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封神第一吼——张桂芳 > 三十六 好事成蹉跎,幸未出状况

三十六 好事成蹉跎,幸未出状况(1 / 2)

? 话说张桂芳大破邓九公,仅在须臾间,即已锁定胜局。

先是张桂芳斩将夺旗,扰乱了邓九公的部署;又有风林、陈奇等分工配合,捉将的捉将,指挥的指挥,冲阵的冲阵,施术的施术。攻势一起,三军上下,犹如猛虎下山,洪水决堤,转瞬就将商军击破。

平时还不觉得,紧要关头一对比,立刻显露出不同来。

黄飞虎、南宫适等俱是军中宿将,自负骁勇,皆通兵法,麾下士卒,亦是精锐,怎么就慢了人家一筹呢?不觉心中暗叹,若有所思。姜尚研读过张桂芳拼凑的兵法,比照眼前的情况,感触更深,正是:

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不动如山,侵略如火。

邓九公即败,哪吒、黄天化自然救回,唯独身上绳索松不开、割不断,一时不得解脱。

杨戬看见,忙寻到土行孙的豹皮囊,仔细审视了一番,叹道:“此是捆仙绳!”

“岂有此理,难道惧留孙故意遣弟子来,辅佐商纣?决无此说。”姜尚不信,又问:“可能确定?”

杨戬答道:“弟子反复看过,分毫不差,待弟子往夹龙山飞云洞去,探问一番,便知究竟。”

姜尚颜色一变,惊道:“若那矮子果真是惧留孙门下,岂非坏处?”

张桂芳淡然道:“我又不认得他,即是助纣为虐,阵前交兵,就要有死的觉悟,谁也怨不得谁。若是惧留孙来问,仍是此言,量他也无话可说。倘要记恨,也由他去。”

姜尚叹息一声,亦不再言,只命杨戬问惧留孙寻求解绳之法;杨戬领命,借土遁就往夹龙山飞云洞去,不提。

大军回城,姜尚命人将邓九公提来,说道:“邓元帅,胜负已分,便不为自己着想,也请为令媛着想。况且纣王无道,天下尽知,四方皆反,何苦逆天行事,自取杀身之祸?”

邓九公默然不语,姜尚知他心意动摇,又道:“邓元帅,时务要知,天心要顺,天理要明,真假要辨。方今弃纣归周,三分有二,正该建功立业,再造乾坤;若是一时难以决断,权且静想几日不迟。”

待将邓九公羁押,黄飞虎出来请命,说道:“末将和邓九公虽无深交,昔日也有同僚之谊,愿去劝说。”

姜尚许之,又入宫面见武王,把战果报上;武王大悦,命论功行赏,设宴庆贺。

唯是哪吒、黄天化依然未得解脱,气氛不甚热烈。

宴尽人散,风林、陈奇谓张桂芳道:“前者闻太师来,确实难敌;今者邓九公来,不过送命。然则大帅似乎不愿尽全力,方有拖延;日间威风稍显,果真一鼓即下。未知何故?”

张桂芳笑道:“败了邓九公,还有别人来,那时不好应对,何妨留他几日,稍享轻松。况且西岐大将众多,总要给人家点儿立功的机会。你等须得谨记,无令不许轻出;否则,送了性命,可别怪本帅没曾提醒。”

风林、陈奇等轻笑会意,各自散去;张桂芳自归府上,仍去思考,仍去修行。

张桂芳的修行已至瓶颈,能做的仅是不断巩固根基,抑或修炼国术,增强拳意。有时他甚至想,即是道念难成,不如专心修炼国术。至少已经摸到了“炼虚合道”的脉络,不必立刻止步不前。

况且仙凡的差距,又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譬如说凡人执了利器,照样可以斩杀修士。一来利器并不稀缺,尤其是针对根行不足的修士;二来修士本身似乎也大多不擅争斗,往往都是一招鲜。

