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西游再记 > 第十三回 佛国请来舍利子 真僧降却假主

第十三回 佛国请来舍利子 真僧降却假主(1 / 1)

?13、佛国请来舍利子真僧降却假主持

上回说到唐三藏路过流沙河,被那行凶作恶的流沙河水神捉去,大圣和八戒、小白龙奋力拼斗,救三藏不得,多亏大圣请来天兵相助,才捉得那恶神归案,救出唐三藏,沙僧奉如来之命前来助三藏取经,解下项下念珠见水成舟,过了八百里流沙河。

三藏师徒四人经过流沙河后,得以团聚,八戒挑担,沙僧牵马,悟空化斋寻路,晓行夜宿,逢山登山,遇水过桥,一路有寺住寺,无寺住店,无店有那人家乞宿一晚,天亮启程不敢偷懒,看尽朝阳并夕霞,受尽人间冷暖,尝尽饥寒与风雨,观尽人间乱象,才知取经路远,方感人生不过匆匆一过客。

三藏师徒往前走,佛寺越来越多,可谓遍地僧尼,寻常百姓家,也是家家念佛,日日进寺院,男人争当僧,女人争做尼,僧尼位高人敬,但有那毁经谤佛者定死罪,但有颂佛者人所钦佩,佛之用处处可见,处处可买,佛之经人人皆有,人人可诵,家中敬佛,出门面佛,只是平常语,句句有佛声,只在此国居,并无异教徒,可谓是佛之国度,佛的世界。三藏见此风景,心生欢喜,不知此为何国所在?三藏道:悟空,此国如何?大圣道:此国敬佛,爱佛,在此国居住甚好。三藏道:是啊,在此国中过一辈子也不枉一生。你寻一人好生问,此为何国?大圣道:是,师父。师徒正谈间,身旁走来一老者,手捧佛经,大圣拦住高打佛号:阿弥陀佛,老人家,此为何国?人人敬佛,人人向善,真乃佛国。老人双手合十笑呵呵道:阿弥陀佛,此乃乌斯国是也。以佛立国。三藏在马上听了,心中更加欢喜,八戒和沙僧也是笑吟吟。

大圣看看天色不早,对师父三藏道:师父,天色不早了,我们寻个店住下吧?三藏仰脸看看天,道:也好,怕是赶不到了,先寻一个店住下,明早再到驿馆去。大圣左右张望,望那两旁客店这一家不行,那一家相不中,在那里挑哩,左挑右挑,转得街远,走得人困马乏,三藏看看天将黑骂起大圣来了:你这猢狲,东家不行,西家不就,转得脚乏人因,还不住下哩!八戒道:师兄的心思我明白,不近那肉铺,近肉嫌腥,不近那棺材铺,嫌它晦气,不近那医馆,嫌弃病患,不近那药铺,嫌它味浓,不近钱庄,嫌弃铜臭,不近私塾,嫌弃吵闹,不近青楼,嫌弃污秽,不近赌馆,嫌弃放纵,阔绰了嫌贵,贱了嫌脏乱,他寻个店住比姑娘家寻婆家还难哩。三藏听了愈加烦躁,沙僧道:二师兄还是喜欢和大师兄斗嘴。大圣自知理亏也不言语,看看前面有家客店,开口道:师父,就这家吧。三藏也不言语,大圣见师父不言语,却就跳去店里,问店里伙计:店家,可有空房?伙计道:还有两间靠街的房间。大圣道:给我一间罢。伙计答应了。

