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这太子不当也罢 > 第四十七章 李淳风的合理解释

第四十七章 李淳风的合理解释(2 / 2)

太极宫。

才气清光出现的时候,传国玉玺也有异动。

只见它伴着清光,浮于半空,显化出一个硕大的‘儒’字,一直持续到才气清光消散。

如此异象,吓得李世民都不敢靠近。直到异象消失,他才缓过神来,赶紧让高公公飞奔去钦天监找李淳风,让他给解释一下。

高公公来到钦天监,李淳风刚好传送回去。李淳风正好要去见李世民,听明了来意,俩人一起入宫。

皇宫内当然是禁止传送的,否则一个会阵法的术士,岂不是在皇宫来去自如了。

“……禀陛下,事情就是这样。殿下做出了传世之诗,引动才气入体。再加上传国玉玺的异象,臣贺喜陛下,我大唐的修行界,将多一个体系了。”

李世民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一把抓住李淳风的手,道:“爱卿,你把话说明白些,什么叫多出一个体系,什么叫大唐的修行界多出一个体系?”

李淳风的话其实非常明确,李世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听不懂。只是兹事体大,李世民想要再次确认。

“陛下,臣再说得详细些。相传,春秋战国时,天下修行体系不知凡几,遂有‘百家争鸣’一说。只是后来天地灵气逐渐稀薄,人族气运不断削弱,以至于各体系逐渐没落,武道体系一家独大。”

“当年消失的百家之中,便有‘儒’。”

“儒?”李世民还真不知道这段密辛,问道:“是孔圣的那个儒么?”

“是也不是。”李淳风解释道:“说是,是二者一脉相承,说不是,是因为现在传承下来的儒,只是儒道的一部分。传说孔圣在世时,才气凝聚如大日,如星河。游历天下诸国,莫有能抗者,当世没有敌手。那时的儒,是一种修行体系,是真正的儒道。”

“你是说,承乾作诗引动才气,重现了已经消失的儒道?”李世民满是震惊,问道:“那这儒道是专属于我大唐的?”

李淳风点头,道:“儒道消失已有千年,为何今日重现人间?臣大胆猜测,应当是与传国玉玺有关。太子能寻回传国玉玺,证明他与传国玉玺有大缘分,也是有大气运的人。传国玉玺伴随他一路,二者之间必产生了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联系。传国玉玺容纳众生之力,殿下身怀大机缘,大气运,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才引动了才气,重现了儒道。”

“而儒道因传国玉玺而重现人间,也自然要被传国玉玺所约束。现在传国玉玺在陛下手中,那不就是等同于只属于我大唐了么?”

“原来如此。”李世民明白了,这儒道绑定的是传国玉玺而不是大唐,如果传国玉玺被西突厥得到了,儒道就是西突厥的了。

那可贻笑大方了。

想到那些穿兽皮的家伙满口之乎者也的样子,李世民差点笑出声来。他清了清嗓子,道:“既如此,朕要招孔爱卿……不,高干,传旨,召现居于长安城的大儒们齐聚国子监。”顿了一下,他又道:“也通知一下承乾……”忽然他想到李淳风说李牧醉了,改口道:“罢了,明日吧,不急在这一时。”

高公公应了声诺,李世民摆摆手,李淳风告退而去。

李世民负手而立,满脸的骄傲都要溢出来了。

“朕就知道,承乾有天骄之姿。武道不成,还有儒道,而且还是开创之人,哈哈!朕高兴,十分高兴啊!”

“真想看看魏征知道这事儿后的嘴脸!”

“高干,你去一趟。”

“不,朕自己去!”

李世民说罢,兴冲冲地跑了出去。他已经是炼神境高手,一步数十丈,高公公跟不上他的速度,望着背影哭笑不得。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