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群雌传 > 8、先上床,后饮酒

8、先上床,后饮酒(1 / 2)

?“老公,你不热吗?”小裙英转悠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小卜同学那身骚包的行头说道。

“嗯……不热。”

“那你为什么老擦汗呢?”

“可能是铁匠铺的关系,这匠人在烧炉打铁,炉火旺,出点汗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我们没进来之前你就已经满头大汗了喔……”

“……”

小卜同学很郁闷,和原来那套短打的部落服装相比,这身长到快拖地的儒服还真不是一般的热,真想不明白为啥要头戴纶巾,这大热天还包头巾,难道诸葛亮他就不怕热出头虱?最他喵混帐的要数这把纯粹装饰的羽扇,夏天还真不能扇,因为扇出来的是暖风,让人热上加热。

还好,就在小卜同学无言以对的时候,铁匠陈大适时的出现,“先生,汝要的器具已经打造好,看看合不合你的要求?有否需要修改的地方?”

虽说小卜同学这身行头是遭罪了点,随时都有中暑的可能,可作为代价,小卜同学已经被铁匠陈大尊称为先生了,小卜同学对于自己从壮士升级为先生颇为满意,至少现在看起来是个有文化的人,可惜那一嘴“你你我我”的奇怪称谓却出卖了他。

“有劳。”小卜同学接过了陈大打造好的东西,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随即大喜道:“气密性做得很好很到位,我很满意,毋须修改,这是你的酬劳。”

在三国时代的汉语里,人们自称一般唤名,或者用“某、吾、我、余、予、妾、姎”等,它们的区别并不大,“我”在一般百姓口语里用得最多,稍稍有点见识会谦称“某”,而士人和读书人多称“吾”或自己的名,“妾”则为已经婚妇女专用的谦称,“姎”则多用于未婚女子,另外还有称“朕”称“孤”的,不过这种人没几个,可以忽略不计;称呼对方一般唤字,或者用“尔、汝、女、若、乃、而、先生、足下、尊驾、公”等,当然,如果对方有号,还可以拍拍对方马屁,尊称号,例如:水镜先生、卧龙先生,如果对方有官职封地,可称其官职或封地,例如:刘使君(刘备)、张别驾(张松)、刘荆州(刘表)等;称呼他人常用“彼、其、之”等。

至于皓月部落及其它周边部落的语言,由于无典籍可考,前文在部落里的对话都直译成现代汉语,以方便大家阅读。小卜同学自穿越以来便长居深山,多使用皓月部落的语言,虽然也向自己的老师巴度鲁学习了汉语和南越语,但由于在部落里没有汉语环境,并不熟习这文言文式的遣词用句,特别是这“你我他”的称谓,可能是因为习惯成自然的原因,小卜同学不时的对话中,总会蹦出几个“你”字,而不是“汝”字。

陈大满心欢喜地接过报酬,对于小卜同学自称“我”,他倒是觉得甚是亲切,在他以为,这先生没架子,好相处,连自称都是使用寻常百姓用的“我”字,至于后边那个“你”字是啥意思,直接就被他忽略了,他数过了钱,擦了把汗咧嘴笑道:“先生打造此物某从未见过,敢问有何妙用?”

小卜同学摇了摇羽扇,也没打算解释,只是装神弄鬼地说了一句:“自有妙用!”

陈大也不作计较,只是憨厚一笑道:“先生大才,自有妙用,某多言,先生日后若要再行打造器具,定然要再来寻某家。”

“自然会。敢问城里最热闹之酒馆或酒肆在何处?”

“哦?先生要饮酒?此处往南,不出二百丈,见门外有酒字旌旗之处,便是城里最为热闹之张氏酒馆。”

小卜同学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小卜同学一拱手,领着小裙英往张氏酒馆的方向走去。

小卜同学自穿越以来长居荆交交界的深山当中,这里地处偏远,信息本就闭塞,加上部落这里山高皇帝远,根本就不服汉朝管制,中原大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浮云,小卜同学虽然偶然从外出县城易物的队伍知道了一些大山外面的事情,但有关中原的信息却是所知甚少,这次小卜同学难得出山,自然得先了解了解天下大势,而酒馆便是他首选的地方。