大圣跳出来,道:师父,就这家了。沙僧牵过马匹,八戒挑过担子,大圣扶三藏下得马去,有伙计接过缰绳将白龙马牵走拴在马厩里食槽上,有伙计领着领进房间,八戒卸下担子,师徒四人各拣床铺坐下,八戒嚷道:伙计,口渴得紧,打些水来喝。伙计道:客官,稍等,随后就来。伙计去了又回打壸开心放在桌子上:客官,开水来了,本店有上好的茶叶给客官备着,想喝自己泡,是不收银子的。城里建好千层佛塔,国王陛下要亲率文武大臣迎佛骨舍利子哩,客官可多住些日子,一览此千载难遇的盛典。三藏听罢心中不由一动,八戒道:师父,迎了佛骨,这千层佛塔就该改为千层舍利子塔了。伙计,这迎佛骨舍利子盛典哪日哩?伙什道:明日是盛典正日,客官,不要错过了。大圣道:盛典正日一定是很隆重,很热闹,老孙前去耍耍去。三藏道:这泼猴,只知玩耍,不知我们还有正事哩。大圣道:师父,除了取经是正事,什么还是正事?莫非师父还想明日做一个盛典主持吗?这不是你那中华大地,国王陛下给你那般荣耀。三藏道:你这猴头,明日迎佛岂是为了荣耀?我们这做弟子的人人都有份前去恭迎膜拜。八戒道:师父,错了,猴子就是猴子,猴头就是猴头,猴头燕窝乃是难寻的极品,能换成银子哩,师兄这猴头只佩老猪摸摸师父骂骂罢了,不值一个铜钱。八戒在那里插科打诨,只气得三藏无言,沙僧道:大师兄,二师兄,早点睡吧,明日盛典让去就去,不让去咱们在这睡觉就是了,莫说错了惹师父生气。八戒嘟囔道:管他什么盛典?老猪到现在挑了这一日的担子,还水米未沾牙哩。大圣道:八戒,那担子里不还有那化来没吃完的馒头吗?你拿来吃。八戒道:老猪一个人吃够,分成四份就不够了。大圣道:师父想着盛典兴奋哩,今晚是吃不下饭的,我只喜欢水果,你留两个给沙师弟罢。沙僧道:不用留了,午间吃得饱,现在还不饿,你一个人吃完罢,省得发霉就不好吃了。八戒真的解开担子,寻出来自己一个人吃,吃得急就噎了一下,大圣道:八戒倒碗水喝才好。八戒也不答言,自己倒了水边吃边喝。喝完上床,师徒四人各怀心事,可谓同床异梦。

到了次日未及天亮,三藏早早起来,洗了,转身要出去,大圣道:师父,哪里去?三藏道:我去那盛典迎佛去,你们三个留下吧,莫去给我闯祸。大圣道:盛典人多,鱼龙混杂,师父一个人去怎么行?还是我师兄弟在身旁保护着才好。八戒和沙僧也在被窝里探出头来,起身穿衣道:是啊,师父,还是我们一同去好了,只我们不言语不惹事好了。三藏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师兄弟三个匆忙穿了衣服,洗了,师父前面走,三个后面跟,打听得千层佛塔去处,径直去了,出得胡同便望见那塔千层万丈高,四面八角,耸入云端,乃国王陛下为迎佛骨倾国之力所造,新近建成,早有文人骚客前去瞻仰记文,有那高僧教徒礼佛参拜,国王派了御林军看守,寻常百姓望望便走,如今御林军更是加派了兵丁守护。

三藏师徒望着塔走,不多时便走到了千层佛塔附近,却不得靠前,早有官员在前面忙碌,早有教徒,百姓将塔围着观瞧,只待迎佛骨来。三藏师徒占据了有利地形静待盛典开始。

人越聚越多,有那官兵将道路通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大队人马开道,马步军守卫着,官兵吆喝着:陛下驾到,闲杂人等闪避!一队队,前后拥着,里三层外三层,中间是那打一顶黄罗伞,伞下乃是那乌斯国国王陛下偕同皇后驾临千层佛塔寺内,寺内有那高僧及官员早已在寺内等候,国王驾临,都在那里跪拜相迎,国王陛下传下口谕:免礼。这些人俱闪在一旁候旨。

