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巨浪 >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六章 谈判之门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六章 谈判之门(1 / 2)

?

战争中不力,或者即将战败的一方来说,主动提出并不是可耻的事情。/首/发

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集团在使出全力,仍然难以战胜对手的情况下,几个主要成员国都先后向对手提出了停战谈判。比如,德国就在莱茵河防线即将失守,国内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了战争,单独与协约国集团媾和。随后,明帝国也在“爪哇海战”之后,与协约国集团谈和。

只是,停战谈判也需要基础挑战。

就拿上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明帝国的案例来说,这二个国家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下与对手讲和,结果其战后的环境千差万别。

当时,德国是在实力完全不支,国家即将崩溃的情况下才与对手讲和,结果在谈判中根本没有有力的筹码,导致全面被动,最终不得不与对手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最终不但导致德国在战后的二十年之内没有能够恢复元气,还使德国国内的民族情绪进一步激化,从而使德国再次搭上了同盟国的战车,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参战国,也因此错过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相反,明帝国却是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提出了停战谈判。

在“爪哇海战”之后,协约国集团也遭到了沉重打击,随后明帝国迅速巩固了本土外围的“最后防线”,摆出了与协约国集团决一死战的架势。在此情况下,不但明帝国想停战,就连处于相对有利地位的协约国集团也想停战。

在此情况下,明帝国仅仅通过出让部分海外利益就保住了根本国家利益。

战后,明帝国迅速崛起,并且再次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与当初没有在停战谈判中签署太多的不利条约有着直接关系。

设想,如果当时明帝国也像德国那样,在谈判桌上满盘介输,别说二十年,恐怕五十年都难以完全恢复元气,也就难以再次抓住机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所有的对手,再次成为世界霸主。

由此可见。要想确保国家利益。就不能在没有任何有利条件地情况下提出停战谈判。

当然。这个有利条件也是相对地。而不是绝对地。

仍然拿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讲。在“爪哇海战”之后。协约国地战争实力也达到了极限。其几个主要成员国地国内情况都不太稳定。急需尽快结束战争。休养生息。解决国内矛盾。稳定国内秩序。如果战争拖下去。就算协约国集团能够获得胜利。也很难迅速恢复元气。最终导致辛苦获得地胜利果实失去意义。

在此情况下。协约国集团自然希望通过和谈地形式结束战争。

而此时地情况却并不一样。

在获得太平洋战争地胜利之后。帝国就开始调整整体战略。并且加强了国内建设。并且在七十七年(年)初地时候。将战略动员级别由三级降低到了二级。从而让国内绷紧了地战争神经放松了下来。让已经在战争中煎熬了数年之久地帝**民。特别是后方地平民获得了喘息地机会。由此。帝国地国内矛盾也到了缓和。帝国地战时内阁政府更是获得了国内民众地大力支持。

以当时的情况,就算战争再拖上二到三年,帝国也不会爆发内乱。

如果帝国政府加快战略转型的速度,在确定了全面战略优势之后,将战略动员级别降低到第一阶段,帝国甚至可以坚持五年之久。

相反,美国别说坚持二到三年,能够撑到七十八年(年)年底就非常不错了。

在此情况下,美国又有什么有利地谈判条件呢?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谈判的筹码。

与俄罗斯相比,美国在陆地上没有直接的敌人,更不会遭遇两线作战的尴尬处境。

虽然其北面地加拿大是英国的海外属地,南面的墨西哥以明印混血后裔为主,但是加拿大是一个**的国家,且在上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倒向了美国,只是在名义上属于英国的海外属地,而墨西哥却没有多大的战争潜力,难以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如此一来,美国有足够地能力加强本土防御,并且在本土作战中给予对手沉重的打击。

与英国相比,美国不缺乏战略物资。在美国本土,几乎能够找到所有与战争有关地重要物资,其钢铁、煤炭、重油、橡胶、粮食、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都非常发达,足以支撑起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就算美国地有六成以上的工业区集中在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很容易遭到舰队地打击,可是以芝加哥、底特律为中心的五大湖地区集中没美国近三成的工厂,而且有大量重工

该地区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就有能力继续

最新小说: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