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悍赵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想一块儿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想一块儿了(1 / 2)

? “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简单的来说上党就是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上党大约在现代的山西东南长治、晋城两地。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脉,西南部为王屋、中条二山,西面是太岳山脉;北面为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

到处都是山,足见上党其地地高势险,加之北控晋阳,东制燕冀,南俯豫州,向西遥望崤函,自古就是整个北方的战略要地,白起选择在此与赵军一决高下,除了要灭赵国的威风,何尝不是想一举两得,直接掐住东边赵国、南边韩魏的咽喉。有此目的,这一场仗想不大打都不可能,白起在此倾注的心血亦为可见。

夜半星稀,沁水前沿空仓岭赵秦阵地孔道。微微的风声里山壁间四处回荡着整齐急促的“嚯嚯”声,除此以外却绝不闻一丝人语,高岭之下,黑魆魆的到处都是攒动着的密密麻麻却又齐齐整整的黑点。这些黑点乃是驻守沁水营垒的上万秦军将士,而他们的任务则是:将于天亮之时与空仓岭南北数十里上的上十万同袍一同对西垒壁赵军防线发起全线强攻。

自赵秦两军在上党对垒三月以来,双方抢筑工事所下的力气远远多于接阵,虽然秦国底子雄厚绝不会缺粮,但相较大后方邯郸郡就在身后,并且同样不缺粮的赵军来说却是处于劣势的。因此,强攻速战已成必然,秦军并不想在上党与赵军长年对峙下去。

然而必然归必然。强攻却又并非因为白起对廉颇的全线防御阵势耐不住阵,而是自有其目的所在,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沙场就是争利之地的秦军来说。六年多的时间里难有封功机会,实在是憋煞人了,此一战若不打个痛快,如何有功赏惠及父母妻儿,留与子孙?

秦军已经群情振奋,要狠狠的大干一场了,然而对面的赵军此时依然摆出了一副要依靠坚固营垒拖死对手的架势。就这种不同的心思,孰优孰劣已然分明——至少秦军上下是这样看的。

夜行而辰战。要的就是把握准时辰,必须将战斗开始的时间控制在敌方处于半睡半醒、绝大多数人jīng神游离的时候,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战果。秦军是打仗的好手,同样是谋划的好手。这一点他们极其明白。

就在秦军全线推进的同时,驻留在西垒壁长子营垒里的廉颇同样没有睡,正在营帐里斜倚在油灯旁的地铺上细细读着半夜才被送来的赵胜密信。

灯火如豆,满账昏黄,不过看清那张细白纸面上的字迹还是没有问题的。廉颇细阅半晌。抬起头来一边凝神心思一边缓缓地将密信折了起来,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大蓬胡须之下的两边嘴角不由得向上翘了翘,鼻孔中发出了“嗤嗤”的轻笑声。

“先把我廉颇捧成千古名将。再说什么白起狡猾,这不就是怕我不服气。耍愣冲子脾气抢着与白起一决高下么?我好歹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这点分寸还是把握得住的。大王还是太过谨慎。”

廉颇笑呵呵的爬起身阔步走出了账去,沐着半夜的凉风极是舒坦,一边缓缓踱步一边暗自思忖道:

“大王将我置于上党吸引秦军,而将永霸、介逸他们用于他处,足见对白起的重视。白起伊阙破韩魏、南攻楚国夺上庸,说起来确实是当世难得猛将,而我最得意处却是袭燕,论起来确实应当小心些。只是单以小心却难以成事,如若战阵拖过一两年依然没有变化,韩魏楚必将有所行动,到那时小合纵之势一成,绝非大王愿意看见的。

唉,道理谁都明白,只是‘白起狡猾’四个字却也是实情,在上党布下三十五万人就不再增兵,各处兵力继续牵制韩魏楚,明面上是要与我单独决战,其实……”

想到这里,廉颇忍不住舔了舔嘴唇,抬头望了片刻星空,凝思道,

“秦军绝不会长久对峙,坚固壁垒以做长持之势骗鬼呢。如今已经三个多月了,他们若是不动一动绝不可能。可是如何才能当真将秦军引出来呢?三个月了,大王要我拖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

廉颇紧紧皱起了双眉,下意识的转身向西望去,心里头忽然浮现出几个字——是否过于冒险了?

……………………………………………………………………………………

赵军和秦军谁的军事素质更强实在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却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赵军为数众多的骑兵部队绝对是秦军做梦也没法得到的优势兵力。虽然上党地势险要,但却并非处处都是山峰迭起。步兵能展开作战,远比车兵更加灵活,而且已经得到鞍镫之利的骑兵为什么发挥不了作用?

所以当听说赵军此次参与上党之战的主力军队包括六万余骑兵以后,不论秦王、芈太后还是白起都被着着实实的吓了一跳。不过吓一跳也就是一时之间的心理变化罢了,单就白起来说,他多年的从军经验就已经能完全想到心事骑兵也绝非无敌的,而自己手里铁桶一般的长戟步阵恰恰是他们的天敌,只不过可能需要废更大的劲儿、考虑更多的谋略罢了。

骑兵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机动xìng,加上鞍镫更是如虎添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马战,那么要想战胜骑兵,就需要利用地形限制他的优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上党正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地形却是个大难题,毕竟这不是几千骑那么简单,数万步阵借山险将其一围,拒马往那一搭,困都能困死他们。

数千骑可以这样对付,数万骑呢?别说秦军根本没有对付大规模骑兵的经验。就算有,在上党这种山川沟壑相互贯通的地方又上哪里找高阙关那种两边扎口袋的好去处?更何况赵军在中原就是玩新式马战的老祖宗,秦军这种蹒跚学步的“孩子”有可能收拾得了赵骑军这样的“壮汉”么?

收拾不了,根本就没有可能。那么要想战胜他只能想别的办法。白起的办法很多,但是有一件事却是他始终都想不明白的,那就是廉颇率领了如此多的进攻利器,为何还要选择坚守,而不是发起强硬的攻击。

明不明白其实也不重要,与其以对方的企图为圆心思谋对策,倒不如想办法将敌人引到自己的思路上来。让敌人围着自己转远比让自己围着敌人转要好得多,所以今天晚上白起就要开始发动变易之势的大阵法了。

就在十数万秦军扑向赵军阵地的同时。已经悄然奔赴安泽群山之中的长壁营垒的白起和司马错同样在数星星,他们俩就像普通士卒那样全副盔甲地坐在篝火堆旁,一边等着消息,一边低低地商议着什么。

“廉颇取守势这么久了。莫非当真是要将我军拖住以求说服韩楚魏举兵?”

“我不知道,这就要看赵王在求什么了。不过六万骑兵却取守势,老将军觉得正常么?”

白起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司马错。司马错白白的胡须在篝火映照下泛出了淡淡的光泽,举目向着夜空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不正常……却也正常。人心是最难测的。廉颇此举可以看作用诈,亦可看作胆怯。正如大良造所说,这就要看赵王再求什么了。”

“以老将军之见,赵王再求什么?”

白起紧接着又跟了一句。司马错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缓缓道:

“以赵国如今国力,赵王能求什么?”

司马错这番不答反问惹得白起一阵轻笑。望着远方仿佛自言自语的说道:

“大秦自孝公行商君变法到收复河西之地用了三十年,到老将军灭巴蜀用了四十年。到开拓河东之地用了近五十年,到如今止步河东更是整整过去了六七十年,这可是一个多甲子呀。”

“呵呵,那也未必,赵国灭燕又用了几年?万事不可以常情论之,特别是赵国。”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