寺内高搭云台,选取了高僧讲法,迎佛骨。

到了那吉时,有那外邦高僧护送佛骨至寺内,国王陛下率众官、高僧相迎。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护送至寺内安放,有那高僧开始讲法。一国百官,各寺主持,众教徒,众百姓在那里俯首听讲。那高僧在云台上讲法,低头看见在那人群边沿处有那一身披锦澜袈裟的僧人,执着锡杖,身边有三位陪护,便知道那是传闻中的东土大唐圣僧唐三藏法师:他在那云台之上高打佛号:阿弥陀佛,那里身披锦澜袈裟者可是东土大唐圣僧唐三藏法师吗?三藏师徒正在听讲,听如此说,抬起头三藏答道:大师,贫僧正是唐三藏。那高僧道:既是东土圣僧三藏法师可一同上台来讲法说经。早有僧人下台去请,台下万众瞩目随着移动,看着三藏一步步被请上云台,大圣三人至台下被拦了下来,静候讲法。那里一云台之上,二高僧把佛法讲得得听者大彻大悟,五体投地。当下国王大喜,讲完召二高僧入内觐见,大加褒奖,问了三藏:圣僧因何到了我国,却不去驿馆去住?三藏答道:陛下,我乃西天取经路过贵国欲倒换关文西去,因天色已晚,未能赶去驿馆去住,住在了一客店中,听得店内伙计讲今日迎佛骨讲法盛典才匆匆赶来了。国王道:那三位可是随从?三藏道:是贫僧三个徒儿。国王道:既然如此,不如你们师徒都搬到寺内住来,待到盛典过后再倒换关文西去不迟。三藏道:谢陛下,陛下如此敬佛,必然江山永固。国王听完呵呵,当晚三藏师徒搬到寺里住下。

佛骨安放于千层佛塔寺内,自是佛光普照,又有万众景仰,空前绝后的迎佛骨盛会,早已惊动了千里外的一山中老怪,此山名为仙踪山,听着已然有些仙气,山中有一古刹乃敕建承恩寺,寺中有巨佛像高百丈,香火旺盛,香客众多,有那和尚众多,那承恩寺名却有一段来历,那开国君王未登基坐殿之时,乃是一将军见朝政混乱,众官员腐败不堪,又有那皇权相争更迭频频,举兵起事,准备不周,手下兵将被击散,那将军逃至仙踪山中红山寺内佛像内躲过官军搜查,待到二次举事,三次决战胜后登基后乃下旨更寺名为承恩寺,大兴土木扩建赐寺内千顷良田,以报佛恩。那开国皇帝在日,那承恩寺风光无限,传至几代后由于山高路远,朝中已然没有那么重视,寺中渐渐冷落,官员来得少了,只有那民间前来进香,不料那山中有一苍狼成精作怪,这苍狼怪食尽寺中和尚,占了寺院,他却变化了主持模样披了佛衣成了寺中主持,法号惠善,白日里受那香客拥戴,夜晚间却是云来雾去的老怪,占尽佛的颜面,做尽怪事。

这苍狼老怪早就听说国都中建千层佛塔,迎佛骨,这老怪妒火中烧,便趁着夜深人静来千层佛塔寺中盗佛骨。当夜苍狼老怪侮了月光,使起风来,直刮得门掩不住,窗户纸破,刮得路阻人稀,院落无人,他跳入寺中取走了佛骨化为一缕清风逃往那承恩寺中,将佛骨安放于寺内。那三藏师徒居于寺中,大圣见那无端起风,抓一把递到鼻上闻闻,却是一股腥风,心中顿生警觉,摇醒师父道:师父,这风有些腥只怕是妖风,当心寺内佛骨。三藏睁开朦胧眼道:你这猢狲,休要乱说,佛骨乃圣物哪个妖怪敢掂记?快快睡吧。大圣听师父如此说,只得睡下。

