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南宋日记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马上任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马上任(2 / 2)

刘涣不语理睬,转身看着沉吟中的刘三,问道:“三哥,你在想甚么?”

刘三恍惚过来,答道:“大人所言极是,可就这潭州而论,多的我不晓得,我却听说有一个名声极大的人儿在那里呢。”

刘涣疑道:“却是何人?”

刘三道:“此人便是已故枢密使张俊张大元帅的儿子,名叫张栻!”

刘涣诧异道:“张栻、张敬夫?他在潭州作甚?”

刘三道:“嘿!只因张敬夫之老子是前时中兴四将,故而其名声也大一些,却闻他张敬夫从乾道元年以来,便在潭州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多达数千之众。还初初成了湘学之学派规模,他也名气高涨,有一代学宗的美称!”

刘涣轻蔑道:“嘿,他自搞他的老派教育。可惜我若去了长沙,怕是要抢他的风头了。哎,到底是忠良之后,不晓得能否将之招归麾下,我将来留有大用!”

刘三道:“只怕他张敬夫过于清高。有惋惜其父之悲悯,不愿跟了你的。再说名声一事,这张敬夫又与朱熹有所往来呢!”

刘涣道:“朱熹与他有甚么往来了?”

刘三道:“大人有所不知,曾在乾道三年时,朱熹朱仲晦经福建崇安专程到潭州造访张栻,一呆便是两个月。他二人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番讲学,展开学术之辩驳,好不精彩。传言朱张二人同舟泛江,怀古忧时,时天下学子追随二人足迹。‘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仲晦情不自禁作诗记之——‘偶泛长沙渚,振衣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土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这一出相会,世人号称‘朱张会讲’……你说名气大不大?”

刘涣感叹道:“哎,可惜了,我生不逢时,否则定要与这两位大师较量一番的。”

魏伯见他二人越说越不着边际。他催促道:“休得多说了,只怕这大冷天又要下起雨来。还是早些动身的好,且不管他张敬夫如何才华、如何名声,我敢保证。你刘涣其人只要一到长沙,当地通判必联合转运使,集结张敬夫等人夹道相迎!”

魏伯毕竟是长辈,他心中对刘涣可没有多少“畏惧”,更不在乎君君臣臣那一套。故而敢于直言,说出话来也有分量。

刘涣道:“恩。师父所言在理,这老天爷呀……哎,只怕我等到了潭州,在这几个月时间,是做不出甚么事迹来的。”

老三道:“刘大人何必嗟叹,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到了驻地再说。”

刘涣始终觉得,这“大人”二字从黑娃和老三的口里说将出来,隐隐约约之间,总是有那么一丝丝的嘲讽。

可他也不计较,只因人家死心塌地地跟了他,从他一介布衣之时便不离不弃。这些兄弟伙,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他通常会一笑了之,便是愤怒,也只是佯怒。

弟兄几个一直以来也不问他要甚么奖赏,关键他也给不了甚么奖赏。

如此,既无奖赏,则无惩罚;既无惩罚,则必定骄纵;一旦骄纵,则骄纵过之,从而造成了老三和黑娃等人的桀骜不驯,目中无人。便是对他这个正主,不到关键时刻,言语之中也多有嘻哈。

他涣哥儿深觉得这样不好,但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不能操之过急……

几人不再驻足,下了大山,跨上马儿,走了官道扬长而去。

期间多有抱怨之人,说这没完没了的骑马,搞得蛋疼!却有兄弟反驳说,只要不是蛋碎,便是上苍保佑。

众人闻“蛋疼蛋碎”之言,哈哈大笑,也算是苦衷作乐了!

哪知到得潭州城里,尽半点没有魏伯所讲的“夹道欢迎”一事,黑娃难免不爽,心怀失望。刘涣却很满意,他就是要静悄悄地道来,然后花一些时间,前去走访民情,把潭州的水摸清楚了再说。

刘三道:“大人,是直奔府衙,还是先行歇息?要不要派遣个把兄弟先去通融一声,也好让人家有个准备?”

刘涣挥手示意,道:“不可!先行歇息,任何人也不要惊动。要稳住心绪,安定下来,明日我等且转悠转悠一番,到时兄弟几个各有任务。”

刘三点头称“是”!寻了旅店住下,老三却对黑娃讲,说黑哥你看,他这是要搞“微服私访”呢……(未完待续。)

PS: 报歉得很,只因小子今夜有事,恐更新不足,来日一定补上!再者正是写到了主角人生的又一个转折期,要花点时间去好好布局一番,都是为了作品质量。还请朋友们多多包涵!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