吃那么金贵的东西干啥,快给孩子吃吧!说着伸筷子就要给这个孩子、那个孩子夹,唬得明涵抱着碗直躲——他是最不喜欢外人夹来夹去的,直道妈妈给他定了性不爱吃鸡蛋,老大娘才算罢了休。

有一种情况释母是说啥也要帮衬一把的----就是有个别的女孩子,都挺大个人了,就是在冬天的时候,都不一定有内裤穿;别说衬裤了,就那么赤条条穿着裤子,甚至连棉裤都那样穿,出现这种情况,穷自然是主要一面,另一面,就是为省几尺布头钱,好能做他们认为更为紧迫的事,比如买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对女孩子穿不穿内裤的事,释母格外用心,不为别的,就是让她们自觉体面些,这也是她们叫她一声姨、一声姑,应该为她们想到的,扯几尺布的钱,她还是出得起的。

********************************************************

释母常常感叹,想想也真怪,一个庄稼人本最不该缺吃少穿的,可是缺吃少穿的往往就是庄稼人。释母最不愿意到这样的亲戚家去串门,但有时还非去不可,看望长辈,探病望灾的,她不去哪行----因为跟着他们吃饭太让人心酸了:

看他们好不容易攒几个蛋,还腌的齁(hou、特别咸的意思)咸的,简直都无法下咽,却还当个宝贝似的留着,留着给贵客来才端出来待客。就这样的蛋,他们却能吃的喷香,半个就能吃饱一顿饭,这往往是释母硬塞给他们碗里的,他们才狠下心来吃的。如人多了,就切了那几个有数的蛋,孩子是不敢动手伸筷夹的,释母给他们夹,还要再三思谅大人的眼色,看孩子眼巴巴的看她吃饭,释母是更难下咽,索性分与孩子们。看他们吃蛋,那么难吃的蛋,却吃得津津有味,这哪是吃蛋,分明是吃蛋的感觉。

释母的大哥、二哥的日子,其实都还说得过去,只是平时省惯了,让人看了窘迫。二哥属农场,有点发工资性质,收入虽不高,但基本生活有保障,至于大哥有木工手艺,又会做点倒动牲畜的买卖,日子改观最大,而一些个别亲戚到了八三、八四年,日子才算有了起色——因连年的好收成,吃穿是不用愁了,只是生活却无法富足起来。

也难怪,他们大都死脑筋;要不,怕担风险,只能种地,旁的也做不来。如此对释父、释母的希望倒进一步增大,也是释父此时在无林的虚名已处在了树大招风的风头上,不求他担谅求谁,有释父这么大的“靠山”,不指望他指望谁。这回倒好,有的亲戚过去有个头痛脑热的,往往是干挺着,而现在到“娇贵”起来,有点小病小灾就跑到释母那要药吃。其实,过去有病不吃药那是无奈,如今吃药更是一种无奈,毕竟岁月不饶人,人要是上了点岁数,身体就不好做主了。

当然贴几片头痛脑热的药也不一定能多花多少钱,释家的负担重,给儿子准备结婚费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家人来人往太多了,那亲戚是讲不了了,释父太爱招人了,与他交往的人,有的不叫还好往家里蹭吃蹭喝的呢,何况释父好“整整”赶上饭时,就带人回家吃饭。

释父是听不得人好话,见谁都好,不见外、好客的脾气,实在让家里有些承受不起。不过,对此释母也无奈,不满意归不满意,来了就得招待。这在小明俊身上都出了笑话了,因为妈妈好让他跑腿买东西招待客人,只要一见人来,明俊就会主动跑到妈妈跟前道:妈妈,我去打酒去;妈妈,我去买烟去;妈妈——我去买鱼肉罐头、午餐肉罐头、青刀豆罐头去……。

好在此时释父工作不忙了,就利用业余时间下海了----给乡镇企业当当顾问,给单位、个人搞搞设计、预算,每年也能增加点收入,还是能暂时维持这“浮华”的人来人往。

明涵对家里人来人往的,倒没有什么太大的看法,尽管他的炕都要成了谁来谁睡的“大车铺”了。

他最看不惯的是来串门就串呗!手脚勤快就勤快呗!只是有的长辈帮着做饭非得戴着“顶针儿”戒指样的东西,藏污纳垢的,也不摘下来,为此,看着不满以致有一天中午都没吃饭——那天中午包饺子,那老大娘非说她和的面好,非要帮忙和面,还和呢,就是帮着包,明涵都不想吃,妈妈明明看出了明涵的不满,可是却还是一个劲地夸老大娘和的好,明涵嫌脏,说什么也不吃,就那么甩手不吃中午饭,头也不回的早早的就去上学了。