待到次日天亮,有那看守的小和尚惊慌失措,跑来报说佛骨不见了。三藏师徒明白,那寺内高僧还有那驻守官员,都得知了佛骨失窃之事,俱慌乱了起来,一面急急查验各处乱找,一面急急派人前去报与宫中禀予陛下,这下非同小可,失却圣物乃天大的灾难,对于诸僧,诸官员,御林军,乃至于国王,举国都是天大的耻辱。国王陛下很快驾临寺内,面前跪倒了一大片,众僧,多官俱跪下请罪,不敢仰起面前,国王道:说话啊,圣物怎么不见了?众僧,多官战战兢兢不敢说话,那国王着急道:这天下有杀头的罪,没有不让说话的罪,快快禀来。那寺内高僧道:启禀陛下,昨夜寺内起了怪风,刮得门窗俱开,怪风过后发现佛骨不见了,请陛下降罪。国王道:现在也不是降罪的时候,失却了就是先去找寻才是。高僧道:寺内遍寻不见,已然找了三遍,别处哪里还有可寻处?国王道:再细加查验,给我传都中各官。有一人上前道:陛下,慢些着急。众僧看去却是三藏,陛下道:圣僧有何话说,快快讲来。三藏道:贫僧有三个徒儿,善拿妖捉怪,昨夜有大徒弟孙悟空闻那风有些妖气,提醒只怕有妖,贫僧念是圣物妖怪必然不敢乱来,大意作为致使圣物丢失,请陛下宽心,贫僧一定让我那徒儿助一臂之力协办此事。国王听如此说大喜过望:圣僧有此高徒,请上殿来。有传令官传大圣并八戒、沙僧上来,三人上殿来拱手道:参见陛下。国王看罢对三藏道:这是圣僧的三位高徒?三藏道:正是。国王道:奇人有奇貌,佛骨之事还请圣僧高徒多加协助,如若查寻到,就是救了朝中各官还有这寺内大小人等,也是救了我这一国人的脸面。孙大圣道:请陛下放心,一定尽心查询,若是查到是哪山妖怪拿去圣物,一定捉了他来拿回圣物。国王道:要多少兵马只管说来。大圣道:若是妖怪,不要一兵一卒,只是好好款待我师父我好去尽心查办。国王道:小师父尽管放心,若是寻得佛骨,必不亏待。要多少人手?大圣道:只我三师兄弟够了。国王又道:小师父,几时起程?大圣道:这佛骨必然是周围山中有怪,我要遍访各山才寻得到。大圣向前三藏面前道:师父,我去去就来。八戒道:师兄,寻得佛骨回还须师兄添两个帮手才是。大圣道:你和沙师弟先守着师父,我寻得到那妖怪藏匿之处,你们俩个再一同去降妖就是了。好大圣,说话间跳出去,一个筋头云半空里不见了,惊得那国王称赞,惊得那寺中众人称奇,俱仰起头半空里观望,哪里还看得见?

