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洗冤新录 > 第七十三章 万金定合同

第七十三章 万金定合同(1 / 2)

?

那个身着长衫的冷总管来到了包正面前,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只见面前的老者气质高贵,那是只有经常发号施令的上位者,才逐渐形成的气度,别人是说什么也装不出来的。于是,不由重视了起来。包正也暗自审视着对方,只见他相貌阴沉,双目中射出了两道寒光,看来是一个狠角色。

忽然,冷总管打了一个哈哈,对包正说道:“老先生想是初来此地,大家到屋中相谈吧!”声音中也透漏出一股阴寒之气,所以说得虽然热情,但却不由令人脊背发寒。包正心中暗道:“这厮还真是名副其实,确实够冷的!”

于是,就随着冷总管绕到了屋后,只见后面还有几间精舍,显然是招待贵宾的所在。看来,包正是被人家当成大主顾啦。

包正又发现了在前面长长的房子后面,堆放着许多粗大的毛竹,一排排密密地堆垒了起来,几乎和房子相平。

包正看了,不由心中一动,于是问道:“冷先生,老朽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盐场之中,还需要毛竹作甚?”

冷总管又是一阵冷笑:“老先生有所不知,此乃我们当地的一种炼盐的古法,名为竹盐,就是把上好的海盐放到竹筒之后,再裹上当地黄泥和松香,放入高温中煅烧多次。然后就得到了这种竹盐。没事的时候,可以含在口中,就如同小孩吃糖一般。据说,常吃可以延年益寿,乃是仿照祖师葛洪炼丹之法,因此价钱也是奇高,非富贵之家,不可食也!”说罢。就取出了一个布袋,从里面捏出了一粒竹盐,放在包正的掌心。

包正听了,心中琢磨道:“海盐放进竹筒中煅烧之后,必然增加钾、铜、铁、锌、硒、锗、硫磺等有益的微量元素。人体摄入之后,确实有益健康。”

于是几把手里的竹盐放在了口中,一尝之下。。。觉得并不是甚咸,别有一般滋味。想是里面的盐分被煅烧去了一些,所以才会如此。

很快,就进入了一家精舍之中。有下人看茶,包正放在唇下抿了一口。就放下了盖碗,闭目养神。那冷总管见状,只好开言道:“老先生是何方人氏?竟然不辞劳苦,来到了我们这里,看来。是想做一笔大生意啊!”

包正这才睁开了眼睛,口中说道:“老朽本来是北地人氏,家住开封。南渡之后。才迁到了江南。这次主要是来这里走走,看看行情!”

冷总管见他不露声色,显然是一副做大事的模样。于是又问道:“老先生运盐,是想转到何处销售?”

包正呵呵一笑道:“盐还没有买到,何谈出售?冷总管,难道每一个来此贩盐者,都要知道他们销往何处吗?”

冷总管毕竟是就在生意场中打滚的人物,自然不会将包正地话放在心上。反到又对他敬重了几分。他心里几乎已经认定,这个人一定是个大主顾。于是,就面带笑容地说道:“老先生有所不知,我询问这个,是因为我们专门有一些送货的路径。专门有武装押运,可以确保一路平安。所以。一定要知晓客人都要往何处运货。”

包正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倨傲地说道:“我要运的地方,只怕不是你们能到得了的,不说也罢!”

冷总管心道:“大宋的国土,没有我们到不了的,难道是要往金国运盐不成?”于是口中试探道:“看来老先生是故园情深,舍不得自己地老家啊!”当时,长江以北基本上被金国占领,而开封更是成了金国在中原的重地,所以这位冷总管才有此一说。

包正高深莫测地微微一笑,也未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道:“只要从水路一直向北,运过了长江,自然就有人接应,剩下的,就不劳你们费心啦!”反正是买空卖空,包正干脆就信口胡言起来。一路看小说网

那冷总管却误以为面前的老者乃是帮金国运盐的,于是皱起了眉头道:“只是长江附近有我朝地水军,恐怕不宜通过。其他的,倒也不足为虑。”

包正于是又给了他一颗定心丸:“这个无妨,那里的事情自然由我出头。你们先做好准备,三个月之后,我再来提货,共需十万斗海盐,不知能否有货?”

冷总管道:“数量上没有问题,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北国沿海一带,海盐足够自给,为何千里迢迢,来我广州运盐?”

包正一听,知道这个问题要是回答不好,就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到那个时候,可就画蛇添足了。于是盯着冷总管看了半晌,直到将对方看得低下头去,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只因北方的蒙古各部连年缺盐,今年地海盐大都运往了那里,所以需要补充一部分。冷先生切莫传嚷出去,否则大家都逃脱不了干系!”

冷总管听了,这才放心,连连点头道:“这个在下自然会为老先生保密,只是这----”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