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清穿之得添福后 > 第二百五四章 别怪我阴你下

第二百五四章 别怪我阴你下(2 / 2)

手心手背都是肉,寨桑虽是一把年纪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僵持中,远处传来福临的脚步声,除此之外还有博果尔和皇太极。

合该福临运气不好,在和海兰珠以及博礼等人密谋的时候,被隔壁的博果尔发现了动静。博果尔因福临回到北一所,原本想要探望,却因着这些鬼鬼祟祟的人们而心生却意,并于今早报告了皇太极。皇太极将博果尔讲述的事情和昨夜索伦图的反常联系到一起,很快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因此,皇太极便于刚才到北一所审问福临。

由于一直以来的经验,福临极快地发现事情暴『露』了,当着皇太极的面哪敢承认对孟古青的花花心思,只能哭诉是被博礼和海兰珠胁迫,他也是受害者。

皇太极因此火速地将福临带来毓庆宫。塔拉借『尿』遁逃跑的时候,他们正在朝这儿赶来!

他们一出现,尤其是皇太极表面上很平静,而且还笑的,可是,真正的风暴却是要来了!

当着博礼和诺敏还有海兰珠的面,皇太极笑着『摸』了『摸』福临的脑袋问:“福临,把在北一所跟皇阿玛说的再说一遍。”

福临窘迫地抬头,心想必须要得罪她们了。跪下道:“我跟孟古青没有私情,一切都是外婆指使我干的,太子跟诺敏也没有关系,是外婆想要把诺敏许配给太子才这么做。因为她不想让诺敏嫁给乌雅家,所以诬陷孟古青,想让诺敏跟太子在一起。我是被迫的,我冤枉。”

为了令皇太极满意,福临将来龙去脉仔细地讲了一遍,不过挑择的都是专门利于自己的话。虽然他是博礼和海兰珠的同盟,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只能毫不犹豫地出卖她们。

众人一听福临作供说和孟古青没有私情,立刻又联想到了情诗,坚信那首诗是福临送给诺敏无疑了,诺敏果真同时和两个男人有染,真是一个不要脸的人啊。这样的人还妄想嫁给太子,帮她的博礼也是不要脸啊。

陷害别人清白的人也得到了同样的下场,清白尽毁就是报应。

皇太极在当中有极大的助力。他惋惜地望了望海兰珠,刚才福临的供词中规避了海兰珠,只说博礼,是经过他指使的,他不忍心看着最心爱的女人继续在这场是非中丢人,于是抬手暗示海兰珠先离开。

可惜海兰珠却执『迷』不悟,强行留下力挺博礼。

这令皇太极相当失望,转眸看向了孟古青,暗示孟古青说话。

孟古青在旁察言观『色』,明白这些人已是强弩之末,于是问讯博礼:“现在已经证明了诺敏同时和苏赫还有九阿哥有染,玛嬷却想将这样的女孩嫁给太子,敢问玛嬷究竟是何道理,玛嬷为了她不惜污蔑我和太子,您认不认错!”

不。一旦认错就什么都完了。博礼强硬地摇头。

皇太极原本给博礼留了一点情面,了解到来龙去脉后顿时打消了念头,不但坚持初衷,也因此萌生更严厉的想法。满珠习礼位于郡王之位,诺敏因为是嫡女并且深得博礼喜爱,所以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享受着多罗格格的待遇。皇太极想了一下,冷笑道:“诺敏行为不端,降为固山格格,即刻搬出毓庆宫,婚约照旧!苏赫杖责三十,同样迁离!至于贤妃管教无方,念你年事已高脑子不清醒,禁足一月反省!”

这等于不给诺敏活路。博礼一听就抗议起来:“这些绝不是诺敏做的,诺敏怎么可能同时勾引两个男人,定是孟古青在陷害她。求皇上明鉴,诺敏的名声要紧啊,她绝对不能去当小妾!奴才会查清楚的,求皇上开恩!”

皇太极微眯起眼睛:“诺敏名声要紧,那小八呢,贤妃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想过小八的名声吗?诺敏做出这种苟且之事,皆因贤妃你的纵容,莫非你们真的不知羞耻吗。诺敏不爱惜自己,朕亲眼所见,还有什么冤枉可言!”

皇太极的脾气大家都清楚,若是小八受了委屈,任何人的面子他都不给。

香包和褡裢还有肚兜及情诗的事,虽然皇太极心里很清楚是孟古青做的,但是由于博礼等人先前伤了小八的自尊心并且肆无忌惮地诬陷他,所以皇太极不会追究内幕,反而会袒护和纵容孟古青。

相反,伤害他们的人,皇太极则会报复,令其永远也不能得回清白。

虽然福临很识时务地投靠了皇太极,但皇太极却很明白福临也一定是博礼的同党,所以,皇太极要他们一辈子被“冤枉”受人耻笑!

博礼终于相信没有胜利的可能。干脆无赖地扭头就扑向门『自杀』:“总之诺敏是冤枉的,她不能当小妾毁了终生,如果皇上不答应,奴才就撞死在这里!”

可笑。皇太极抬手令人拦住了,冷冷地问:“今后诺敏定然艳名远播,莫非贤妃仍想把这种人嫁给小八?”

已经永远没有可能。博礼咬了一下唇,目光在福临和苏赫之间扫来扫去。因着诺敏和他们有甩不掉的绯闻,若是要嫁也只有嫁给他们了。

为了保全诺敏的命,博礼忍辱地跪了下来。向皇太极叩首:“奴才有一个请求,盼皇上恩准。”(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小说: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