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悍赵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狡兔三窟

第一百三十四章 狡兔三窟(1 / 2)

? 第一百三十四章狡兔三窟

风云突变,齐国之举不仅把一心借合纵捞取政治资本,为重登相位做铺垫的魏章打懵了,就连真心合纵,想打灭秦国威风,甚至于一心灭秦的韩魏楚各国也顿时懵了。

这个时代的信息交通实在缓慢,虽然有快马急报,但当各国都得到了消息时,集结在宋魏齐边境,明西实南的齐国田触、田达二十余万大军早已占据宋都睢阳,进而顺淮水而下,与早已秘密集结泗水之北的二十余万齐军南北夹击,控制了几近整个宋国疆域,将鲁邹等弱小诸侯国完全包围在了齐国疆域之内。

齐国此举蓄谋已久,间谍网早早的撒进了秦国境内,是以秦王刚刚因为义渠兵变,秦国腹背受敌而露出对帝位的悔意,临淄的齐王便已经得到了消息,紧接着趁各国jīng力全在合纵上之时迅速灭宋,这样的有心算无心,任谁也救不了了。

宋国突然被灭,其先连一点征兆都没有,与宋国没有直接牵连的赵国还好一些,最为焦头烂额的还是之前一直与齐国暗中相争宋国的魏楚两国。齐国占领了宋国,西边以定陶制魏、南边前抵江水制楚,已经取得了西进南下的战略要地,魏楚两国要害完全暴露在了齐国眼皮之下,天下局势陡然一转,有利形势完全倒向了齐国一边。

同病相怜之下,利益受到直接损害的魏楚两国几乎于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反应,除即刻将用于合纵攻秦的部队调防东线以外,相互之间也迅速派出使臣商议对策,同时还遣使前赴赵韩寻求支持,另外又遣使赴齐责难,希望打乱齐国战略步骤,给自己争取布防的时间。

与此同时,赵韩燕各国也没闲着,赵国除令晋阳周绍全力加强对秦戒备以外,又令邯郸将军廉颇率领邯郸郡主力兵马越过漳水、洹水迅速增援大河水至东武一线赵齐边防,随时待动;韩国则与魏国协调之后,分兵安邑协助魏国防秦,完全是抱团取暖的架势;燕国向来是以齐国附庸面目示于人前的,于此齐国兵锋正盛之时,虽然没敢公开跟齐国叫板,但依然遣派邹衍暗中一路向西秘密赶赴邯郸。

这样的局面完全是一个讽刺,齐国的突然之举令合纵连名儿都不剩了,赵魏韩楚各国使臣傻等在魏国外黄,燕国使臣还在路上,最为关键的齐国使臣却连来都没来,完全放了各国的鸽子,而最惨的还是宋国使臣,还在外黄与各国使臣商议着对秦大计呢,回头一看,家国没了,这才真是最让人无语的情形。

就在赵韩魏楚燕各国慌乱应对的时候,几乎被大家扔在了一边的秦国也做出了他们的举动,在秘使前赴韩魏两国的同时,让韩魏闻名丧胆的白起被雪藏了起来,而新秀大将蒙骜所率十万人马却已集结待发……

各国对齐国灭宋一事所做的部署都考虑到了自身的利益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终究只是上层的互动以及军队的调遣,至于普通百姓方面,除了被灭国的宋国人要低声下气的受齐**队几天欺凌之后老老实实的当齐国臣民以外,他国之人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

在邯郸得到齐国灭宋消息的当天,平原君府收租“大军”在大管事邹同亲自带领之下准时踏上了前往东武城的路途,经过一路风餐露宿,十天以后到达东武时,地处齐赵边境的东武城内外早已驻扎了数不清的军马,到处都是岗哨关卡。虽然邹同手执平原君府信凭,没人会去难为他们,但邹大管事还是不自觉的小心翼翼了起来,生怕手底下的人犯了什么忌讳与军队发生冲突,回去没办法跟因为成武君府事件,已经明令各封君府仆役作jiān犯科必以严惩的赵胜交代。

东武邑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在战国中后期黄河主河道北夺海河入海,从东武城东边流过,恰恰成了齐赵两国的分界线,不过因为东武南边黄河西岸的灵丘归齐国所有,所以从赵国去齐国一般都从灵丘越境再渡黄河,以免遇上扼守黄河两岸的齐赵军队。老百姓这样走,两国官府朝廷慢慢的也跟着一样走,于是从东武南下灵丘过境再越黄河便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齐国在黄河西岸只有灵丘以及北边靠近燕国的河间两块地方,恰恰是制赵的前进基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免赵国夺取向来驻有大军,如今因为齐国灭宋之举,赵国自然而然的往东武增兵,两边经意不经意的相互一对峙,已经颇有些剑拔弩张的战争意味了。而正是因为灵丘的存在,邯郸主将廉颇此时已经亲自坐镇东武,所以邹同要想安安稳稳的把租子收回去,也必须得先去拜见廉颇一番才行。

