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民国之1914 > 第五章张金泉

第五章张金泉(2 / 2)

杨青用不确定的口吻,说:“听说当时张金泉对饥民下手特别狠,这些人中只有小部分人逃出来了,一部分逃到东南,变成现在的怀上起义军;一部分跑到现在的西北,变成了白朗军。战场上找不着李大志,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年轻人若有所悟的说:“我只听说他有个外号,叫‘张断头’,原来是这么来的呀。”

杨青接着说:“是啊,张断头,也不知道他手上沾了多人的血。听说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当时六安县的县太爷看中了,这才让他当了苏埠乡的师爷。这县太爷也瞧出张金泉的路子不正,所以他刚上任那会儿,用好多人压着他,他手上的权利也是很小的。”

年轻人接着杨青的话,往下猜:“后来大清倒台之后,压着他的人没了。他手上的权利也就没有了限制,才变成现在这样?”

吴姓老者伴着一声叹息,说:“是啊,这张金泉呐,其实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吴老摇摇头,接着说:“只是他走的不是正道。”

“这么说,这县太爷也是个识人之人,只是现在世道变了,才变成这样。”年轻人惋惜中夹着一丝崇敬说:“算了,不说现在了。还是说说他怎么由秀才变成土匪的呗。”

年轻人对张金泉的经历充满了好奇,这也勾起了吴姓老者对往事的回忆。他说:“光绪三十二年年初,张金泉和几个秀才结伴去参加八月份在安庆府举办了的秋闱。到了安庆才听说,皇上就不办科举了。回到家之后,这张金泉无所事事,天天喝酒,慢慢的结交了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

“然后就顺理成章当了土匪?”见吴姓老者点头,年轻人接着说:“那这么说,这张金泉确实挺有本事的,当了土匪没几年,就成了匪首了。”

“是啊,他混了三年,三年前是一个小混混,三年后是头目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吴姓老者叹了口气说:“没了科举,读书人其实也可以有别的出路。不是非要当土匪不可的。”

赵姓中年瞧不得吴老的迂腐,厉声对吴老的话做出了总结,说:“吴叔,人各有志。说真心话,他确实是个能人,能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赵姓中年这话语一出,一时间,众人接不住话茬,只得在看看我,我看看你愣在那里。

就在这时,博茗提着三包牛皮纸包好茶叶走进里屋,对赵姓中年说:“赵叔,这平常人娶个媳妇,在纳一个妾,就很了不起了。可张师爷一个人就娶了媳妇,又纳了五房姨太太。”

经过博茗一提醒,李婶回过神来,想起了此行的目的。试探的问孙凯说:“孙老哥,你瞧这亲?”

听到李婶的话,赵姓中年立刻发起火来,冲着李婶吼道:“亲?明个孙掌柜把欠的钱还上,还提啥亲呀。”

被赵姓中年一吼,李婶不自觉往后退了两步,怯怯的说:“这亲开不成,叫我往后的日子怎么办呀。都是这张师爷。”

赵姓中年余怒未退,接着说:“你怎么办,我不管,反正今天就一条,亲是肯定不开了。你告诉张金泉,让他癞蛤蟆别想吃天鹅肉。”

博茗借着赵姓中年的架势,也对李婶说:“我们大小姐,怎么会嫁给他的。”

杨青见赵姓中年一脸盛气凌人的样子,心中颇为不满,又听到博茗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说:“赵兄弟,还得再商量商量,这事没那么简单,不是还了钱就可以了事的。”

赵姓中年说:“怎么的,还要强买强卖不成?”

这时,年轻人见众人不好插嘴,开口打起了圆场,说:“孙掌柜借钱不是有欠条,拿着欠条还银子,不就好了呗。”

杨青压着心中的不悦,避开赵姓中年和年轻人,尽量用平静的口吻对孙凯说:“孙掌柜,这事,做兄弟的也无能为力。谁叫咱碰到的是张金泉,你要怨,你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碰上马帮抢了那艘船。”

一提到马帮,一股无名怒火从脚底直窜天灵盖,他愤怒的说:“提亲就提亲,还钱就还钱。与马帮有屁关系。”

博茗见杨青与众人闹僵,压抑多时的内心怒火,终于找到一个发泄口。只见他抡起圆桌上的一个空瓷杯,朝杨青砸去。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