却说大圣半空里,转个身,看遍千里内各山大川,并无妖气,只那东北角上却是佛光笼罩,瑞气蔼蔼,佛光里哪里有妖孽可以藏匿?这大圣一时遍寻不见,在那空中转来转去,在那空中发呆,待要天庭里去问,没有头绪如何开口?待要去西天如来处,如此小事岂不低了名头?只看那佛光,大圣一时动了心猿,下去耍耍再说,跳下去怕惊了众人,变化了只鹞鹰飞在那山上,世间鹰眼是最利的,这大圣却是无心变有心,飞近了那山看,好大山,高万丈,陡若刀削,盘若游龙,生得郁郁葱葱,树木森森,山间点缀各色小花,有那绿草青青,流水潺潺,山间小路上有那不多的砍柴樵夫,有那数个行人,这山正是仙踪山,那佛光处正是承恩寺,坐落在山间一块不小的平地上,端的规模宏大,有那皇家气概,数不清的院落,众多的僧人,有那挑水的,有那背柴的,有那扫地的,有那念经的,有那主持的,佛是一般看,僧不一般同;远来近往的香客,行走的,坐轿的,乘马的,赶车的,独行的,结伴的,成群的,结队的,有那农夫,有那渔夫,有那商人,有那匠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色人等散布其间。那佛光聚处正是大雄宝殿里大佛面前的香炉,香炉前站着寺内主持惠善和尚,大圣睁开那火眼金睛来看,这惠善头上悬着一股妖邪之气,若不是佛光罩住,必是妖气冲天,这大圣变鹞鹰,鹞鹰变恶鹰,冲进来张开利爪来抓着香炉一下抓倒,倒在地上碎了一地,里面的东西一下子全都倒了出来,现出佛骨来,那惠善急来抢佛骨,鹰就张开爪来冲着惠善的头上就是一下,惠善就缩颈伸手护住光得发亮的头,却也被抓得血痕涟涟,趁这个机会鹰抓起佛骨就在空中直飞了去,那惠善待放下手睁开眼,眼前的佛骨已然不见了,看看被那鹰抓去,一时也顾不得许多,纵身上去,抢入半空里,撕打起来,大圣现回本像将佛骨收到自己身上,惠善来夺,大圣抡一条金箍棒来迎,那惠善解下项下佛珠来,那佛珠却也变了厮杀利器,一来一往在那半空里来争斗,佛珠欲缠金箍棒,金箍棒要打妖僧,一妖一圣来赌斗,为的只是佛,妖僧气急,大圣怀恨,各不相让,这山斗到那山上,半空斗到那云端,这妖僧骂道:我盗佛骨与你何干?那大圣道:你盗佛骨定不依。妖僧道:佛到哪里都光明,如何我就不能请?大圣道:佛是人人敬,只是正邪两不同。两个在那里动嘴怀恨,动手拼命,打了半个时辰,惠善手怯筋软,大圣一棒打来,他却跳下山中林深处躲了起来,一片妖云浮现山中,大圣追来只是不见那妖僧。

大圣只得携了佛骨回转到了千层佛塔寺中,有那小和尚嚷道:神仙回来了!神仙回来了!簇拥着直到殿中,三藏问道:悟空,此去如何?可曾找到佛骨去处?大圣从身上拿出佛骨来:师父,你来看,这是什么!三藏接过来,双手捧在手中,直念:阿弥陀佛。八戒嚷道:大师兄也不带我去,有了功劳一个人贪了。这等好事,也不带挚弟兄。一传十,十传百,早惊动寺中各人,俱欢喜不尽,前来观瞧,围得水泄不通,三藏将佛骨放在殿中案上,众人都来参拜,拜罢寺中高僧还有那官员俱来道谢:若非圣僧高徒如此高的法力,拿回佛骨,我等俱没命矣。说罢,俱跪在地上,三藏哪里敢依?慌忙搀起:快快请起,折煞我也!降妖捉怪,惩恶扬善,这是小徒份内之事,各位高僧,长官千万莫要如此。起来,坐下来,叙话,听大圣言讲拿回佛骨经过,个个称奇感叹。有那寺中高僧道:和那惠善法师也曾多次参悟礼佛,不想是个妖怪,想当年承恩寺盛况,这些年因山高路远,朝中冷落了他,也难怪他盗去佛骨为难朝庭,为难寺中。大圣道:那妖怪是不是真的惠善也难讲尽,只怕真的惠善早已命归九泉。那众点头道:也是,也是。