威力大的度慢,范围广的杀伤差;快而准的像暗器,强而猛的似太少。

凡人,尤其是军中大将,虽说未必适合修道,然而那个不是天赋异禀?个个筋骨强壮,并不是十分怕修士。

修士欲想致胜,就得摆奇阵,就要靠法宝;当然,最方便的办法,还是拿剑砍。

法术,或者说道术,不知是不够完善,尚待展;还是能力不足,无法施展;又或需要准备,急不能用;总之,能拿来胜的道术,大多归入了左道,流传并不广。

奈何国术之路将尽,进步余地有限。之前又曾出过差错,前途实在渺茫,不是良选。终归又回到了原点,需要凝结道念,但是道念如何凝结,却又不怎么了然了。

张桂芳心知是积累不够,领悟不足,须得苦读道典,钻研法术,又或游历天下,纵观山河,可惜身陷圄囹,不得解脱,只有完结封神,方能自由,就想去见姜尚,提议伐纣。

一日,忽有军士来报:禀元帅,姜丞相有请。

张桂芳正想询问姜尚,何时伐纣,一直等着也不是个事儿。方欲出门,又有军士送来一笺喜贴;翻开看时,原是黄飞虎说降了邓九公,二人又定下亲事,由黄天祥迎娶邓婵玉。

心下稍稍有些意外,张桂芳略略猜出黄飞虎的用意,可能和兵权有关;暗自好笑之余,却也不曾放在心上,自思封神之后,凡间一切皆休,就想届时把礼数尽了即可。

至相府,张桂芳见礼坐下,就听姜尚叹道:“吾本有意撮合你和邓婵玉,成就好事,不想让黄飞虎抢了先。”

张桂芳愕然,奇道:“姜师叔何出此言?”姜尚满脸狐疑,问道:“难道你无此心?”张桂芳肯定道:“绝无此心!”姜尚劝道:“男婚女嫁,天人之常,何必害臊?”张桂芳答道:“确实不曾。”

正说间,忽有门人进来:启丞相,外面有两个道童求见。

姜尚命请入,少时两个童子进来,倒身下拜,说道:“弟子乃杨戬门下金毛童子,特来谒叩老爷。”

原来杨戬去往夹龙山途中,偶得一口三尖两刃刀、一件淡黄袍,收了两个童子,命将刀袍先送回西岐。

姜尚大喜,令二人留在本府听用。

待两个童子退下,姜尚又说前事;张桂芳正为修行烦心,见姜尚不依不饶,心下纳罕,忍不住就去感应姜尚的念头,方知是马氏的主意,一时哭笑不得,又不好明言,只道:“仙凡有别,不劳费心。”

姜尚见张桂芳说的含糊,一时不曾想通,心道:“他修仙,我也修仙,怎说是仙凡有别?”

只听张桂芳忽问:“如今西岐兵强马壮,未知姜师叔准备何时伐纣?”

姜尚沉吟道:“前日四方诸侯送来表章,皆言纣王无道;我正欲向武王请旨,以有道伐不仁。奈何军令不一,物资未齐,还需多方筹划,非是一日之功。”

张桂芳断然道:“此事宜早不宜迟,理该尽快拿出个章程来。”

这壁厢他两个商议伐纣,分立职责,确定三军纲要,推敲进兵路线,又把粮秣军械筹备,旗帜文书设下,不觉信使来往,日月蹉跎。方拟入宫面呈武王,忽报商纣大军又征西岐,竟是妲己他爹冀州侯苏护来了。

要说那壁厢的纣王也真够呛,前者闻太师领兵三四十万,尚且败阵身亡;如今派苏护来,兵马仅有十万。

姜尚未敢小觑,忙招众将共议,先问黄飞虎:“苏护用兵如何?”

不意黄飞虎却道:“苏护秉性刚直,名为国戚,实与纣王有隙,一向要归周,时常有书至末将处,定无疑惑。”

最新小说: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