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自古英雄多遗恨 > 第二章 强势帝君

第二章 强势帝君(1 / 1)

?司职边路的骁骑将军李广此时已得到了卫青的捷报想必很受刺激,此次出征四员大将中李广名气最大、年岁最长、战场经验最丰富且资历最深算是老革命了,竟让一个晚辈拔了头筹,他有些按奈不住了,不露一手似乎这老脸没处搁。于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李广求战心切,犯了一个让人费解的低级而又致命的错误——孤军冒进。从这个错误最后导致的严重后果来看它似乎决定了李广同志悲剧性命运的结局。在此我们必须要理解英雄也是人也有性格缺陷,李广征战一生,功勋卓著却最终未能成为卫青那样的三军统帅,究其原因他性格中勇猛可佳沉稳不够是重要因素,但性格有时往往是可以决定命运的。错误在于身为老将的李广忘记了此战和他以往参加的战斗完全不同,是双方投入十几二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进攻必须要有友军的协防,也就是你的两翼必须是安全的,否则你就极易身陷重围。李广虽征战多年但却缺乏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他凭着骁勇善战和威震敌胆的名气竟摔开友邻部队和后续大队仅带几千轻骑就直扑敌营。迎战他的匈奴将领是谁?史书上未留下姓名,想必其能力在匈奴军中和左贤王(善用兵)之类的杰出将领相当,当他得知李广正冲着他的营寨而来时并没被李大将军的名气吓到,即没列队迎战也没拔寨逃跑,而是将大部份兵力悄悄撤出营寨设伏于周围,留少部份把守营寨诱敌来攻。李广的部队很轻松地就冲进了敌营(未受到抵抗),他还以为敌人听到他的名字早吓跑了,这时营地四处杀声震天,几万匈奴人突然出现把他们团团围住,这下李广明白匈奴人其实也不傻,也懂兵法也可以忽悠他,想退步抽身为时已晚,只剩下死拼一条路了。这位匈奴将领很清楚李广的厉害,命令部下对汉军发起不间断的轮番进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李广遇到了他平生最无助的绝境,因为此时其他三路大军完全和他失去了联系,他和他的士兵不会得到任何支援,全军覆没已无法避免。当时的情形犹如今天的足球比赛,一支弱旅有一次绝佳机会能战胜一支世界强队一样,匈奴兵显得非常兴奋,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凶悍敢玩命的传统,和李广的几千人死磕,尽管汉军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已战死,此时的李广身上也多处受伤体力不支,一代名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战死,要么拔剑自刎。任何一种选择他都无愧于一个将军的尊严和荣誉,他将受到大汉帝国君民的敬仰而被追认为烈士还可能封侯。但他却选择了被俘,这让很多崇拜他的人都很意外(也包括我),是什么原因让名将李广没选择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种完美结局啦?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还不想死,对匈奴人的大战才刚刚开始,大汉帝国未来的疆场上还要他效力,身经百战的李广是熟悉战场规则的,此时拼死也不可能突围,如果被俘,以他的名气匈奴人一定会把它押解回龙庭(大本营),押解的路上他就有可能司机逃脱。匈奴人果然欣喜若狂,因为他们抓到了汉军的战神李广,他们编了一张网挂在两马之间,象张掉床一样将李广兜住押往龙庭,这将是此次战役最重要的战利品并会在草原各处巡回展出。回龙庭的路很遥远,旅途的疲惫果然让匈奴人放松了戒备,因为他们看到李广已奄奄一息(装死)没有反抗力,就让一个少年看管他,机会终于来了,姜还是老的辣呀,一切都在按李广预想的发展,他突然跃起将少年掀下马取下网并夺了弓箭纵马飞奔而去,这一串犹如猎豹扑食般敏捷的动作让匈奴人反应不及待要追赶已望尘莫及,企图追赶的人还被李广的回头箭射翻马下。李广就这样凭借机智成功逃回营地。这本来应该是一次令人叫绝称快的历险经历,他希望皇上知道后也会对他大为赞赏,不想汉武帝知道后却大为震怒,试想被老百姓誉为英雄、楷模、战神的名将李广你是帝国的骄傲,帝国的名片,没战死沙场而是做了俘虏,帝国颜面何在?帝国尊严何在?将军被俘按律该斩。李广此时却做了一件所有怕死鬼懦夫都能做的事——花钱赎罪,但被削去职位贬为庶民。这件事的连锁效应可能彻底动摇了汉武帝对李广的信任。有时我们为什么会崇拜英雄和伟人,因为我们只看到他们光彩耀眼的一面,其实他们也有软弱的时候。还原历史不是贬低英雄而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些英雄人物,他们不是神也是人,他们也会恐惧和脆弱,但他们依然是英雄。

;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