寺中早已差人报与国王,那国王闻听佛骨拿回,即命内侍起驾往千层佛塔寺而来,到了寺内,众僧多官俱来迎驾,在那殿中礼毕,国王大悦,拉三藏近前,以手相携:圣僧高徒,拿回佛骨是救了为王一命,救了一国百姓。如此功高,如何封赏才是?三藏道:陛下言重了,我师徒路过贵国,捉怪降妖乃是我那徒儿份内之事,不要甚么封赏,只待此事了了,陛下能倒换关文放我师徒西去取经就是了。国王道:这个容易,只是无有封赏,为王难安。三藏待要回言,那寺中官员跪下道:启禀陛下,佛骨虽然拿回,但那惠善法师乃是妖怪,还未伏法,只怕圣僧去后,他卷土重来,朝中寺中俱是凡人,如何降得住他?国王听得此言改了脸色,凝重起来,手拈胡须:以你之见如何?那官员以头触地:还求圣僧高徒拿住惠善,断了妖根,举国才得平安。国王为难道:圣僧,你看这如何是好?三藏道:陛下放心,我那徒儿再走一遭就是了。八戒在一旁嚷道:俺老猪走一遭就是了。国王道:猪长老也能降妖捉怪吗?三藏道:我这三个徒儿都不是凡人,个个都有降妖捉怪的手段。国王道:那就麻烦猪长老走一趟吧。八戒道:师父,就等老猪的捷报吧。说罢拖着钉钯转到当院跳到空中,扯起两扇大耳,往那仙踪山而去。

好八戒到了仙踪山半空里就喊:盗佛骨的妖怪,你猪爷爷来了,出来受死吧!声如闷雷,喊了数遍,哪里有人答应?就跳到承恩寺中抡起钉钯来,吓得那众僧四散逃开,方才住手,得意的哈哈大笑:好妖怪,看你猪爷爷来,吓跑了,躲起来了是不是?好吧,你猪爷爷就找上一找!跳到山头骂道:那盗佛骨的妖怪,快快出来受死!遭瘟的妖怪,躲起来做缩头乌龟是不是?怕了你猪爷爷是不是?在那山头只管高声叫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这还不算,将九齿钉钯丢将去念声“长!长!长!”直长得数丈高,叫声“打!”,指哪打哪,直震得四周岩石纷落,飞鸟惊起,走兽狂奔,虫子乱飞,鱼儿乱窜。却说那苍狼怪吃了惠善,做了主持何其风光?俨然活佛再世。为泄心中妒忌恶气盗了佛骨,正解气时,被孙大圣打得手软,躲在那林中密处喘息,尚未喘得均匀,那八戒就到了,骂得难听,忍了许久,又见那八戒将钉钯耍弄得猖狂,胸中恶气就喷将出来,再也忍不住,跳出来骂道:哪里来的野猪?敢在这里撒野?丢将念珠去,直扑八戒,八戒用那九齿钉钯隔开,两者相撞,直冒火星,发出巨响震得耳膜裂,可见那念珠非俗物,念珠回来苍狼怪假惠善收在手中,二人也不答话,就动起手来,八戒钯来筑,老怪珠还挡,老怪珠来打,八戒钯迎上,八戒仗着力大,老怪略为灵巧,从山上斗到山下,从山下斗到山中,从山中斗到半空,二人一来一往无分胜负,老怪穿林过树,八戒身后紧赶,八戒身材笨大,穿梭不利,钉钯被那枝蔓荡住不得动,那怪就来打,八戒叫声“小”,那钉钯就小了些,小就巧,八戒穿过去躲过老怪,得意道:师兄是那如意金箍棒,我这就叫如意金钢钯好了。那怪看八戒嬉笑,恼怒发狠来打,八戒侧身躲过,钯筑来道:你那是邪恶不配念经珠。老怪恼道:我在这寺中做了几十年的主持如何不配念经?八戒道:吃人性命夺人位置,如何配念经?老怪道:不吃人性命夺人位置如何念得经?八戒道:走到天边你也该伏法。老怪道:到了佛祖面前也轻饶。八戒道:爷爷的钯不念你是佛是僧,只要是妖是怪爷爷就不放松。那怪道:莫论是妖是佛,拿出你的真本领来才能赢。二人边斗嘴边打架,打着打着,八戒身子往空中一跳数十丈,往下狠狠筑去,嘴里还喊道:这叫夺命贯顶钯。受死吧!筑下去就是一坑,只是老怪哪里还有踪影?八戒骂道:老怪,躲哪去了?怕了你猪爷爷了?遍寻山中,哪里能见?转到寺中也无有那怪的踪影,只得悻悻而回。