彼此都是老熟人了,更何况这地界至少在名义上归平原君府所有,再加上赵胜的面子,廉颇跟谁虎脸也不可能难为邹同,当下客客气气的接见了邹同和范雎,接着就传出命令,令各军不得难为平原君府人众。

赵胜从出生开始就住在邯郸,当了封君以后也没怎么离开过,东武这边更是很少前来,所以东武虽然同样设有平原君府,却只是个摆设,府邸设在东武城郊,地方倒是不小,足足五进的院落,但除了住着代表赵胜管理东武封邑的一二十个人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东武的实际管辖权则在归朝廷建制的东武县官衙手里。等邹同一帮人住进东武城平原君府后,东武县令带着吏僚例行的拜见一番,又让管理财税的县丞配合邹同收租以后便该干什么便干什么去了。

收租子历年早已形成了定制,也没什么太过复杂的地方,在邹同他们来之前,东武这边的留守人员便已经做好了前期工作,邹同到了以后除了派出人员前往各处田庄联系三老以外,剩下的都是佃农在平原君府仆役的监督之下肩扛车运将粮食运往东武城上缴入仓之类的工作,虽然繁杂却也单调平淡。

不过要说区别,今年倒也与往年有些不同,由于赵胜结婚,封邑这边不可能没有点表示,是以在邹同他们来东武之前,东武这边的平原君府管事庾贺就已经发下了令去,命令各处田庄自行筹备贺仪,准备随运往邯郸的钱粮一起送到赵胜那里去。

筹备贺仪这事早有定例,也说不上是庾贺自作主张,不过庾贺一心想调往邯郸任职,好容易抓住一次表现的机会自然要做到最好才行,所以在邹同到了东武的当天晚上,等将邹同和范雎鞠请进大厅便迫不及待的表上了功劳。

“……收租的事差不多就这些,各庄子添丁进口、老去散逸的情形,小人都已经归纳成集请大管事和范先生明rì览示。呵呵,这一年的光景其实与先前也没多大差别,人头出入不大,不过是百十人的差别罢了。

今年公子迎娶夫人事关重大,小人没敢怠慢,特别让底下人点清了各田庄的人口,按人头征纳贺仪,各处庄子都已经派下了令去,就等大管事说要多少数儿了。大管事要不这便训示,小人也好尽快吩咐下去,免得耽搁了大管事的事儿。”

“呃……”

邹同原来也准备收上些贺仪填补赵胜的大手脚,可是赵胜和季瑶都已经说了不但不要贺仪,还准备减一成的租子,这样一来庾贺先前做的那些努力就算白干了。邹同一向将庾贺视为亲信,见他一脸殷勤的模样,早已经清楚他想借此机会博取赵胜好感,以便前往邯郸当差的心思,一时之间还真不大好给他头上泼凉水,所以下意识的看了看一旁坐着的范雎,才一边思虑一边缓缓地笑道,

“庾管事做得很好,我来东武之前还跟公子说呢,庾管事行事利索,我们到了东武也费不了什么事儿。公子自然是知道庾管事的,夫人虽说原先不知道,不过听了我这些话,也多问了几句关于庾管事的事,对庾管事极是好感,说是要有机会倒不妨给庾管事多加些差事。”

“诺诺诺,多谢公子和夫人夸赞,多谢大管事提点。”

庾贺听邹同这样说,虽然不知道真假,心里却也高兴,脸上顿时笑成了一朵花,连忙点头应诺,说着话又想起了些什么,忙接着笑道,

“东武县丞窦章这些年没少为咱们府上出力,前些rì子为了收租的事一直在外头跑,倒是也受了不少累,呵呵,那个,其实小人能不出岔子大半还是借了窦县丞的力,自己反倒没怎么忙活。”

“哦……好,我要是有机会便跟公子提一提。”

邹同知道庾贺跟窦章是儿女亲家,亲帮亲、邻帮邻的,难免要帮着窦章在赵胜面前说几句好话,以便他仕途再进,庾窦两家都得利。这些都是面子上的话,邹大管事是大忙人,难说回到邯郸还能想起这事儿来,但现在却不能不口头应承,敷衍了过去以后接着转口道,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