爸爸骑车追上他,给他钱让他买着吃,他也不屑一顾:哼!气都气饱了,不吃了!这真是明荷惯出的毛病,看人下菜。其实,虽是远房亲戚,也算是自家人,哪有那么多讲究!他还不懂,什么都是眼不见为净,当然,毕竟他还小,好钻牛角尖儿。

尽管明涵有时讲究得过分,而往往却也是能识大体。明涵家冬天有公共暖气,屋里暖和,一到冬天,姥姥就好到他家“猫冬”,睡惯了炕的姥姥自然是要和他住在一起。老年人呢,晚上好有起夜的习惯,不单是为了方便,也是因过走廊,走廊没暖气,怕闪着,这样姥姥的尿盆就好放在炕洞里,也就是房间内,姥姥怕明涵嫌脏,就一个劲地对明涵说,她的尿盆天天刷,又有盖,不埋汰的,对此,明涵对姥姥也只是默不作声,任由她了。

姥姥要是来他家住,可招人了,不用说别的,二姨姥、三姨姥咋的也要住上一阵子,姐妹三人凑在一起不容易,如她们再带个孙子、孙女的那就更热闹了,闲话也就越扯越远了:最让明涵感到可笑的是,人见人拜的红布条的事。最可怕的是半真半假吓唬小孩的有关鬼魂、鬼怪的骇人故事。

有关红布条的事,明涵听到最有意思的一种传闻是这样的----那个时候,也不知是谁先传言,哪里哪里的大树显灵了,到那上供能得到灵药,包治百病。人们一看果真不虚,要不也不会有人拴红布条了,这一信以为真,可就苦了大树了,就像眨眼功夫一般,没几天树上就被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给拴满了红布条。而树下摆满了盆碗之类的盛物器皿,以及又是烧香、又是磕头的人们----望“树仙儿”能开恩,施舍点灵丹妙药。按规矩,人们怕打扰树仙儿,约定俗成,要过夜,“仙药”第二天早上才能去取。去取时倒好,就是碗里有点枯枝烂叶,都当成医世之良药。

其实,这棵被名声所累的大树显灵的起因是:一个摸鱼人,因摸得顺手,高兴得忘了时间,想回家时,已是眼瞧着天黑下来了才想到身处荒郊野外,孤身一人更害怕,急着回家的他,穿上裤子,挽挽裤腰,骑车便走,就忘了挂在树上的本命年的红布条腰带。骑骑车,裤腰开了,以为自己碰到鬼了,险些摔下车去,他是屁滚尿流的回了家。等他几天缓过劲来,再去探个究竟,见满树的红布条,不由哑然失笑。

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好有盲从心理,不过还别说,还真有什么瘫子、瞎子、聋子、哑巴的,也就是“久病成医”,说自己成了“狐仙儿”之类的人,也真能给一些人治好了病,不容人不信。惹得四方,甚至大城市,相当级别的人坐着小车去求治,“狐仙儿”的要求也不算高,两瓶贴红纸的酒,两包贴红纸的糕点,加上一包用红纸包的钱----这钱是看着给的,穷的人家两元就行,一般人家五元、十元也行,如真把病治好了,那富裕人家几十元、上百元也有给的。

其实,也难怪一些人趋之若鹜的盲从,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想省几个钱,不用上医院,或根本就没钱上医院。

所谓成“狐仙儿”的能人,往往最终结果都不好,时间一长,治病就不灵了,成了骗子,被警察尊上级指示给取缔了,之所以说尊上级指示,是因为有的警察也挺忌讳狐仙儿的……。

<ahref=http: 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href=http:>

最新小说: 超星神里路过的假面骑士。 大明:富士山封禅,聊天群才来! 都市:灵魂密码 祁同伟义父,杀侯亮平,毙沙家帮 大明:治理倭患,收个小弟戚继光 曝光十大顶级强者!从只强开始 拳愿刃牙:开局绑定刃牙模板 人在迪迦:开局被队长偷听心声 光之国:我天空之光,吉普车教学 缅北归来!毙侯亮平,毁沙家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