到了千层佛塔寺中,纵下云来,孙大圣问道:八戒,捉到妖怪没有?八戒嘟囔道:别提了,大师兄,看老猪去,那老怪装缩头乌龟躲在山中不出来,被老猪一顿骂才骂出来,打得正在兴头上,老猪使了一招夺命贯顶钯,筑下去就没了影,山中寺中都找不到,我只能回来了。大圣道:只怕那老怪先你一步到了这寺中,你还没有坐稳他倒喝了半天闲茶哩。八戒左右张望道:哪里呢?哪里呢?大圣道:那老怪到了寺中必定是藏起来了,或变化了,让你认他不得。八戒道:让我找到了,一钯筑他九个窟窿,看他还能藏躲变化不?这里八戒乱找不提。那边一片声嚷嚷起来了:可了不得了,皇宫里一下子多出一个皇后娘娘,两个皇后娘娘一个模样……大圣情知是那苍狼怪变化了皇后娘娘,来那皇宫里闹事,叫八戒道:八戒别乱找了,那老怪变化了皇后娘娘,在皇宫里闹呢,还不快去看看?八戒抓起钉钯和大师兄孙大圣急忙往皇宫里去,未到宫里,碰到宫里内侍来请,随着内侍到皇宫里看时,两个皇后娘娘一个模样就如孪生姊妹一样难分难辨,说走都走,说坐都坐,一样的声音一样的容貌,同枕共眠的国王分不清,昼夜服侍的贴身侍女分不清,这下子急坏了国王,见大圣和八戒来就如同有了救命人一样:孙长老,猪长老,两个皇后一个模样,哪个才是我的皇后?八戒笑道:多一个老婆多一个人疼,怎么倒犯起愁来了?国王道:只怕有一个是妖哩。八戒道:不管她是妖是鬼没有不疼相公的,她疼你不就好了?大圣道:八戒,辨出真假来,那假的给你做夫人如何?八戒道:俺老猪长得丑,只配取经当和尚,不配给人当相公。大圣道:那假的是妖,凭你如何变化是躲不过老孙这双火眼金睛的,你看那头顶上是有妖气的,看打!说着取出金箍棒来就打,那里国王急了:且慢!莫打错了。那里假皇后已然被大圣三言两语唬得逃走了,孙大圣后面追上半空里打斗了起来,大圣发狠,老怪含怒,一个火眼怒视,一个须发倒竖,远了刀棒,近了递拳,缠斗在一起,八戒看得手痒上前帮手,三个人走马灯似的在半空里打起来,那宫里人举头看着三人打斗,真皇后早有宫女扶着转到宫中安全的地方,国王皇后慰问叙话。再说大圣三人在那空中打了约半个时辰,老怪经不起二人夹攻,逃下去宫女群里不见,大圣哪里会放松?喝道:就是她!八戒上去莫手怯。八戒照着师兄指点的宫女就是一钯,全无一点惜香怜玉的情意,那怪看看钯来化道清风逃走了,变化了石狮蹲在那里,偏偏大圣眼滑,跟上照头就是一棒,老怪哪里会吃这个亏?听着风声就逃到空中去了,变了一老鸦在那半空里飞,这大圣拿过如意金箍棒来,真的如心如意,棒变了弓搭箭射去,老怪看看箭近却化了风去逃走了。八戒道:师兄,那老怪又不见了,莫不是又去偷佛骨去了吧?大圣道:回寺里看看。二人也管不了许多,径直半云半雾的就到了千层佛塔寺内,有一高僧须发皆白生得慈眉善目,正在寺内和三藏和那寺内主持高僧谈论,他言道:寺内有佛骨,能否让贫僧瞻仰一番?三藏和那主持高僧道:大师随我这里来!前面去瞻仰佛骨,正遇大圣看到,越发觉得高僧怪异,仔细看时却是那老怪变化的,上前去掣棒就打,三藏拉着不让打,喝道:悟空,休要无礼。