在三国时代,这资讯传播可不如后世发达,电视、调频、网络是不用想了,压根没电,就算有电也没信号,因此,所有与电有关的媒体都是纸老虎。而报纸、杂志这些也不用想了,虽然造纸术已经出现,并且蔡伦在东汉元兴元年加以改进,但仍然粗糙,勉强算是达到书写要求,不过较之平滑的书简、绢帛而言,纸张作为书写工具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加上活字印刷还没出现,就更别提出版社了。

那当时传播资讯靠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嘴。

那里的嘴最多又最疏呢?答案是:酒馆。

无论你是想要打探消息,还是想散播流言,这酒馆是你不二的选择。酒馆里人多嘴杂,虽说都是低声交谈高声大笑,但酒馆里又没VIP包厢,想要隔音是不可能的,纵然别人是低声交谈,但如果你有心听,保准一字不落全都能听到。

小卜同学才坐没多久,便从几个高谈阔论满嘴跑马的游侠儿口中,把想知道的消息了解了个大概。

诸如太平道黄巾起义、董卓废帝立傀儡、十八路诸侯伐董、关羽温酒斩华雄、关前三英战吕布、李儒毒计烧洛阳、王允巧设连环计、貂禅绝色间董吕、董卓大闹凤仪亭等等一系列《三国演义》里记载的著名历史事件,按时间来推算的话都已经发生了,但小卜同学从游侠儿口中听到的版本却多有不同。

首先,十八路诸侯伐董严重缩水,实际上只有十一路关东联军,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袁术,第二镇冀州牧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允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第六镇渤海太守袁绍,第七镇陈留太守张邈,第八镇东郡太守桥瑁,第九镇山阳太守袁遗,第十镇济北相鲍信,第十一镇行奋武将军曹操。其中第十一镇的曹操还是后来袁绍给的代理职位。

其次,关羽温酒斩华雄、关前三英战吕布完全未听耳闻,这也难怪,伐董的十一路诸侯当中压根就没有公孙瓒,在其麾下的刘关张自然也没有参加,斩杀华雄的功劳还是人家袁术的小弟孙坚及其部下黄盖程普等人的。

再次,王允巧设连环计、貂禅绝色间董吕等事确有耳闻,不过却是作为小道消息传播,看来就算是王允本人也觉得靠一女子卖弄色相离间董吕的计谋实在上不了台面,故而未作公开,但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此事被知情者给捅了出来,在民间得到广为传播,无不慨叹貂禅乃奇女子也。

最后,小卜同学得出一个结论,他所熟知的三国演义故事和正史所发生的事件多有不同,其中演义里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情节,被无数的史学家为之诟病,好像人家曹操和一众将士全是傻子,不懂射火箭一样,由此可见演义的内容,大多都不怎么靠谱。

小卜同学想通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心中自然敞亮不少,在心里自我警戒道:“千万不能错把小说当兵书看,要不然非得吃大亏、出人命不可。”

时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夏,相信用不了多久,吕布殿前斩董卓,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与败吕布的消息就会传来,小卜同学对于没有能参加闻名遐迩的十一路诸侯伐董深感遗憾,在小卜同学认为,各路群雄割据混战的风云岁月,便是以此为契机拉来历史序幕的。

小卜同学听得差不多了,喝了口酒,一股膻涩的馊味直冲深喉,小卜同学觉得胃里一阵翻涌,差点没吐到一身都是。“我犒,这什么酒?怎么比部落里的小米酒还难喝?”小卜同学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把酒樽放下皱着眉头喊道:“来人啊!”

一个伙计模样的人应声而到,看见一身行头的小卜同学,不敢怠慢,恭敬地问道:“先生急唤,不知所为何事?”

“此酒……为何这般难以下咽?而且酒色浑浊,已过保质期乎?”

伙计模样的人把小卜同学的酒壶端起,先是看了看,然后又凑到鼻前闻了闻,然后认真地说道:“先生,小人虽不曾知晓何为保质期,然本店所供浊酒应向来如此,浊酒本身素有膻涩之味,小人度之,先生平素所饮皆为好酒,惟恐乍饮浊酒会有所不适。”

“浊酒?我不惯饮浊酒,我欲饮清(青)酒,可有乎?”

“清酒?”伙计模样的人狐疑地看了小卜同学一眼,迟疑了一下,再一次确认道,“先生当真要饮清酒乎?”

最新小说: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