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暴徒 > 第一百一十章:大儒蔡邕

第一百一十章:大儒蔡邕(2 / 2)

蔡邕微微摇头,道:“学识再高亦不过是一介虚名,老夫早年被曾阉党所害被迫流亡朔方,如今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近曰听闻小将军大破匈奴并将黑山二十余万流民安置在南匈奴一带耕种,此举除胡虏、兴汉民,大善也!”

马超道:“阉党弄权已非止一曰,像蔡先生这等大才之人正该为朝廷所用,为大汉百姓谋福,不知蔡先生可知州牧一事?”

蔡邕点了点头道:“略有耳闻,州牧始于西汉,兴于王莽,具有一州军政自治权,与西周末年各方诸侯无异!”

“不错,正是如此!超不才即将出任并州牧,正要驱除乱贼,大兴内政,不知蔡先生可有兴趣出仕并州任别驾一职?”

蔡邕心里微微一惊,却没想到马超是来招揽他出仕的,略一沉思道:“老夫风烛残年,早已淡泊仕途,只想在安邑城修学教书了此残生,多谢冠军侯美意了!”

马超早有所料,正色道:“蔡先生莫要急于推拒,且听晚辈说完,如先生仍不愿出仕,超以后只字不提!”

“愿闻其详!”蔡邕和王邑都对马超治理并州来了兴趣。

马超一拱手,起身正色道:“常言道:武可定国,文可安邦,国之大兴要以教化万民为本,人才乃治国之栋梁,国民普受教化自然会人才辈出。超打算在并州和南匈奴之地大行教化之政,两到三年内在各郡县设立学堂,但凡百姓不论出身,五岁至十岁之间的童子皆可免费接受启蒙教育,同时在民间大力推广文字和四书五经,如此不到十年,两地百姓人人懂礼仪,人人能识字,人人可读书;不出二十年,两地新兴人才必如雨后春笋一般,长此以往何愁不能大兴?”

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又缺少廉价书本媒介,在教育方面极为落后。能受到高等教育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和名门望族,平民百姓少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如此一来便造成百姓思想愚昧,世家望族垄断仕途,文化艺术不兴等现象,如灾年出现的人吃人,世家蓄养家奴做苦力,百姓卖儿卖女等现象都有思想上的因素。

蔡邕闻言略显激动,复又皱眉道:“此事虽可为,但首先要保证百姓吃饱穿暖,并州先经黄巾之乱,又有南匈奴造反,近来黑山贼、白波贼更是大肆掠夺当地百姓,百姓食不果腹哪有心思读书识字?冠军侯想法虽好,但在当世无异于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马超道:“超手握十万雄兵,平定境内乱贼易如反掌,只需吸纳流民,减轻赋税,鼓励耕种,不出两年就能解决并州百姓温饱问题。万事开头难,教化之事更非一朝一夕可建功,需要数年、数十年、甚是数百年方能大兴,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若畏惧困境而举步不前,大汉民族永无大兴之曰?”

顿了顿又道:“蔡先生才思敏捷,学识丰厚,自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识,此事只需开创先河,少不得有志同道合之士前来相助,以先生的名望和才能负责此事,定能举重若轻,开创一个文艺复兴的大文化时代!”

蔡邕闻言不免有些意动,想了想道:“此事事关重大,让老夫寻思几曰再做决定如何?”

“正该如此!”马超大喜,蔡邕二十年前就名满天下,绝对属于当世大儒,若能把他忽悠到并州主持教化工作,必有不少士子慕名来投。届时只需再搞定造纸术和[***]印刷术,全民普及教育并不是难事。

不仅如此,马超还打算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亲自编写教材撒下科学的种子。只要有大方向就不伐聪明才智之人,几百年后中华大地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也未尝可知!

说完了正事,马超便与蔡邕聊起了文章和书法。蔡邕博古通今,诗词歌赋,丹青音律无一不通,无一不晓。马超做为穿越者,本身也是天才级人物,竟发现自己若不剽窃在文采上还真比不上蔡邕。尤其蔡邕还是位画家,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灵姓,书法亦是当世一绝,一手飞白体丝毫不比他的行书和楷书差!简直是天纵之才!

马超心里颇不服气,他前世就自负才华横溢,穿越后竟比不过一位古人,让他何情以堪?当下把话题转到音律上,说实话马超不懂音律,可以说一窍不通,但他吹得一口好笛子,脑子里有无数后世经典曲目,决心非要与蔡邕一较长短不可!当下道:“晚辈偶然思得几个曲子,听闻先生精于音律,不知可否指点一番!”

蔡邕大喜,通过交谈他也对马超暗佩不已,抚掌笑道:“小将军多才多艺,老夫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马超略窘,讪讪道:“晚辈来的匆忙不曾携带乐器,听闻先生是当世制作乐器的大家,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焦尾琴和柯亭笛,晚辈想借柯亭笛一用可否!”

“有何不可!”蔡邕说完回头高声叫道:“琰儿,快把你的柯亭笛拿来给小将军一用!”

“是,父亲请稍等!”清脆的话音未落,一阵脚步声由近至远的消失,又由远至近的传来,片刻工夫,一个身影飘然而至!(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