恨得大圣红筋暴露,牙咬得嘣嘣响,伤不得那怪一根毫毛,那怪递过眼神来,得意之形更是激得大圣暴跳,急得直叫:师父,他不是什么得道高僧,乃是那盗佛骨的妖怪变化来的。打了吧!三藏道:悟空,莫要胡说!休要放肆!妖怪近在眼前,有师父护着,伤不得,拿不得,却是八戒举钯就打:师父,那怪变化多端,被师兄多次识破,无处藏身。又来哄你哩。那怪见八戒钯来跳了去,变化为一尊佛像端坐在寺里,哪里逃得掉大圣的眼睛?上前去举棒就打,又是三藏拉住金箍棒,训斥道:悟空,越发不听话了。连佛像都敢伤了。大圣被师父拉住金箍棒,不敢拉扯,又不敢动,这脓包和尚金箍棒碰着些就是骨断筋折,因此大圣投鼠忌器,便宜了那怪,端坐在那里受香火哩。八戒上前来,被师父三藏喝道:八戒,莫非你也要效仿你师兄忤逆不成?喝得八戒不敢动手。大圣道:师父,那哪里是佛像,分明是妖怪所变化,只是你肉眼凡胎不认得罢了。三藏道:宁愿错放一个妖怪,不可伤及佛祖半点泥胎。沙僧走出来,向师父道:师父,大师兄是火眼金睛,认得妖怪,向来没有错过,师父,听一回大师兄的话,打了吧!万不能再留妖孽伤及人间无辜,为害人间啊!三藏道:连你也说师父错了。师父敬佛有什么错?大圣道:师弟,快快拿禅杖除掉妖怪!那沙僧正要动手,有人喝道:慢着!众人看时,却是那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降临,只见那观音手托净瓶,身穿仙衣,和眉善目,头顶光环,坐在那莲台上,透出万道霞光,引得寺中众人纷纷下跪,那观音道:传佛旨,那苍狼怪虽然在人间有害人行径,更有私盗佛骨大罪,但念及平时信我释教,敬我佛祖,其罪不究,送往灵山佛前修行。大圣是个性急的人,听得此言,忍不住火往上撞,大叫道:这样的佛不敬也罢,不分善恶,只念私情,敬化何用?好师弟,你是最正直的人,莫要放了恶人妖怪,打了罢!沙僧听了师兄如此讲,也不再犹豫,使出禅杖尽力向那苍狼怪变化的佛像打去,那苍狼怪只知道菩萨也来救,必然性命无忧,哪里会防备沙僧的禅杖?禅杖到,苍狼怪一命呜呼,佛象倒下现出原形,却是一只苍狼七窍流血倒在地上,惊得众人目睁口呆,惊得观音菩萨满面怒气,只嘴里道:你——说不出话来,大圣道:妖怪乃是害人的,除去害人之物还有错吗?菩萨该不会再收一个妖精做徒弟吧?那观音菩萨无言可对,事已至此,苍狼已死,只得驾起云来一走了之。

苍狼怪既死,佛骨事了却,再无害人妖精,乌斯国举国欢庆,国王连日宴请三藏师徒,留在那千层佛塔寺中讲法,引得远近教众前去听讲,真个隆重,热闹了足有半月余,三藏究竟是一心取经,哪里有心多做停留,有那高僧替换之后,向国王提出倒换关文西去取经,国王苦留不住,只得换了关文,任他师徒四人西去。

;

最新小说: 从仙境开始征服童话王国 暴虐邪君霸道 线下约架,高冷校花竟然是瓦批! 末世:全民转职,解锁词条系统 灵气复苏:我靠抢夺气运之子修仙 穿到南宋摆烂 无间鬼使 妖兽狂潮,魔剑双修斩妖录 补天:女娲的打工仔 霍格沃茨的初代白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